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区别的自恋
对小区别的自恋,是弗洛伊德在1930年提出的概念 [1]。弗洛伊德并不是一个现代的心理学家,按今天标准他更像是一个文学家 —— 但是这没关系,文学家可以有洞见。
弗洛伊德的这个洞见是说,越是背景相似的两群人 —— 比如既是邻居又是亲戚的两个家庭 —— 越是互相看不上眼。我们最强烈反对的,是跟我们最相似的人。
比如说北大和清华是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而且位置还紧挨着,而这两个学校的学生首要的假想敌就是对方。清华学生说虽然咱们两个大学是中国最好的,但我们还是比你们要好一点;北大学生说我们有思想,而你们都是官迷。
其实你说北大跟清华的区别能有多大呢?在整个中国的尺度上看,那个区别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你身处其中,你会发现那个区别对你来说是无比的大。复旦学生跟交大学生,国安球迷和申花球迷,华为手机用户和苹果手机用户,吴亦凡粉丝和鹿晗粉丝,都是彼此相似但是针锋相对的群体。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明明相似,为何相杀呢?
弗洛伊德说,这是因为人有一种本能的倾向,总是希望自己要出类拔萃,要与众不同,至少要能跟别人区分开来。跟我们相似的人,威胁了我们的身份认同。
这就好比说你春节期间到国外旅游,买了一件特别满意的衣服。你过完年高高兴兴地穿着新衣服上班,结果发现有个同事居然穿了一件同款的衣服……你说今天谁是你的敌人。现在你必须强调你俩的鞋不一样。
***
人总是关心两个地位。一个是自己所在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的地位,一个是自己在所在群体中的地位。前者是群体认同感,后者是自我认同感。我理解这个“对小区别的自恋”,虽然也搞拉帮结派,但是更接近于个人认同。
群体认同能带给我们安全感,个人认同则更多的是追求优越感。优越感跟安全感并不是对立的,安全感越强,人就越想要优越感。而当今中国,人们正在追求安全感和追求优越感之间犹豫不决。我们既想跟别人一样,又想跟别人不一样。
比如说,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起的名字是越来越没有想象力了。男孩都叫“子轩”,女孩都叫“子涵”,永远都是那几个最热门的字,也不知是哪个风水大师选的。家长首先希望自己孩子是安全的,如果这个字最好,那我家孩子也要用这个字,千万别落伍!
但另一方面也有些家长就敢于标新立异。小学老师注意到一些像“张OK”、“刘小灵童”、“程门立雪”之类像网名一样的学名 [2]。
我相信不管叫“子涵”还是“OK”,这些孩子长大之后都会希望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
安全感是容易保障的,但优越感是个零和博弈。
在现代社会想要跟别人不一样是越来越困难了。我们吃的穿的用的、看的电影读的书、包括旅游的地点,都是标准化的产品。
截止2018年11月1日,苹果公司在全球总共卖出了22亿个 iPhone 手机 [3]。考虑到全球总人口也就75亿,你说 iPhone 再高端又能高端到哪去呢?更可怕的是,没有比 iPhone 更高端的手机了。你再有钱,也只能跟广大高中生拿一样的手机。
当然,华为手机用户会立即表示不满,说华为就是更高端的手机,用华为的都不是高中生,而是高管。行吧。但是咱们能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看这个问题,你说这两种手机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所谓的“更高端”,其实是对小区别的自恋。
就算你拿着限量版的名牌包,开着绝大多数人买不起的豪车,那些也只是标准化的工业品而已。
现实是我们都一样。我们是被标准化的、批量生产的、可数的、相同的商品喂养长大的人。
***
世界越是同质化,人们对不一样的需求就越强烈。
最近《流浪地球》这个电影,我看了之后非常震撼。我甚至感觉就好像做梦一样,这是真的吗?中国居然拍出了这么厉害的电影!当然大脑是个多元政体,我头脑中也有一些声音,认为影片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可是就算原本应该给四个星,考虑到这是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也应该再加一个星,给五个星。
你要是跟我想的一样,你就很难理解为什么网上有很多人给打一个星,而且他们还无比地愤怒。
难道我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吗?爱看电影的人平时看的基本都是同样的电影。我们就拿前一阵热映的好莱坞电影《海王》做个对比。《流浪地球》和《海王》都是大制作,票房都很高,如果你是个经常看电影的人,你能不能凭良心说说哪个好。
如果说《流浪地球》有很多不合理的剧情,那《海王》可以说就是胡说八道、十分幼稚。可能有人认为《海王》的特效更好看,我没什么可反驳的,我认为两部电影的特效没有本质区别。那为什么有些人头脑里不满的声音,能大到足以让他们给《流浪地球》打一个星呢?
