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记
周一下午,得知郑州市曲剧团在青屏剧院演出《白兔记》,匆忙安排好家中之事,及时赶到青屏剧院,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
白兔记《白兔记》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战乱岁月,刘知远入赘李家为婿和妻子李三娘婚后如胶似漆,恩爱有加。
在李三娘的父母去世后,刘知远立即遭到李家嫂子的逼迫,被逼投军出走。在离家之时,得知三娘有孕,留下祖传白玉兔。自知远走后,李三娘跌入痛苦的深渊,因不愿改嫁,受到非人的虐待——被迫百天挑水五十担,夜晚磨面五斗。一直到分娩之夜,三娘孤身在磨房推磨。她在无人帮助之下咬断胶带,产下爱子,狠心的嫂子趁她昏迷之际,准备将婴儿害死。幸亏被义仆窦公暗中救起,三娘含泪给孩子取名“咬胶郎”,又将知远留下的玉兔信物,挂在孩子身上,托窦公千里送子,寻找在军旅中的刘知远。
再说知远自当兵后屡建奇功,曾救下岳元帅性命。负伤后,在元帅府养病。岳元帅之女岳小姐爱慕知远,怎奈知远已是有妇之夫。病愈后,知远托人去探望三娘,正好遇到窦公。窦公在离开三娘时,三娘昏死过去,窦公以为三娘已亡故,告知了知远。知远满怀悲愤,欲自刎寻三娘而去。多亏岳元帅父女苦劝,知远和岳小姐结婚共同抚养三娘留下的孩子。
十六年后,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李三娘在寻找丈夫和儿子途中,偶然发现一只带着箭伤的白兔。进而遇到一位前来围猎的少年将军刘承佑。母子井台相会,各自不知对方身份,冥冥中似有心灵感应。刘承佑无限同情三娘,愿为她传言寻夫。此时的刘知远已接任岳父职务,成了一名将军。在他得知消息后,无疑晴空霹雳,因为心灰意冷的刘知远已经娶了患难与共的岳氏为妻。刘承佑无法面对这一切,刘知远更是悲喜交并,进退无路,幸有深明大义的岳氏为三娘的精神所动,要丈夫迎接三娘回来。
刘知远与李三娘历尽磨难的一家人,终于走到了一起。而害人的嫂子也最终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白兔记此剧在新密是第二场演出,虽然昨天演过一遍,虽然天下着大雨,丝毫没能阻挡观众的热情,整个剧院内座无虚席。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观众们掌声不断。应该说这是个悲剧故事,观众们的心随着李三娘的经历而揪了起来,已经和剧中人物命运紧密融合在一起。直到最后戏曲结束,观众们还不愿离开。演员们谢了几次幕,才依依不舍离去。出剧院的路上,听到的尽是观众们的誉美之词。
白兔记都说戏曲传承越来越困难,但是我觉得,观众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是好戏,他们还是认可的!愿我们戏曲艺术永久不衰,世代传承!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 白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