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读书记录.上
01. 2017-01-03 王小波《黄金时代》:从去年开始读,断断续续13个小时,在新的一年读完了(˶‾᷄ ⁻̫ ‾᷅˵)
02. 2017-01-18 王小波《白银时代》:「黄金时代」虽然有些地方写得魔幻荒诞,还是有上山下乡知青文革的历史背景的。『白银时代』的批注评论明显少多了,比「黄金时代」荒诞晦涩的感觉,越看越讽刺,看着看着就想到了「1984」。
03. 2017-01-23 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看完的感觉是「一本好书,取了个容易让人错过的名字」。其中第一篇同名短篇被改编成科幻电影「降临」,虽然短片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但关于外星文字、看待事物的方式的脑洞还是挺大的。第二篇像莫比乌斯环,第三篇像Lucy。最有意思的是,每篇结尾作者都会写灵感来源。
04. 2017-02-01 罗尔夫.多贝里 (Rolf Dobelli)《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有些听过,有点意思,但知道和平时遇事儿能意识到还是有点距离;难为作者把这些一点点搜集起来,当然最后如他所说该清单远远不够,思维错误各式各样多着呢!
05. 2017-02-05 彼得.弗兰克潘 (Peter Frankopan)《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月盈则亏,盛极必衰,比如大唐盛世,比如蒙古帝国,比如希腊罗马等等。而在发现新大陆时代,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似乎说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长久以来以为的欧洲能征服非洲美洲是因为文明发达,其实却可能正是他们的野蛮贪婪引发的长期的欧洲大陆的战争使得他们在制造武器和建造碉堡方面遥遥领先,仅此而已。
又默默地觉得如今中东的乱局是早在一战年代就埋下了伏笔的。伊朗的前身波斯被英国欺虐,迎来了美国结果也只是来分一杯羹,伊拉克则是英国一手扶植的…包括后期美国放低贸易姿态使得阿拉伯国家石油收入大幅上涨,而英国在1950年给伊拉克提供新的条件的同时却拒绝给伊朗同等条件,导致伊朗反英情绪高涨,英国是伊朗问题的罪魁祸首的言论进入主流舆论;随后首相和教育部长先后遇刺身亡,伊朗陷入无政府状态。摩萨台1951年春被选为新任首相。英国在制裁无效后于1952年底向美国中情局提出在伊朗发动政变的联合行动计划。之后被冠以恐怖分子之名的萨达姆、本.拉登等人都是继承了摩萨台的精神,抱持着「西方人是奸诈和险恶的,想让当地民众获得自由就必须要摆脱外部势力的影响」的核心理念;而美国不得不接管英国的烂摊子,因为不恢复石油出口,伊朗就面临经济崩溃,这将为危险分子打开大门,并且有可能使伊朗投靠俄罗斯。
西方世界从前对东方奢侈品的追求和如今对石油的渴求一样,为了筹集这些交易的资金,一千年前西方将奴隶卖给伊斯兰国家,现在则是更阴暗的交易:武器及核技术销售。心疼美国背了个锅。美国最为恶劣的引发中东乱局的举措大概是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为了和平的原子能」计划。但从全局来看,英国的贪婪是导火索,而当地掌权派的腐败才是根本原因。一个国家的国王都不善待自己的人民时,又怎么能期待他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援助。
