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视频时代,为什么还要阅读
前天被同学问道:“为什么那么喜欢看书?”
我说:“因为厌学,所以看闲书。”
同学说:“???你看的那可不是闲书啊。”
我说:“在我眼中,只要不是教科书,那都是闲书。”
今天正逢世界读书日,各大电商平台搞读书折扣,各大网站推出相关活动。我也想借此机会,谈谈阅读。
这篇文章的标题好像起的很宏大,视频时代,为什么还要阅读?但我只是想从个人角度写起,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从自媒体说起,这是一个流行短视频的时代,抖音、快手或者b站等等,任何都可以发布自己的视频,跻身自媒体的一员。
相比之下,公众号这样以文字为主的自媒体,其实是在走下坡路。
想要做自媒体盈利的话,到了今天,人人都说做视频更好。
但是我依然开始做公众号,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因为“阅读”而已,仅仅这一个词,就可以让我燃起这种热情。
更何况,与其说是盈利,不如说是因为情怀。自己写,自己看,自己一个人乐。
但我仍然觉得幸运和感动。自己写的东西,毕竟有一些人看;有读者在后台留言,问我写的东西的内涵;有读者主动加我微信,和我讨论;有读者投来了自己的稿子……
我真的很感谢大家,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何德何能,写了这些算不上好的东西,却还想要别人看。
所以的关注者,以及其他更多的人,更多的互动,所有这些,让我看到了曙光。
这并不是一个只盛行视频的时代。人们喜欢有意思的视频,我也喜欢,但是依然有很多人,热爱文字,热爱阅读,热爱写作。
以前我更喜欢实体书,所谓“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然而最近,我试着用微信读书看电子书,才发现,享受阅读的人实在太多了。
不管是我以为多么小众的书,微信读书上总是会有人读它。
公交车上、地铁上,本以为只是低头玩手机的人,实际上却是在阅读。
这是一个许多场所、许多人,都讨论过的问题——文字是否有一天会被图像代替。
但我要说,文字绝对是永流传的,同时,图像也是,视频也是。它们既不会互相代替,也不会各自消失。
对于我而言,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高中时候,我在学校时,总是能比在家里看更多书,更加享受阅读。
我所说的阅读不是教科书,不是课本,而是那些各种悄悄看的文学书籍。
高中时期,我总是带着闲书,中午或者晚自习悄悄看;学校发的课外读本,我也觉得有意思;高三时发作文素材,我常在一个晚上如饥似渴的看完;哪怕是《古代汉语常用词典》这样的工具书,我都能翻上一晚上……
如今想来,对于那时候的我而言,阅读,与其说是为了获取知识,不如说是为了寻求刺激。
因为高中每日的学习,就是不断重复,尤其是高三复习,其实你不得不承认,它是枯燥的。
但阅读可以缓解这种枯燥,哪怕是阅读词典,只要能看到新东西,就会感受到新鲜事物的“刺激”,因此我说是为了寻求刺激。
相比之下,放假回家,有了手机和电视,图像、视频、声音……这些电子设备,能带给我更多刺激。所以我的阅读少了,因为我看电影了。
直到有一天,读到一篇文章,大意就是讲,我们根本不是寻求娱乐,而是寻求刺激。
所以我才会在高三晚自习看闲书,因为比起功课,闲书能刺激我;所以我每周回家以后看电影,因为比起书,这时候电影更刺激我。
说这些,并不是讲文字和视频谁好谁不好。只是想说,对于我而言,不管是阅读还是观影,其实都是一种放松方式。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喜欢看书?
因为在我眼中,阅读从来不是一件难受的事,而是一种享受。正是因为享受,所以自己也有偏好,只是为了喜欢而读,而非功利性。
提升文学素养?增长知识?开阔眼见?……不,不是的,都不是因为这些。
只是为了享受而已。感受不同的生活,了解不同的人,窥探别人的心理,享受语言的魅力……这些,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有人也许想问,这样的阅读态度是不是太自我,或者太消极?
也不全是,其实我也会有目的阅读,或者为了学习而阅读。比如看建筑学相关的书,学习专业知识;读心理学相关,来更好认识自己;读一些新闻、评论等等,让自己对外界有一定认识……
但这些,依然是建立在喜欢基础之上的。或者至少说,不厌倦。
除此之外,其实我很难去读一本自己不感兴趣的书。但其实,我不感兴趣的又很少。不管什么都想了解,这种源源不断的好奇心,正是趋势自己不断阅读的内因。
这种好奇心,其实是每个人都有的,与生俱来。
正因此,哪怕标题我说“视频时代”,但其实,我从未怀疑过文字会被取代。因为文字依然是最能快速满足人们好奇心的方式。
但是人不止有求知欲,还有审美欲。书籍和电影可以满足这两种欲望,但二者所带来的审美体验,是不一样的。二者,都是我的心头好。
所以视频时代为什么要阅读呢?
因为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