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简.爱》
想解读《简.爱》,又不知该如何下手。所以点开百度找灵感。输入“关于《简.爱》的文学批评”,百度推介大多是分析《简.爱》里的女权主义思想。分析《简.爱》,真的必须涉及女权主义?对此我是不愿意的。
《简.爱》读过两三遍吧,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一遍读的时候,觉得她简直完美,尤其是书里交待她长相平凡后,更是爱她。因为在我读过的书里不管古今中外,只要女主角一出场,必定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级的人物,她们娇嗔美丽,天性多情。她们微微一笑便把男主迷得神魂颠倒。每每读到描写女主绝世的美貌时,心情总是略有起伏,有时候也会悄悄在心里抱怨造物主的不公。
翻开《简.爱》很偶然。在读《简.爱》之前从未接触过如此大部头的外国文学作品,盯着朴素的书皮良久,我猜测自己是不是又要跟随一个虚无又美丽的女子去做白日梦了?
之后便一读成瘾。瘦小的,纤弱的,其貌不扬又坚强的她,让我看到了女性活着的另一层意义:可以不美,但必须善良;可以不富,但必须有教养;可以去爱,但要学会节制;可以放弃,如若觉得自己确实全力以赴。
淡淡的灰色的景物描写,看似平静却波涛涌动的人物情感。那时候我想瘦小的她如何背负起那么多的苦难,表兄妹的排挤,舅妈的不善待,在落伍德学校又失去了唯一的知己,她孤零零的来了又孤零零的去了,总是留给我一个风尘仆仆的背影,可是我是敬仰她的,我最初的爱情观就是拜她所赐,她让我明白,女孩即使不美丽,也可以很骄傲。她对罗切斯特先生的那番话,我在日记本里抄了一遍又一遍:“你认为我会留下来,成了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认为我只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你认为我能忍受让人把我的一口面包从嘴里抢走,让人把我的一滴活命水从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赐给了我一点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已经离开人世,两人平等的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我想象说完这些话,简.爱肯定已声嘶力竭,说出这些话,也算是对她自尊的极限挑战了,那时候我也有过幻想,我想如果我的罗切斯特先生无聊到拉一位不相干的英格拉姆小姐来刺激我,我绝不会像简.爱一样发一篇长篇的演讲,我直接走,头都不带回一下。
一波三折,波波折折,在历经婚变,分离破产和伤残后,他们重新相见。爱情还在,并没有变淡,那时候所有的阻碍也都消除,他们终于在一起了。透过罗切斯特先生的眼睛当看到简.爱亮晶晶的首饰和浅蓝色的衣服时,我合上书,深呼吸,从我坐的上铺的位置看宿舍楼外微醺的阳光,觉得格外温暖,那是高二某个周六的下午。是第二遍读,终身难忘。
那时候的读很狭隘,心情总是跟着主人公起起伏伏,那时候根本不懂得分析,为什么简.爱是那样的简.爱?
后来又读其他方面的书,才了解到,在勃朗特的时代,像简.爱一样的女孩能冲破世俗像我们走来着实不易。也是后来通过学习才知道,英国那个时代的女子一点也不比中国女孩开放,她们也是男权的附庸,根本不能谈自身存在的价值,如果一个女孩子显得比男人还有胆力和才识,那么她一生的噩梦也就才刚刚开始,好在勃朗特用笔表达了反抗,千千万万个简.爱似的女孩抬起头来重新审视自身,开始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不是女权主义者,因此也就不格外关注她们的理论,因此很多时候也搞不懂女权主义在强调些什么?如果是像简.爱一样追逐自立自强的话,搁以前我特别赞成,但是现在我持中立态度,说不清为什么,只觉得无论男女,都该尊重自己所被赋予的社会角色。
后来又读,发现了些不一样的东西,当然也得益于老师的启发,即《简.爱》通篇都从简.爱的视觉讲述为主,也就是说她描写的是她眼里的世界。从她的视角出发,开篇就是阴雨绵绵沉闷的下午,世界对她的不友好也初次崭露头角,这么一个小小的人,在踏上人生旅途之前已对这人生失望满满,恶意满满,人之初,性本恶呢?还是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自然有他的道理。简.爱和她表兄妹们的行为也可以对这个论点提供论据。
一路奔波总算遇到了罗切斯特先生,简.爱被暗恋苦苦折磨,这个不高不帅但结实勇敢的男人,使简.爱深深迷恋。
但中途她曾有两次下定决心离开桑菲尔德,离开罗切斯特先生。第一次决心离开是她听说了英格拉姆小姐和罗切斯特先生将要结婚的消息;第二次下定决心并离开是在他们的婚礼上罗切斯特先生有妻子的秘密被撞破。如果简.爱的字典里有奉献和同情,无论哪次她都应该会留下来死死守住罗切斯特先生,可是她没有,她只觉得她受了蒙骗,她只感受到了来自这世界的满满恶意。从小说里我们不难看出,由小到大,简.爱都在不遗余力的捍卫自己的幸福,离开舅妈家是这样,离开圣约翰也是这样,这里还得插叙一点关于圣约翰,当圣约翰出于传教的目的,向简.爱抛出爱的橄榄枝后,简.爱很为难,为难之际,她听到了来自罗切斯特先生的呼唤,而这声呼唤所代表的就是凡人普通的幸福,圣约翰的行为也许很神圣,但与俗世的普通幸福相比,也显得微不足道。简.爱很普通,她只是个为自己谋幸福的小女人,也许并没有文学史所赋予她的那种惊世骇俗的启蒙意义。
一个女孩要使劲的自立自强,最大的原因就是她缺爱,她没法用虚无缥缈的感情来保障自己,就只好转而追求一些实际的东西。简.爱那么自立自尊自强,多半就是因为她从来没有被这世界温柔以待。做个假设吧,退一步,也不要父母双全了,就让疼爱她的舅舅一直活着,那么简.爱的性格也会大大改观,也许她会像其他的英国淑女一样,享受她们温暖又毫无波折的一生。
爱别人的能力也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从来没有人教小简.爱如何去爱,保姆贝茜给予的也不叫爱,只是一种同情,有时候同情往往会激起弱者的愤怒和自怨自艾。
爱情不同于广泛意义上的爱,爱情是一种自私的东西,简.爱为什么那么憎恶罗切斯特先生的欺骗?我分析她是出于强烈的占有欲,如果爱是无私,那为什么她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拿婚姻来作保障?
一直以来的阅读使我的视角不断开阔,我再也不似高中那样,不加分析地接受小说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与错正与邪统统都是相对而言,要想不受蒙蔽,就要不停地开阔自己的眼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
简.爱的幸与不幸,我还是不能下评判,关键是我不知道该站在什么立场来评判。是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个人的角度?如若出于个人的角度,我希望简.爱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