写到91年苏联解体,93年坦克炮轰俄罗斯政府所在地莫斯科白宫,作者提了一句「这一时期的中国在经历重大的转型:邓小平等人在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开始取得成效。」竟突然涌起一股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之情。
这世间,只是一个游乐场。
06. 2017-02-06 松浦弥太郎《100个基本:松浦弥太郎的人生信条》:适合随手翻的书。「基本」可以包括计划、目标、想养成的习惯和灵光一闪想到的事等等。作者的基本弥漫着非常浓郁的日本文化风味,谦恭拘谨细致到大概会让有文化背景差异的人觉得有些过了;与其随手翻,其实更应该写一个自己版本的「基本」清单,时时过目,自我检查。
07. 2017-02-17 J.J.艾布拉姆斯,道格.道斯特《S》:一本心仪已久极好奇的书。读第一遍,有些过于关注留言讨论的部分,「忒修斯之船」的内容读得支离破碎。不过话说回来,「忒修斯之船」和留言一起才共同构成了『S』这本书。喜欢看两人一边讨论问题一边打情骂俏,顺便学了几种加密手法,我喜欢虚无加密法 (˃̶͈̀௰˂̶͈ ) 女主在找资料方面极其厉害,我也想知道图书馆学究竟会学些什么呢!夹在封三的厄特沃什之轮解出来的是最后的答案么,所以这是言情小说嘛!从水边开始也将在此结束,而在此结束后也将重新开始。
08. 2017-02-19 罗志华《漫步在京都》:喜欢Milly的文艺女青年范儿的日本介绍,明明大部分时候是有些受不了这种风格的,大约她有种清新简朴不做作吧?如这本绿意京都里写的:有植物就有新鲜绿意,于是随兴就好,为了新绿行程排得喘不过气来,不会辜负了新绿留给旅人的悠然美意了吗?…一边缓慢地读着,一边努力回想那些我去过的地方,以及期待去到我没有去过的部分。
09. 2017-02-21 海宴《琅琊榜》:电视剧看了有一段时间了,再看书觉得更显细腻。电视剧改编得很忠于原著,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剧里助霓凰水战的是卫铮,而原著里却是赤焰旧部聂铎且和霓凰暗生情愫;到霓凰察觉梅长苏的真实身份时说「林殊哥哥,我不会再离开你了!」,林殊则说「已经动过的心和已经错过的岁月,都像逝去的河水,永远无法倒流。」一下子觉得更是无奈哀婉。好在他们的感情,除了朦胧的男女之情外,也有深厚的自幼的友谊。
10. 2017-02-22 松浦弥太郎《崭新的理所当然》:松浦弥太郎的书对我来说总感觉太过于细腻了,常常只是随手翻翻而已,但他对生活的认真与欣赏的态度却是很值得人慢下脚步来好好想想细细体会的。
11. 2017-02-25 张勇《谍战上海滩》:《伪装者》给阿诚加了好多戏啊,原著里除了提到他是语言天才外,基本就是个司机的角色嘛。
12. 2017-02-28 余华《活着》:后半读着让人心里闷,可前半段却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相比这样败了家的,那些平白的被抄了家的良善的富裕人家才更心酸无奈吧。一个家里接连死人的故事我有点受不了…
13. 2017-03-07 王晓磊《卑鄙的圣人:曹操》第一部:原本以为是一本书,结果居然是一套十本…细节太多了,主线故事可能是有考证的,但还有很多是作者臆测的吧,也总感觉有些粉饰,因为后来成名所以自年少起就与众不同的感觉,形象极其正面,尤其是与官场的黑暗复杂相比。
14. 2017-03-20 东野圭吾《东野圭吾的最后致意》:怎么说也算是个东野圭吾迷吧,他的书总恨不得一口气读到底。这本「最后致意」大概也不应当错过,虽然自传啊人物传记啊一类的书我向来是不爱读的。觉得东野的书相互比较的话当然也会有水准的参差不齐,但总的来说全都是很不错的作品吧,能看得出来写的很用心,取材功课也都到位,结果看他不停罗列各种奖项落选,我都觉得士气低落了,他还能坚持每年写书!因为他的书常写到很严肃的话题,又和我母上大人同龄,不免有种远观生畏的感觉,可是这本书读完完全被萌到了啊!
