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二层/三层交换机基础

2018-04-08  本文已影响190人  EVANMORE

关于冲突域和广播域

传统的二层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属于一个广播域,每个端口属于一个单独的冲突域。

1.1. 二层交换

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对数据包的转发建立在数据链路层信息 - MAC地址的基础之上;使用ASIC进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基本流程

二层交换机可以隔离冲突域但是无法隔离广播域,所以就出现了二层交换中VLAN技术

1.2. 支持VLAN的二层交换机

IEEE802.1Q标准在原来的以太网源MAC地址的后面加入了4个字节的VLAN Tag,里面包含了如下内容

通常情况下主机发出的报文都是不带VLAN Tag的(untagged),这个时候就需要把这个报文划分到某个VLAN中去:

如果报文本身带VLAN Tag,那就依据VLAN ID来决定怎么转发。一个可能的组网结构


两个交换机之间的连接称为一个Trunk,Trunk上传递的报文都是携带了VLAN tag的,这样接收端的交换就知道该往哪个VLAN进行转发

1.3. 三层交换机

1.3.1. 不同网络的主机之间如何互访

这里的不同网络,指的是处于不同网段的两个主机(利用网络掩码计算之后具有相同的网络段号);举个例子来说一下,网络掩码设置成255.255.255.0,这个时候假设A主机是192.168.1.100,B主机是192.168.1.101,C主机是192.168.2.100。那么A主机和B主机属于同一个网络段(局域网),C主机则属于另一个网络段。

1.3.2. 三层交换的原理

  1. 先看一张组网图


A要向B发起通信,流程如下

整个流程就是一次路由(建立三层硬件表项),多次交换的原理实现了转发性能与三层交换的结合。

  1. 再看另一张组网图



    假设交换机1上配置了静态路由: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0.0.0.2;同时交换机2上也配置了静态路由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0.0.0.1
    数据转发的流程和之前组网的类似,区别如下:

1.4. ARP广播

ARP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的缩写,是通过解析IP地址来获取MAC地址的一个网络传输协议。

1.5. 桥接(Network Bridge)

功能上和集线器类似,用于连接网段的设备;但是集线器工作与物理层,桥接器工作与数据链路层,功能和网络交换机类似。网桥可以看作是一个端口较少的交换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