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抄=粗暴?!
最近罚抄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孩子考试中出错的题,在我们看来是属于不该错的,也就是常说的"粗心"造成的。
于是就有了每题罚抄100遍的惩罚。
我很惊奇,这种手段居然还会出现在这个年代的教学中,并被当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理所当然地被推崇应用着。
如果罚抄有用,那怎么还存在这么多不应该错的问题?出错一定是有原因的,读题不清也好,理解不完全也罢,出错的根本是没有彻底掌握知识点,并且没有全神投入其中,也就是我们说的"走心"。这是很多孩子都有的问题。
这个时候,不是去想着搞懂知识点,训练孩子的读题精确性,而是让他们抄写错题一百遍,两百遍,甚至上千遍...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着实令人吃惊!
如果是出于想从量上让人的身体深刻体会到痛苦的话,也许这种方法能成功地做到。但是疼痛过后,又剩下什么?疲倦的思绪,厌弃的心态,下次解题时的恐惧...真的很难让我联想体会到这种方法能带来何种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换位思考,站在施罚者的角度细细想想,罚抄的本意是什么?也许出于"善意",也许出于"无奈"。
恨铁不成钢
对于容易的题目或是已经做过几遍的题目,如果错了,决不能轻饶,抄个一百遍,两百遍,让你长长记性。
惩罚模式
该背的书不背,该做的作业不做,既然不做,那么加倍地抄。让你下次还敢有懒惰的想法。
负气模式
这个知识点,这个公式或者这道题目,讲了很多遍了,还是听不懂,那就抄吧,死也要记住它。至少它在你脑子里储存了,至于能存多久以后再说了。
警示模式
就有学生做题是会漏题,或者会遗漏解题步骤,比如说应用题会忘记写答,算式会忘记写单位,等等...那么就抄写"不要忘记写答","不要忘记写单位"...只要保证这类遗漏不再出现就行。
权力模式
学生做错或漏做题目,罚抄50遍,如果学生有不满情绪,或者没有执行到位,那么再追加50遍,再不完成,再追加50遍。直到你默不作声完成为止。
一将功成白骨枯!
罚抄只会让学习进入一个恶性的循环。最直观的一个表现就是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拿作业来惩罚学生的时候,作业就成为了教学的刑具,已然失去了原本赋予它的作用。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接触新知识,认识它,理解它,直至掌握它。这个过程好比从认识一个陌生人到和他成为好朋友。
期间需要反复的互相认知,如果在一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够,或者认识模糊,那么就会产生错误。如果这个时候不是去钻研搞懂它,而是花费大量时间来抄写错题,那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出于让学生通过这种夸张的反复动作,来达到让他们长记性的目的。那么试问一句:真的有效果吗?
如果罚抄能解决粗心的毛病,那么违反交规的人,让他抄写交规来达到下次不再犯的目的;快递员送错地址,让他抄写正确地址来达到下次不再送错的目的;小偷偷东西被抓,让他抄写对不起来达到洗心革面的目的...那么,很多难题都可以通过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
那么犯了错,经常犯同样的错,是视而不见吗?需不需要惩罚?
我认为,适量的惩罚可以。举个例子,如果孩子老是漏写单位,那就带着他体会单位的重要性。药品上的剂量单位,马路上路牌距离单位,超市里计重单位...这些生活中的单位也许和做题漏写单位不完全是一个道理,但是至少他们可以理解其中的重要性,没有了单位,就没有了量的概念。
这绝对不是罚抄可以带来的效果!
有这些时间来做这些无用功,倒不如带着孩子多从从书本上,生活中去寻找原理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