15. 2017-03-25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这本书读完了看什么都觉得上面有血迹。
对历史的了解总是混沌且不求甚解的,一直以为人类进化是有顺序的从猿到远古人,比如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智人。结果本书第一章就甩出理论说这些出现过的“人”根本就是不同的“物种”!7万年前出现智人后,其他人就如同现在依然在不停灭绝的动物物种一样逐渐灭绝,以致近3万年,智人一直是唯一的人类物种。甚至有一句写到现代中东、欧洲人有1%-4%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作者说“想想,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时间,我们智人居然可以跟另一种不同物种的动物交配,还能生小孩,实在叫人感到有点不安或是毛骨悚然。“这种说法还真是让人毛骨悚然…而他把所谓的现代社会理所当然的事与过去我们称作封建迷信或宗教信仰的仪式来做比较,也是能把人从习以为常的惯性中抽离出去以一个不同的旁观的角度来审视。相比基因突变,人类行为模式的变更是更常更有可能出现的呢。而现代人的一些「恶习」则完全是基因的记忆,虽然身处现代化的文明社会,身体却还是很诚实的古代身体…「有证据显示,自从采集时代以来,智人的脑容量其实是逐渐减少!…就整体而言,现今人类所知远超过远古人类。但在个人层面上,远古的采集者则是有史以来最具备多样知识和技能的人类。」除了脑容量小以外,身体也不如智人灵活,工作时间也比智人还要长,所以宇宙里的所谓进化果然只是喝醉了酒走夜路嘛?!
「在认知革命发生的时候,地球上大约有200属体重超过50公斤的大型陆生哺乳动物。而等到农业革命的时候,只剩下大约100属。换句话说,甚至远在人类还没有发明轮子、文字和铁器之前,智人就已经让全球大约一半的大型兽类魂归西天、就此灭绝。」
而农业革命,看着更是触目惊心。有些人理解不了作者说的「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我们以为生物科学已经让我们(至少表面上)摆脱了种族歧视,作者又毫不留情地指出,这种歧视只不过是从生物上转移到了文化上罢了。「我们不再说“这就存在于他们的血液里”,而是说“这就存在于他们的文化里”。」的确如此,不论哪种说法,都自带自我优化属性。
16. 2017-03-26 刘慈欣等《虫:虫子的世界》:某不知名评论人写的前言「思维夜空里那些最闪亮的星」开头有一句话深得我心:别看中国每年出几十万本新书,总结起来就是两本,一本是《成功学》,一本是《励志学》。简直不能同意更多!可后面笔锋一转各种酸腐口气来贬低别的文学形式企图抬高科幻的地位,就有点让人倒胃口了。
短篇集,第一篇「乡村教师」是刘慈欣写的,最后一篇「替天行道」是王晋康的,另外五篇的作者恕我不识。
「高塔下的小镇」因为是短篇而显得很仓促,我觉得故事还是挺有趣的。不过「关妖精的瓶子」我不明白为什么也算科幻?另有两篇的评价太差直接无视- -
17. 2017-03-29 赫尔曼.黑塞《通往印度次大陆》:虽然一直知道宣传和信息的差异。但和房东夫妇聊到印度的时候,突然被自己因为国内几乎全负面报道导致的对印度的刻板印象震惊到了。房东夫妇极力推荐去印度,又想到在梵蒂冈遇到的那个印度姑娘对我们说她的国家amazing的时候我们内心的os。虽然我可能还是不会去印度,但这位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所感受到的东方的古老召唤,还是可以一读的,译者也功不可没。篇幅较短的散文式组成,看着有种支离破碎的印象感…也不只是印度,还有新加坡印尼之类。
第一章里写遇到的中国人,「他毫无赞美中国之意,可是当他对欧洲不吝溢美之词时,彬彬有礼的语气听起来充满了优越感,就像是大哥哥善意地祝贺小弟弟拥有强健的臂膀。」大概是第一次遇到用这个角度来写的一种崇洋媚外?
