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与精神分析
一直以来,作为心理治疗中的精神动力学流派,我始终认为我的工作和考古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之前对考古没有了解,经常和相关的地质学混为一谈。
上大学时,大师兄曾指着山里的岩层侃侃而谈,那时的我感叹:考古人太有文化了,而师兄说他学的是地质不是考古。
后来,才知道它俩是相关学科,外行人搞混也是正常不过了。
工作后再次选择心理咨询专业,倾向于心理动力学流派,工作多年后的感悟:精神分析也是一门考古,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工作。
在精神分析中,在当下感受这根线的的引领下,一点点回溯过去,去挖掘藏在过去,当时未被处理的"宝藏"——
那是藏着你无穷力量的地方,我们管它叫潜意识。
有人这样描述考古:你如何对待历史,就如何对待未来。
这样的味道,在心理动力学流派看来,同样适合人的成长。
潜意识,就是咨询师和来访者需要探索和考究的东西,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自具足的智慧和力量,被生命早期的创伤性经历扭曲,重组,变成生命中一系列的核心信念,这样就成了你看世界的视角,以及与你与世界交往的方式。
所以,潜意识就是相当于考古人眼中的"文物"。
二者共同之处:一样是发掘过去,一样是寻找自尊和自信,不同的是主体:一个是民族,一个是个体。
在精神分析的治疗中,不论你是想疗愈焦虑、抑郁、强迫等神经症症状,还是为了挖掘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你要做的就是,像考古队员一样,去探索生命早期的那些压抑——潜意识。
通过对潜意识里内容的挖掘和体验,我们越来越发现,我们的那些"本自具足"的力量,悄悄回到了我们的身上——
健全的人格,以及恢复了理性的能力,活在当下,且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力量。
我经常对来访者说,如果不是要一个不被过去污染的现在,和一个享受自尊自信更美好的未来,谁愿意探究"陈芝麻,烂谷子"的过去?
活在当下,是大家努力活成的方向,之所以需要努力,是因为你体验和感受到的当下,不是现在,而是有着场景和情绪相似的过去。
在这种类似的味道下,你会发现,有时你明明理智上很能分析得明白,是拎得清的,可感受上却很纠结痛苦,是身不由己、情不自禁和莫名其妙的。
这,就是典型的"现在被过去污染"。
我们就说这人没有真正的活过,或者,他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未被发掘的"文物"。
像考古一样,和探索人类过去几千年的文明,是为了增加我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探索潜意识,穿越过去,与时空对话,同样,也是让人拥有最宝贵的东西——当下。
活在当下,是自信与自尊的标志。
而且,活在当下,才谈得上面向未来。
昨天,看见郑州电视台暑假档推出的,"面向未来"的夏令营活动中,有考古这个环节,就忽然联系上了"精神分析"。
想象考古现场,感受到过几千年历史带来的震撼——
那是你体内的基因,与几千年以前的你的共振。
因为你的基因在那个时代,真实鲜活地存在过。
忽然会想起,心理学中的"PDST",创伤后应激障碍,也是现在和过去的共振带来的一种情绪反应。
只是,这个共振带来的效果,不是像"PTSD"一样,多年后才出现过去的伤伤,而是有关一个人眼光的格局。
它是一场于无声处的变革与洗礼,仅仅是因为来自一场,和若干年前自己生命的对话。
我之前以为的夏令营,无非是吃喝玩乐的"带孩儿",有的还把孩子集中到某个地方,进行类似"摸爬滚打"的团建游戏。
考古活动,有点像我们上矿院时,调侃地质系同学的话:
远看逃荒的,近看要饭的,走近一瞧,原来是勘探的!
在荒郊野地访古,这个震撼的共振,和精神分析一样,带来的是若干年后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