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游戏之五:跳绳
《童年游戏》本系列之第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跳绳大概算不上是个童年游戏,只能说是小的时候玩过的游戏,其实玩的也并不多,他远没有摔宝、抽陀螺那样的经典。跳绳老少咸宜,人人皆可,至今也是极为普遍。前几天,我们单位还举行了一场趣味运动会,其中就包括一分钟跳绳这个项目,一般跳在100以上,成绩优秀的能够跳上180,我也就跳了个不到120。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40946/645ce93a1d9f0a7c.jpg)
跳绳还是很有技巧性的。一般分为单腿交替跳和双腿齐跳,从世界冠军等众多经验来看,单腿交替跳是更加科学高效的方法,世界级跳绳选手可以一分钟跳超过400个,采用的方法也正是单腿交替跳。这种跳法比较省力,但是说实话,初学者跳起来更容易被绳子绊到,即便不被绊到也跳的不快,难以跳出优秀的成绩。这是一种比较难以掌握的高级跳法。
与之相反的是双腿齐跳,这属于入门级跳法,几乎每个人一开始学习跳绳都是采用的这周跳法。这种跳法简单实用、上手快,但是很大的缺点就是消耗体力大,在高强度的弹跳下,很快就会疲惫。想想一下,双腿起跳一分钟跳三四百下是什么概念。事实上,在比赛中,在前面的同事用的就是双腿起跳,尽管他跳了180多下,但是我明显地感觉到他在40秒之后,弹跳速度急剧下降,明显是累了!
很有一个特点很明显,那就是单腿交替跳更优雅、更具有观赏性!这种跳法对身体协调性要求比较高,两条腿不停地交替,手腕随着交替的动作舞动,看上去优雅灵动。对比僵硬机械地原地起跳、落下,好看了不止一点点!
对比保守的双腿起跳式,单腿交替跳很不容易掌握,事实也是如此,上乘武功一般都比较难练,而一旦练成了也是天下无敌。这和乒乒球持拍法很像,竖拍往往比横拍容易掌握,横拍比较难练,但是纵观这些体坛健将,能够大杀四方的几乎都是横拍,自王皓以后,如今更是横拍的天下,张继科、马龙等,包括女队的大魔王张怡宁……这种前期很够的打法,就是人类的大脑一样,前期超级耗蓝,但是后期却是逆天的装备!
这一期更多地讲述了跳绳的现代内容,没有太多的涉及童年内容。但是我还是更想这样地去讲述,关于跳绳的故事很多,勾起我去回想过去的正是我现在经历的这些……
我还记得去年我在别的单位,同样也是关于跳绳……那时我还带着一群孩子,参加的是科技文化月的跳大绳,一群聪明伶俐的孩子,我们仅用了一个晚自习,在漆黑的教学楼前,准备了一下第二天的比赛,最终我们以预赛第二的好成绩进入了决赛。同学们开心极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40946/b79058b3cb5616b5.png)
尽管我们在后来的决赛中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成绩,但是同学们玩的还是很开心的。那时候,我虽然嘴上说并不计较得失,可是心里还是多少有一点在乎成绩的,这使得我太过在意比赛的过程,这也许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最终取得的成绩并不如预期。
其实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是太过于较真,抱了太多的期望,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本质,那就是游戏开心才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能够给他们留下一些成长的记忆,相片、视频或是别的什么,比比赛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有意义,而不应该过多的关注成绩。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40946/65b07e428f7c5492.png)
然而,他们表现的都很棒,都能够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在3分钟中的八字穿越中,没有人掉队,出色的完成了比赛。他们只是输在了配合的默契上,毕竟是来自两个班级的,大家都少还是有些距离感。每个人表现的都很优秀,只是大家配合的不够紧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40946/40c06687069877c6.png)
后来还有教工组的比赛,我记得我们书记跳的很带劲,绳子甩的越快,他越能跟上节奏。看上去完全没有了书记的样子,尽管当时那么多的学生围在周边,他也一样跳的自如。我就不行了,学生们说我是个BUG,因为一到我就卡了。后来死活算了跳了一个,也算收了场。
后来,我开始培养单人跳绳的爱好,也逐渐地越跳越好。下班后,我没事就会去小区的广场上跳一跳,一点点的开始有进步,发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乐趣,这种手脚配合的运动真的让人很开心,可快可慢,完全随着自己的心情。
从童年到毕业工作,到现在,跳绳依然伴随着我,我想将来的某一天,我还会再次遇到跳绳。加油吧,要让自己做的更好,不止是跳绳!
文章来源: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40946/aad29b9b2a26eb9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