「一个人的家乡只会存在于他工作或者从事有价值的事情的地方,没有这种价值感,他在任何地方都会觉得不舒服。」
「可惜英国人缺少了两个基本天赋,这对于一个拥有高度文化修养的民族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即对美食和音乐的鉴赏力,否则他们绝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18. 2017-03-30 史蒂芬.列维特 斯蒂芬.都伯纳《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从去年听罗辑思维推荐后就一直在待读列表里。看他们长篇累牍地讲故事,常常会忘记这是本经济学书,直到作者甩出数据和分析方法。
前言开场第一个案例的确有做到站在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至少我是第一次看到把美国犯罪率降低和堕胎合法化联系起来的,有了这个连接再一想,似乎的确如此。想到曾看过的关于扁鹊的一个故事,他说自己的大哥二哥比自己医术高明,大哥能在病人发病之前阻断病根,二哥能在病发前起药到病除,因为病人们都没有意识到病的凶险反而不觉得什么,他自己常常在病人病情危重的时候起死回生,于是被奉为神医。美国犯罪率降低,常常被以为是控枪的结果,其实数百万犯罪率较高的人没有出生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只是大家没有看到所以意识不到罢了。
「道德代表着在人类心目中,这个世界应该如何运转,而经济学代表着其实际的运转方式。」
第一章里讲了许多故事,但除了故事之外,更教了一个如何运用大数据来分析的方法。教师和相扑作弊都是先提出了问题,然后依次为假设前提分析最有可能发生作弊的情况,再运用数据来对比分析。
第二章用了一个冗长的3K党的故事讲了信息不对等。工业化革命的里程碑大概就有专业化分工,流水线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后发展开来,各行各业都专业化,变得更精深,于是流行过一句话「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此后,专家更方便利用专业人士的身份和极度不对等的信息大发横财。互联网削弱了这种不对等,但无法根除。
关于育儿和儿童安全问题,作者也用数据打脸,这大概会是育儿专家最不希望父母准父母读的书吧…不过关于他所说的「单亲家庭」对孩子没有那么大的影响,说得大概归于客观,我觉得影响孩子的大概不是「单亲家庭」这个状况本身,反而是家庭和社会对这种状况的偏见会影响到儿童心理吧。
19. 2017-04-02 胜山俊光《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有好书可读是人生的幸福时刻。书店和图书馆一直是我心爱的地方,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立书店也能看出极为用心。橱窗的摆设,吸引路过的人轻松走进店里,书架的摆设也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更多遇见心仪书籍的机会。这本书有书店信息,作家、书店老板等人的介绍随笔,附上周边一小片区域的手绘地图和其他店铺介绍,看得赏心悦目~
BACH董事长幅允孝的那篇『在书店邂逅书这件事』里说:「读书这件事,没有谁会强迫你去做,也没有哪本书是非读不可的。书不是一读之下立刻就有收获、能带来特效的东西。要“细细咀嚼”当下有感触的东西,让它化作你的血肉,这样才能给生活的某个方面带来影响。」深以为然。
「京都这座城,还有京都的书店,简直叫人情不自禁发出幸福的呻吟。」
20. 2017-04-09 史蒂芬.列维特 斯蒂芬.都伯纳《魔鬼经济学2:拥有清晰思维的艺术》:其实一开始看到书名的时候就想到另一本曾经风靡一时的「牛奶可乐经济学」,两者都是剑走偏锋的故事书似的经济学。
上一本写到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效果并不比儿童在后排系安全带好多少,而安全座椅现在几乎是强制使用了;本书里再次写道「没有证据表明,在挽救两岁以上(包括两岁)的儿童生命方面,儿童座椅的表现比安全带更好。在一些汽车相撞事故中,比如追尾事故,儿童座椅的表现实际上还略微糟糕一点。」
本书还写到「全球反刍动物排放的温室气体,比所有交通活动产生的多50%。」所以你开着混合动力节能环保的车去买肉买奶也其实并没有为减缓全球变暖做贡献…「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其余98%都源于自然现象,例如植物腐烂。」
