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声之外的人

2017-08-17  本文已影响48人  大耳朵涂涂

《全民选举》1958年创作完成,此时奈保尔26岁,次年写出了人生中的重要作品《米格尔街》。他不再是那个无家者,或后殖民世界流亡知识分子。有两个标志说明这点:他已经成了西方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自己也已经在老帝国的核心地带结婚定居。

对于奈保尔本人,更多的评论是“除了写作,奈保尔就是个恶棍”。可你无法从奈保尔身上除去写作成分,只能说会写作的恶棍并不是恶棍。2014年8月12日奈保尔来上海书展,度过了82岁的生日。书迷有幸一睹“写作恶棍”的风采,年老的恶棍并未令人生厌。我听闻活动现场落寞,不禁想起《全民选举》中“我们都老了”的悲哀。只是此时无人与恶棍结盟,共享年老的悲哀、嫉妒与复仇。恶棍的嘴巴终于被夫人管住,任由诠释。

该书属于奈保尔早期作品,可读性及故事性很强。含序幕和尾声共15个章节,译成中文后字数15万字。无论是长度还是艰涩程度,它对读者来说都不算难。《全民选举》原名《埃尔维拉的选举权》,需要注意的是埃尔维拉是虚构的国度,不存在于中美洲,但也并非凭空而来。它以奈保尔出生成长的特立尼达为背景,因为直到《米格尔街》,奈保尔才在写作意义上与“故乡”告别。全文故事地点只发生在这个国度,时间跨度并不大,集中在选举前后几个月的时间。小说语言朴实而节制,几乎没有一个句子能够长到跨行,但极尽揶揄嘲讽,每翻一页仿佛都能听到书页下面的笑声。这也正是评论认为的“简洁节制,清爽利落,直来直去,从容不迫,幽默超然,有时显得冷漠。他的简洁里包含所有的复杂性,直来直去之中似乎很伤人感情。”在传统的委婉曲折面前,奈保尔的硬朗直接也许会令人想起那些海明威们。

全书虚构了投机者裁缝巴克什、预言家巴克什夫人、拉姆劳干、宣传部长弗姆和跟班赫伯特、仇敌洛克胡等十几个人物。《全民选举》的轻盈之处,更像一个毫无现实性的寓言,突然降临的民主令整个国家打满鸡血,人人得以收获工作、名声、金钱维持生活。小说以哈班斯先生就遇到了“不详之兆”为始,以损失一辆捷豹离开虚构国度结束,“巫术、魔法和狗”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小说中上帝、奈保尔和读者对于故事完整性同样知道,就像远远地看一场滑稽表演。奈保尔作为漫游在众多第三世界国家的西方化知识分子,“去国”和“外人”感始终缠绕着他。《全民选举》中,这点降落在哈班斯的头上。他作为小说虚构的中心人物,是一个获胜者,但又是一个始终没有融入游戏、融入这幽默感的人。他像一个没有听懂笑话的人,最终排除在埃尔维拉的笑声之外。他对这个虚构的国度是充满厌恶的,正如奈保尔曾说过他“希望永久离开特立尼达”。说他是流亡者,这并不准确,至少他并不享受这种身份。对读者而言,阅读《全民选举》打动人心的并不是孤独和“失根”,而是殖民地选民那些具体细节,正如该书名为《全民选举》而不是《候选人》,这是一场全民的狂欢,而不是一个笑声之外人的孤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