把能写出一星热评的影评人和写了五星热评的影评人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差不多的人。能写出热评来,他们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包括此前都看过多少电影,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这件事儿上,他们不一样。
我是个普通观众,单纯地认为《流浪地球》是个好片。
第二级影评人在我这种观众的基础之上,认为影片的不足之处带给他们的感受比普通观众更强烈,所以给个差评。
第三级影评人在第二级影评人的基础之上,认为就算有那些不足之处,考虑到这是中国电影,我们也应该高姿态地给与支持。
第四级影评人在第三级影评人的基础之上,认为民族主义影评之风不可长,所以必须打一星体现公允。
第五级影评人本来是不写影评的,但是他们被第四级影评人激怒了……
你在哪一级?品味,是最容易表现的不一样。
***
要想真正与众不同,那是需要勇气的。
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句话人人会背,可是真上手买股票还不是跟风。很多人连给孩子起个“子轩子涵”以外的名字都不敢。别人家小孩上了这个课外班,他就赶紧给自己家小孩也报名,深怕掉队。找工作扎堆,上大学选同样的热门专业,连整个容都整成一样的脸。
这些人所谓的“我们不一样”,只能用对东西的品味体现。他总是尽可能选择一个更小众一点的品牌。大家吃普通蔬菜,他必须吃有机蔬菜。你说今天吃了一碗牛肉拉面很不错,他非得说你吃的不正宗,正宗的牛肉面是什么什么……
这不是勇气。
***
这种对小区别的自恋,有两个坏处 [4]。
第一个坏处是,你这是在给自己设限。你是在用你“不是什么”来定义你自己。
弗吉尼亚大学教授、临床心理学家梅格·杰伊(Meg Jay)给这个时代的新青年写了一本书,叫《三十如何而立》 [5]。杰伊说,与众不同的确是自我认同感的一个基本部分,但是“不一样”是简单的。这就好比说要解释什么是黑色,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它是白色的反义词……但“不是什么”不能是你自我认同的全部。
你说是一个不喜欢某部电影的人、不爱听乡村音乐的人、你不是恒大队的球迷,哪怕你处处都不从众,这个负面清单也定义不了你是谁。
杰伊说,要定义你是谁,你需要一个正面的东西 —— 而那个需要勇气。
对小区别的自恋第二个坏处是,你把注意力放在了鸡毛蒜皮的地方。
想要真正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你得创造一些东西,你得做出与众不同的成就来才行。对厉害的人物来说,个人品味那些根本不重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本来是不一样的人,为了合作而尽可能地表现出跟别人一样,求同存异,这才是高姿态。可是现在这些人本来都是一样的人,反而要刻意地表现与众不同,把人设寄托在品味的小区别上,这真的,是自恋。
参考文献
[1] Sigmund Freud,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1930).
[2] 《钱江晚报》:开学第一天,老师撕心裂肺点名都没人搭理!2018年09月04日。
[3] https://www.lifewire.com/how-many-iphones-have-been-sold-1999500
[4] Brett and Kate McKay, The Narcissism of Minor Differences, www.artofmanliness.com, June 2, 2015.
[5] Meg Jay, The Defining Decade: Why Your Twenties Matter--And How to Make the Most of Them Now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