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笔下的油菜花黄
非临摹作品,下次尝试留白多一点。喜欢点个赞吧。
有一位日本人说,今年,我依然在北京跨年。屈指算来,这个习惯,我已经保持了27个年头。如果呆在东京,那么我不得不在年前,参加一个又一个的“忘年会(日本组织或机构在年底举行的聚餐会)”,以及亲手书写300多张贺年卡。刚一开年,我又得马不停蹄地去给各位领导拜年,以及参加各种新年聚会。聚会的时候,跨年夜播出的红白歌会(相当于中国的“春晚”)和新年伊始举行的东京箱根往复大学马拉松接力赛,都将成为日本人热议的话题。于是,我又不得不认认真真地观看电视直播。对于这些事情,我打心眼里感到厌烦。所以,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每逢年末,我就会逃到邻国首都“避难”。直到今天,我依然坚信,这个人生中的选择,我做得非常正确!有没有一点熟悉,对于春节有人喜欢热闹,有人选择远离,有对和错吗?
有位董董老师说得在理。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最优秀的人不再是最聪明的人、最精力旺盛的人,而是最善于收集和使用信息的人。收集信息是必备技能。这个技能不是“工具”,而是决定了一生几乎所有走向——所有关键领域的决策:工作、学习、投资、大件购买、人生规划、技能习得。 方法跟对人、学对事,是要学习一个人的优势领域。这个原则看起来很简单,但执行很难。人是情绪的动物,太喜欢依赖和救世主了,很喜欢全信。但是理性告诉你,你一定要看到人的闪光。然后,只学习闪光,其余一切必须无视。甄别发布信息者,在什么领域,处于什么水平,非常重要。用大白话讲,就是:非常清晰的知道,向什么人、学什么东西。我们很多人对学习这件事很努力,对学什么考虑的极其的少。社交媒体时代,出于利益或表达欲或习惯,声音实在是太多了。但要知道,声音最大的人,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声音大小和优秀,没有直接和必然联系——即使那声音很大,很热情,很正义,看起来很有理。常识是,现在学科区分已经很细很细了。现在很难再诞生亚里士多德式的人物。基于常识,策略就是:在自己不具备专业知识基础的时候,用常识通过搜索,找到犯错概率最小的书籍和作者。常识就是,比如哲学,一个很成熟的领域,你如果一无所知,你是找北大教材,还是找一个不知哪里来的老师?有一万个网民,说罗素写的不好,黑格尔写的不好,梯利写的枯燥,冯友兰不好。可是在你一无所知的时候,你是先读罗素、梯利、胡适、冯友兰、任继愈、钱穆,还是相信自媒体热门人物某某?勤奋好学的爱好者某某?常识就是,如果一个人连心理学门都没入,不在北大也不在北师大,也不在最有名的几个高校,连专业入门和系统训练都没有,为什么要去看它点评心理学和不同精神分析流派?这是个概率问题。太简单的数学和概率。第一个问题:这个领域是信息稀缺领域吗?答:如果是,那收集重于筛选;如果不是,那筛选重于收集。第二个问题:这个人,它在相应的领域、处于什么位置?有什么优势?答:你要找到真正“有水平的真知灼见者”。我在网上也关注很多人。但我知道跟不同人学什么。我不会跟拿实业实用思维要求学者、跟企业家学文化领域、跟文人学逻辑思考。不是说他们没有。也不是歧视的意思。而是现在每个人时间都很宝贵,精力是稀缺的,信息是泛滥的。而你明明可以找到最顶尖的人,学他们最擅长的领域。
简言之,精力稀缺、时间有限,跟对人,学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