第二章关于运动员出生月份的故事,在一万小时理论里也提到过,读来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21. 2017-04-16 托马斯.福斯特《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看到有读者评论说这本书很无趣,但我的感觉却完全不同。语文课一直不是我擅长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文章的中心思想,都是我最受不了的语文题。这本书讲的主要是文学作品里的一些象征意义,有大量的例子,读了有种恍然了解的感觉,时不时回想起以前读过的书,也更了解作者的深意与用心良苦。虽然说是读「文学书」,但例子大部分都来自小说。最后分级给出了书目,好想全部通读一遍~
22. 2017-04-21 史蒂芬.列维特 斯蒂芬.都伯纳《魔鬼经济学3: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就一个点球能给出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说:“有时在人生中,径直走向中心是最英勇的举动。”
“人们很容易被政治、知识等偏见蒙住双眼。…即便是最聪明的人也习惯于寻找能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而不是去发现能使其看清事实的新信息。…人们还习惯于从众。即便是面对一天中最重要的决定,我们也通常会采纳朋友、家人和同事的意见。…太忙了,以至于无暇重新思考自己的思维方式,甚至连进行任何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专家说的话,姑且听之,至于信不信…
或许几百年前专家还能做预测,然而如今科技的高速发展日新月异,以过去的或现有的知识无法做出对未来的预测,仅能以现有技术去推测未来发展趋势,想想也不靠谱。再则,天气或许还有可能进行预测,但政治和生活里有太多悖论,比如油价预测,股票预测等等。
“我们对外界事物不如我们想象中了解得多,其实我们连自己都不甚了解。大多数人连最简单的评估自己的才能都做得很糟糕。…“你在某一方面出色并不代表你样样出色。”这句话让我想到「长谈」里罗永浩说有时候他手下的人提出的意见他不够重视,后来因为有了很多高官,他信任这些人在某一领域的能力,因而他们对其他领域的意见他也会重视。虽然他明知他们在其他领域并非专家。所以即便知道有误区,人还是会掉进去吗?
关于专家预测,又用了猩猩扔飞镖的故事,想到『超预测』;要坦诚自己的无知,然后学习,学习最重要的是反馈,想到『刻意练习』。
“不论你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请确定你不是在专攻动静较大、吸引你注意力的环节。在你倾入所有时间和资源之前,恰当地定义问题至关重要,若能“重新定义”问题则更佳。”
小林尊对于大胃王的训练又让我大开眼界,果然做什么事都是有方法的,即便是吃东西的比赛,也有能取胜的技巧。
“寻找乐趣、浅显思考、不惧惯俗——这些都是孩子们惯常的行为,而至少我们认为,成年人若能保留住这些特质,将会受益匪浅。”
“我们很容易想象思维方式相同的人会做出何种行为改变,然而当我们试图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时,这个人往往和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所以不会做出期待中的反应。”
大卫.李.罗斯在冗长的合同附件里写不出棕色M&Ms,巴勒斯坦地下子弹制造用冰镇啤酒预防英兵突然来访,让恐怖分子去银行买人寿保险,这几个让花园自除杂草的故事很有趣。
如何说服不想被说服的人,“第一步是要领会,比起事实和逻辑,对方的观念更多的是基于空想和从众心理。”“要肯定对方论点中的合理之处。”“若想让论点真正具有说服力,你不但要承认现有的缺陷,还要提及潜在的意外后果。”
23. 2017-04-24 史蒂芬.列维特 斯蒂芬.都伯纳《魔鬼经济学4:用“有色眼镜”看清世界》:与前三本两人合著不同,最后这本是博客集,而博客基本是各自独立写的,案例丰富了很多,风格变成快餐式小短篇,意犹未尽之余让人对身边司空见惯的小事或本有些不理解的做法有了新看法。
24. 2017-04-27 Tai Sheridan 《Buddha in Blue Jean》:在之前读的一本书里看到基本推荐,其中包括这本冥想小册子。没有找到中文版,英文版真的是短小,一共15个主题,短的寥寥几行,长的也不过半页。读起来当然很快,也并没有什么新鲜的道理,只是简单,但最简单的东西有时候恰恰是最难开始或最难坚持的东西。
第一篇是sitting quietly。最后一句是The only way to learn sitting quietly is to do it. 此外每篇的结尾都是You will learn this sitting quietly.
