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圈往事—一汽篇
老大哥作为国内首家大型整车厂,
其实是有先天缺陷的,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研发。
大家都知道老大哥是毛熊援建的,
毛熊当年援建其实也算竭心尽力,
并不是有意坑我们。
因为这个先天缺陷,
毛熊家也有,
斯大林当年趁着欧美经济危机,
搞了一波大抄底,
厂房、设备、各种技术资料都搞到了,
正常搞生产是没问题,
但是,整车研发往往是需要一代人的积累和努力,除非打包把工程师也买了,不然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像卡尔本茨,别克这些自己搞发明的上古工程师就不说了,
丰田,现代这种后进者,也都是摸索着搞了好多年逆向,才有了点模样。
老大哥当年更像一个主机厂下辖的工厂,
虽然规模巨大,
从里边走出来无数大佬,
但本质上是缺少“灵魂”的。
好了,说回合资。
之前知乎有个问题,
为什么在中国丰田卖不过大众?
因为消费主力还没变!
改开后,大众是最早重仓押宝中国市场的企业,比丰田正式进去中国市场,早了一代人的时间。
在工人还在拿几十块工资,
泥泞的道路上跑的还都是拖拉机的时候,
出厂要二十多万的桑塔纳就来了,
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在别的主机厂还在观望的时候,大众连下两城,
80后可以说从小就耳濡目染,大众=高档,质量好。
当然,随着更小年龄群开始购车,大众的优势逐渐淡化。
最早谈合资的,是上海大众,
最早谈成的是北京吉普,
重头戏,是一汽大众。
其实早先上海和大众谈成后,
上边是不准备让一汽和大众谈,
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1981年,国产红旗停产,
为了补充公务用车,
上边让一汽组装奔驰200和230e,
后来一汽和奔驰谈拢,以SKD方式组装1000台,一汽还配套建了生产线和厂房,
多好的机会,
但是,那时候奔驰根本看不上中国市场,
组装生产可以,技术合作免谈。
后来一汽又转头找丰田,
一样的结果,
那时候,老外根本不相信汽车在中国会有市场,
当然这也不能怪人家,
你看看隔壁,
就能理解人家心态了。
所以在这不得不佩服当年大众老大,哈恩的决策,
他当年的原话,要在中国缔造一个大众帝国,来抗衡日益咄咄逼人的日本和崛起的韩国。
而且从结果看,人家确实做到了,
现今,别的市场上,尤其美国那旮瘩,大众被日本车压的死死的,而在中国,只能用制霸形容了。
后来一汽找到克莱斯勒,
看中了道奇600,
这车够气派,适合当公务车,
之前日本篇,反复有说到石油危机,
克莱斯勒那头,
道奇600这种大排量的车,
基本没啥市场了,
先谈的发动机项目,
谈妥后,直接把现成的发动机工厂卖给了一汽。
拆了打包运回国。
本来按这进展,妥妥的就是一汽克莱斯勒了,
但是,1987年,一汽的代表团去美国谈轿车项目,
一下飞机,克莱斯勒国际部部长巴道尔给每人发了一份海外版的人民日报,
报纸最醒目的位置写着,中国将从美国引进轿车项目,并考虑合资建厂。
来谈判的几个人都傻眼了。
之后克莱斯勒坐地起价,报了一个贵了几倍的价格,还要收一大笔技术转让费。
就在僵持期间,
正好去参加“大西洋论坛”的经济沙皇,还专程去了趟克莱斯勒,
美国佬竟然派了个二把手来接待,还声称只能谈30分钟。
就在这时候,大众带着奥迪100来了。
早先奥迪100在上汽大众组装过500台,
上海非常想要这个高档车项目,
但德国佬也精明的很,拿这个项目来和一汽谈。
说到这扯一下奥迪,
其实奥迪早先是属于汽车联盟公司的,被大众收购前一度是德国第二大的主机厂,命运贼坎坷,现如今人们只知奥迪,基本没人记得汽车联盟,只有奥迪自己,还在用自己的车标,诉说自己的由来。
当时大众拿来的奥迪100 C3,是最新的产品,
克莱斯勒那边的道奇600,是要淘汰的产品,基本上差了一代。
而且早先一汽引进的道奇发动机,本身就是买的大众的,装在奥迪上照样能用,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
基本没什么好说的了,
一汽正式和大众谈,
不过德国佬也精明的很,
技术转让的时候,
压着abs和自动变速箱不给,
中国汽车行业多少年的痛。
1988年,克莱斯勒董事长亚柯卡带着一大批人来一汽,遗憾的留下了一句,我们来迟了。
谈完一汽,大众还想接着和二汽谈,
果断被叫停了。
接下来谈更廉价的轿车项目,
主力车型是高尔夫A3,
也就是后来的捷达,
捷达第四代搞了个新名字,就是宝来,
换壳狂魔名不虚传。
捷达当年搞出来,大众是寄以厚望的,在美国花大钱建了工厂,
但后来表现很一般,工厂基本闲置了。
和一汽谈的时候,
因为那年代外汇奇缺,
美国的工厂,基本是送给了一汽。
后来捷达出来火的不行,
先富起来的中国人有旺盛的购车需求,
多少人拿着钱,一车难求,
1993年华西村一口气买了250辆捷达,直接上了报纸。
到了2000年左右,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国市场开始显现,
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各个大厂开始来跪求合资,
而这个阶段,一汽等一众大厂,也在忙着搞重组,
思路很简单,
做大做强,抵御涌进来的外资品牌。
天汽早年的夏利是引进的大发的技术,
大发是丰田的,
一汽后来重组天汽,
顺理成章和丰田合资,就是天津一汽丰田。
2005年和马自达合作,
不过马自达的合作深刻说明了一件事,
和外国品牌合作,并不一定就是印钞机,发20几个月工资。
早年间除了马六风光过一段时间,
一汽马自达连年亏损,
现今也扯不清到底谁坑了谁。
不过这和合作方式也有关系,
一汽和马自达,玩的是授权模式,
一汽自己搞生产,马自达技术支持,马自达只收授权费,不分利润。
当然2000年左右的合资潮,大众也没闲着,
为了应对其他品牌,
大众在一汽投放了奥迪A6,在上海投放了帕萨特。
还在上海建立了大众技术中心。
不过大众在新车型投放的过程中,
干的很不厚道,
一汽捷达,上海桑塔纳,
一汽奥迪,上海帕萨特,
一汽宝来,上海polo,
零部件不能通用,采购自成体系,南北分治,自己赚的盆满钵满。
当时零部件搞国产化的时候,
大众说是为了保证质量,
零部件必须寄到德国,检测合格才行,
后来有的件反复总不合格,
中方拿了德国自己的件,贴上国产标,寄过去一检,还是不行。
后来一度闹到上边,才有收敛。
而且大众自己搞全球化采购,
采购来的零件比外边贵很多,
变相坑钱。
最后再说下红旗的事情,
从最早的敲敲打打造红旗,
之后的红旗和合资有着不少联系,
早先要引进的道奇600,就打算贴红旗标的,
后来没谈成,
之后在奥迪100基础上搞出来的小红旗,
后来用丰田皇冠的平台搞的红旗H7,
再之后用马自达的底盘搞得红旗H5,
折腾了这么久,
其实红旗为啥搞不好,
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
一汽换帅后,最近红旗又有了不少新动作,
真心希望搞好。
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