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我讨厌这个世界,唯独中意你返璞归真

少私寡欲,知足常足

2019-04-20  本文已影响43人  山东田夫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大意是:没有什么祸患比不知足更大的了,没有什么过错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就会永远满足了。

在老子看来,正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们的不知足、贪欲太强引起了诸多战乱和祸端。如果他们懂得知足之乐,不过分贪求土地、人民、财产,也就不会野心勃勃、攻占城池、吞并邻国、祸害百姓了。

寡欲与知足是不可分割的。未有能寡欲而不知足者,亦未有不寡欲而能知足者。

老子提出寡欲、知足,对当时的贪欲无度的执政者有着警醒意义,对今人来说,也不啻当头棒喝。提醒今人,应对自己所得的福利感到满足,不要贪欲过重,更不能贪图非分之利。

托尔斯泰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托尔斯泰写了一个短篇小说《一人需要多少土地》,讲的是:

贪心的农民帕霍姆要买一块土地,人家告诉他只要他在太阳落山前能回到出发地,跑了多少地就能得到多少地,他跑啊跑,越大越好,越多越好,最后倒是在太阳落山前回到了出发地,但是人也累得吐血死了。
人们把他埋了,他最后需要的土地其实只是埋他的那个坑那么大。

这个故事的主旨,也正是老子的希望——“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深知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祸患来自贪得无厌,人最大的灾难就是不知足。不知足就不合乎大道的德性,因为大道的德性就是知足而无争无求。

知足确实是一种聪明的生存方式。不知足的人,总是站这山还望那山高,一味地强求、奢望,最终只能是一场空。知足的人,在追求事业、名利、地位、信念、财富时,顺其自然,不强求,不贪欲,反而常常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