Now is all you've got. Your feelings will tell you what you really need. Give thoughts room. An open mind isn't attached to thinking or belief.
Everything is a gift. Meet the world without expecting. Enjoy living gratefully. Enjoy loving indiscriminately.
25. 2017-05-03 Randall Munroe《Think Explainer: Complicated Stuff in Simple Words》:噱头十足:What if?的作者写的一本60页的小书,只使用附录中所列出的1000个常用词来解释有趣或重要的东西。整个配图加标签的解释方式我很喜欢,然而,他解释的东西,我并没有特别感兴趣。
作者说他有时候会在非必要的时候用big words,因为I was really just worried that if I used the small words, someone might think I didn't know the big ones. 当然,这本书被写出来的时候,it made me let go of my fear of sounding stupid.
26. 2017-05-07 兰道尔.门罗《What if?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一本脑洞书,不过问题都是其他人在网上提出来的。作者很有趣,NASA前成员,不过这本书还是比较适合相关专业兴趣的人读。虽然作者的语言风趣,写得也很科普,深入浅出,不过有些内容对不感兴趣的人来说还是蛮无趣的。
27. 2017-05-16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原本读完《人类简史》就打算读这本,可是因为又是本大书,感觉会花上很多时间,又因为已经在「大咖读书会」听过了简介,好奇心稍微小了点儿。人类简史里写养牛,看得我想吃素;未来简史里写养猪,却有点无感。而作者的「"感觉"其实也是一种算法」,听起来好有说服力。而真这么一想就不由地觉得有些空洞。真的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怎么确定智人有意识而其他物种没有意识?如果意识也只是一种算法,怎么确定除我以外的其他智人也有意识,而不仅是算法刺激反馈的结果?最有意思的是,怎么确定我们所处的是真实的世界还是虚拟的世界?逻辑推理,真实的世界只有一个,而虚拟的世界可能成千上万,所以我们处在真实世界的概率无限趋近于零…
这本书里提到的欧洲瓜分非洲,之后殖民地纷纷独立,但随意定下的边界至今仍然带来战争和冲突。在《丝绸之路》一书中也有提到过。
就我们目前最进步的科学所知,整个宇宙就是个盲目而没有目的的过程,充满各种杂音和愤怒,但这些都毫无意义。
有句话说,能看到多久的过去,才能看见多远的未来。所以这本书虽然叫「未来简史」却有一大半在写历史故事……
28. 2017-05-26 斯科特.菲兹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人从出生的时候起,具备的道德观念就是参差不齐的。
29. 2017-05-30 马龙.詹姆斯《七杀简史》:揽获23项大奖,突然之间被各种推荐,可是刚开始读着就像个絮絮叨叨的低俗侦探故事…有点读不下去-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记忆力比较差,我很不喜欢小说里有人物列表,尤其是在开头部分。这种东西,就算看了也根本不可能记住吧!如果小说里写的时候不能带出人物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列表也并没有什么用啊!最多放在附录凑字数仅供参考还差不多。《红楼梦》就没有人物列表啊!
