婚姻育儿教育

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育儿经却依然带不好娃

2017-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黑白蓝在简书

前段时间,宝爸经常质问我,有你那样对孩子的嘛,发火的时候像要把孩子吃了一样。读了那么多东西,有什么用?

每当这时我都倍感自责

是啊,为什么读了那么多育儿经,还是带不好娃呢?

直到我看到另一本和育儿无关的书,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才解开心中的迷惑。

1简单的模仿只会让自己更焦虑

古典老师在书里痛批了成功学。因为成功学的思维是只要模仿成功者你就可以成功。但是很多成功者先天的优势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的。比尔盖茨可以辍学去创业的前提条件是,他有着衣食无忧的家庭环境和强大的家庭网络。在他13岁的时候,他所在的贵族学校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编程机器,让他成为世界上第一批接触计算机编程的人。而他能够和当时的IBM签约也离不开他母亲的人脉关系,和当时IBM的高管是朋友。

如果你只是简单的想模仿比尔盖茨去辍学创业,遵循成功学给你总结出来的规律,那你会不会死的很惨?

这和我们带娃很像。

大家都知道母亲情绪稳定对孩子很重要。但是如果一味的要求自己去像那些育儿经的妈妈们一样情绪稳定却只会让自己情绪更焦虑。因为她情绪稳定的背后可能是来自整个家庭对带孩子的支持。你公婆不出钱不出力,自己要上班要照顾家,最关键的是可能老公也指望不上,却还要求自己像神仙姐姐一样不动声色,那不是明摆着跟自己过不去嘛?

回到开头的问题,如果我只是要求自己情绪稳定,却不去深究为什么会情绪不稳定,那我可能会在这样一个怪圈里出不来:要求自己做到➡️做不到➡️自责➡️焦虑➡️要求自己做到。

2,和内在的自己时刻保持联结才是不焦虑的根本

快节奏的生活让大家习惯了忙碌,好像只要是在做事情,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有时候正确的方向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停下来,往自己的内心看一看,会发现最好的方法其实最简单,就是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和内在的自己保持联结。

所有的问题只要往深处问三个为什么,一般就会找到不焦虑的方法。

拿我自己上面的问题来说。

为什么我会对孩子发火?因为孩子不听话。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你有时候可以耐心的说,有时候却会火冒三丈?因为有时候我本身就很着急。

为什么你有时候本身很着急?因为我没有在做我更想做的事情。

那可以既做你想做的事情又好好带娃嘛?如果合理安排时间,应该可以多做一些。

你看,解决情绪不稳定的方法就有了眉目。

拿我一个朋友的例子来说。

她因为宝宝晚上到点了却不睡觉大发雷霆。

为什么要对宝宝发火?因为奶奶晚上偷偷给宝宝吃了太多巧克力。其实对宝宝发火就是对奶奶的无声指责。

为什么奶奶要不听劝,偷偷给宝宝吃巧克力?因为刚开始我让她不要给宝宝吃巧克力的时候可能态度不好。

为什么不能好好和奶奶说话?因为奶奶平时总限制我的自由,我心里对她有气。

那可以先放下之前的愤怒,在孩子的事情上好好和她说话嘛?应该可以。

每次快要发火前在心里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问完了以后,可能火气也就消了多半。

3,最好的带娃状态是一条渐近线:可以无尽追求但是永远无法达到

我问过一位很有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在她接触过的家庭咨询中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她说是,很多父母道理都懂,但是却不去做。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总想一次就把问题彻底解决。然后这位心理学家又说,其实我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和调整自己的状态,这是一个过程,可能永远没有尽头。

连教育专家都说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调整状态,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父母。我们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要在孩子发火的时候用共情的方法,明天看到一篇文章说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在看到文章的那一天或者几天做的到,但是日后的更多天,我们就忘记了这种意识。当问题再次出现的时候,你会问,怎么学了那么多方法还会出问题呢,因为你看到过的方法并没有一直实施到你的生活中。

带娃的最好状态不是自己知道了多少方法,也不是娃不再出现问题,而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状态的过程。与大家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