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挑战人性
最近在读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毛姆的写作风格就像手术刀一样,将人性一层一层剥开,露出本来的面目。
《月亮和六便士》里有一个很经典的人物形象,施特略夫,他有着胖胖的身材,圆圆的脸,是一名旅居巴黎的荷兰画家。
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性格随和,对谁都很和气,但是也很懦弱,低自尊,不自信,这让他人脉广泛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麻烦。
施特略夫在巴黎有一间自己的画室,他的生活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安闲舒适,他后来结婚了,他的妻子来自英国。
他的妻子勃朗什安静沉默,他在画画时,她就坐在画室做针线,施特略夫很爱他的妻子,他可以为她做任何事。
而勃朗什却没那么爱他,她和施特略夫在一起仅仅是因为施特略夫能给她带来安逸的生活,如果这个人不是施特略夫,换一个人她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施特略夫与思特里克兰德相识,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性格古怪,冷漠,他没有人类所具有的那种感恩心和善良,即使别人帮了他,他也不会有丝毫感激。
思特里克兰德来到巴黎后生活困顿,他对自己的画总是不满意,别人要买他也不卖,就是这样一个不通人情的人却得到了施特略夫的赏识。
施特略夫认为他是个天才,对他崇拜至极,即使思特里克兰德总是讽刺他、嘲笑他,挖苦他,他也毫不在意。
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这些人物的命运都是由“我”看到并记录的。
“我”和施特略夫关系很要好,经常去他家做客,同时“我”也认识思特里克兰德。
有一天,当“我”和施特略夫去拜访久未露面的思特里克兰德时,才知道他病了,而且病的很严重。
思特里克兰德是不在乎自己的死活的,可是施特略夫却在乎,他看到思特里克兰德骨瘦如柴的样子当即就流下了眼泪。
他不仅帮思特里克兰德买了生活必需品,而且做出一个彻底改变他命运的决定。
他哀求自己的妻子,将思特里克兰德带回家照顾,勃朗什听后坚决反对,她讨厌思特里克兰德,而且他的到来会打破他们平静的生活。
但是施特略夫却对妻子的反对置若罔闻,他苦苦恳求勃朗什同意将思特里克兰德接到家中照料,勃朗什拗不过他,最终同意了。
事实证明,勃朗什的反对是对的,思特里克兰德的到来给这个家带来了灾祸。
思特里克兰德来到施特略夫家以后,他们两口子轮流照顾着他,思特里克兰德身材高大,长着一张充满肉欲的嘴唇,眼神深邃,头发茂密,手指修长,一看就是搞艺术的手,他的长相给人的感觉就像森林里的一种野兽。
勃朗什在和他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渐渐被他迷住,爱上了他。
可怜的施特略夫得知此事后,主动离开画室,将画室让给勃朗什和思特里克兰德。
施特略夫找“我”述说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施特略夫对于两人的关系早有察觉,但是他天生善良纯真,不愿意以这种龌蹉的心理去揣度他的妻子和他的偶像。
直到这件事真的发生,已经无可挽回,施特略夫才追悔莫及,但是他没有责怪勃朗什,而是一直待在巴黎,他怕勃朗什会找他。
施特略夫救助了思特里克兰德,不但没有得到回报和感恩,反而失去了画室和妻子,“赔了夫人又折兵”。
施特略夫的下场源于他对人性的过度自信,他不了解人性,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别人都和他一样善良,总是自作聪明地认为他付出所有别人会有所感激。
但实际上,人性是复杂的,他明知思特里克兰德阴晴不定,冷漠自私,残忍,明知勃朗什可能会爱上思特里克兰德,可他就是心存侥幸,觉得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他挑战了人性,而人性却让他彻底失望。
后来,勃朗什因和思特里克兰德发生矛盾服毒自杀,施特略夫在悲痛欲绝之下离开巴黎,返回荷兰老家。
善良纯真的人不该被如此对待,他值得更好的,但人性就是如此,过度的善良往往累及自身,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招致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