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

【文化世相】王小二别传(3)入山

2018-05-05  本文已影响364人  黄潮在高原

3. 入山

上回说道王小二嫌弃自己的名字土,请著名记者取名浅石。从此外出开会写字创作,落款便是浅石。名声渐渐传开出去,来往信件皆称浅石先生。

一日,经纪人娟娟女士去了趟书法家协会,带回来恩师杨达几句话,先生二字人间烟火味浓,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希望浅石深入基层,读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说者有心,浅石听出了弦音,于是把书法培训班关了。重新挂上"发发面馆"招牌,让发妻带着女儿重操旧业卖小面。隔壁的"娟娟发屋"改为面馆包间,专门接待有头有脸的食客。一时间,面馆的生意迅速升温,著名记者张彬和江城电视台又推波助浪,说吃的是书法文化,感受的是三千年前的甲骨文竹简文化。

来往的人多了,还出了情况。当年王小二,也就是而今眼目下的浅石先生为娟娟用红油漆写的招牌,被一个书法爱好者顺走了,虽然报了110,警官来后记录在案。一直未破获,多年以后,那四字招牌突然出现在由香港拍卖行主持的一个艺术拍卖会上,以三十万元的价格被匿名人收藏。此乃后话,按下不表。

浅石这边厢把发妻安排到岗,带着经纪人兼生活助理娟娟女士回到故土。浅石的老家在长江边上,背靠大山。门前一条古道,直接通往林木葱郁的山中。山中有风水,道家看出了龙象。佛家读出了慈善。有民间就随历朝历代帝王的好恶,山中一会儿飘起八卦旗,一忽儿又敲开暮鼓晨钟。信众高人来来往往。

浅石回到山下,电话关机,电视不看。穿上素衣,平时读点书,吃斋数珠。闲暇时间步入半山庙中,与几个师傅喝喝山茶,谈谈人生佛学,日子倒也过得。浅石交游广泛,从当小工到升级开面店做老板,居然从一山一庙中读出了无限的商机。话说浅石老家的山,古往今来就是仙山神岭,有无数的名人雅士、高僧大德留下诗文传说。浅石回来的消息,尽管他本人低调,当地的父母官自然要上门看望,顺便求走一幅字,又时尚又雅致。

这一天,旅游局长来访,说起面前好端端一大山,就像是金水流淌。娟娟女士接过话茬,"浅石先生有一个设想,何不给大山修道围墙,又保护了山神又可以卖门票。"

浅石微笑着补充道,这次回来前,市里的王书记让我为家乡多做点事。

借着浅石的建议,县里市里反复论证、考察调研,这事儿居然办成了。山中修了围墙,成立了仙山管理有限公司,请了人卖起门票,同时申报了江城的旅游景点。

市里王书记又指示,浅石是个宝,不要利用完了就没下文了。县里心领神会,让劳动人事局补充了浅石和娟娟的档案资料,顺便又搭车解决了许多人情。从此,浅石和娟娟就是仙山公司的一员,吃起了门票钱,成为有单位领工资的公事人了。也像恩师杨达主席一样,两头逮住得利。

有时想起,王小二也觉得书法绘画十分神奇,居然可以领着公家的银子,每天干着自己的事情,收获全部归己,还不用上税,也没有工商、税务、卫生、治安上门找麻烦。

过了一阵子,浅石参加书法家协会的年会,众多书家都知道浅石回家乡干的丰功业绩,纷纷上前敬酒祝贺。也不知是谁提起,以后就叫浅石山人得了。

下来后,浅石把著名记者张彬请去发发面馆的包间,详细打听了山人的解释,欣然接受。又请来篆刻家,把先前刻的名字磨掉,从新刻上浅石山人。

(中篇小说连载之三。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