人也许不认识人,但灵魂认识灵魂。
关于贫民区的描述,突然想起流星街,或者其实贫民窟大半都是差不多的。
小说的写法让我想起《哈扎尔辞典》。这本书,大概,得要再过几年,如果我还有兴趣的话,回看。
30. 2017-05-31 肯.福莱特《巨人的陨落》:号称全球畅销,平均三个通宵读完。去年买了纸质版,反倒一直没看。等到期中放假终于翻开了这一部。
庄园里等待国王到访的排场,那些奢华的细枝末节,如『红楼梦』里的元妃省亲,繁杂忙乱得一丝不苟。而与此同时,地下八百米的矿难,他们撬开写着「呼吸器」的柜子里面却空无一物,立刻想起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那部『地心营救』,被活埋在地下的矿工满怀希望地找到逃生梯却发现这梯子只做了一段,根本不通到地面…
中文版看到一半,回学校,只能看kindle里的英文版…现在看英文版好吃力,脑海里响起的全都是法语的发音- -
31. 2017-06-10 加.泽文《时光倒流的女孩》:喜欢他的《岛上书店》,但这本的风格却有所不同。
所有你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与你重逢。这样带些奇幻色彩的感觉,让我想起他的《玛格丽特小镇》。但再读几章就感觉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用一个看似奇幻的轻快故事娓娓讲述了一些平实简单到大家都忽略和遗忘了的道理。
从一只狗的角度开始写起,讲了一个年轻女孩儿的离世。「到了最后,生命的结束只有朋友和家人在乎,只有那些认识你的人才在乎,…对于其他人来说,那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结局罢了。」
喜欢开头对死后的设定,看到摇滚明星因为吸毒而死的时候,我竟然想到Manu死后会不会后悔;还有能看到自己的葬礼的设定,想起盖茨比喧闹凄凉的躺在那里。
「等你死了,人人都爱你:一旦死去,你就是最应该活着的人。」
一只小狗告诉女主,如果你爱一个人,你有时就得原谅他。如果要原谅一个人,那最好是趁早。
如果人死后会到另一个世界的话,那么开始另一段生活这样的设定比妖魔鬼怪什么的更平淡更真实更合理。现世和另界就如同大树和深根,镜像相对,连在一起,深深关联,却在空气和泥土两个不同世界里。
32. 2017-06-12 森下典子《日日是好日:茶道带来的十五种幸福》:原本只是当作读书间歇的一种轻松调剂,没想到轻松倒是挺轻松,可与其说是调剂,不如说对我而言更像一场奇妙的静谧古雅的心灵之旅。原本以为只是一本讲茶的书,可是字里行间又分明是些别的什么。原本也以为茶道是一种技艺,学习掌握之后应用就好。作者却每个周六都去学习茶道,一学就是二十六年,而我相信她应该会一直和茶道在一起,教学相长,那么到如今该有四十一年了吧。
我不是很喜欢仪式感的人,总觉得仪式往往流于形式,而少了那个「感」。也一直记得看塔罗的时候,说问不同的类型的问题需要配不同颜色的桌布,最后又写到最重要的是心意,心里是诚心诚意的,不换桌布也是可以的,塔罗不会介意。然而,读这本书里学习茶道的一招一式都带有些仪式的味道,却只觉得细腻精致,不可或缺。
「真正的学习之道,就是在教授者的面前将自己归零,敞开心胸从头学起。…让心净空无一物,才能无所窒碍地容纳任何事物。」
日式茶道从进入一间淡雅静谧的和室开始,观赏壁龛中的字画和依季节来搭配的古美的日式插花,享用配合时令的和果子,品尝与之相得益彰的茶。
字画的一段读来身心愉悦,比如蔚蓝晴天的「熏风自南来」,夏日的「清流无间断」,晚秋的「霜叶满林花」。
除此之外,还有茶具。「茶具就像经验老到的长者,外表虽然老成,内在却变化无穷,总在不经意的地方呈现巧思。」
「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官去感受当下的季节,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习事、茶通箱、唐物、台天目,作者花了十四年,到第十五年才开始学习御点前的最后阶段,盆点。
33. 2017-06-15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有句玩笑说经典就是所有人都知道但很少有人读过的书。我虽然讨厌这种说法,却不得不承认的确是这样。《堂吉诃德》也算是一部经典,故事梗概也都知晓,倒还真没读过。上一次和Amanda见面的时候她读了一半,推荐说挺有意思,于是决定看看。
幸好他早就没了脑子,疯劲儿一上来哪还在乎什么规矩不规矩的。
以前觉得这本书有趣在主角是个傻子,把风车当巨人格斗。真正读这本书,却觉得堂吉诃德很了不起,沉浸在自己的爱好里,不管遇到什么都能用自己的角度和方式给出解释,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虽然不免被旁人当成奇怪的人,但自己应当是过得很快乐的吧。
「假如时光倒转,往昔转眼重现;假如时光提前,今日便是明天。」
34. 2017-06-18 丘坚贞《我与面包的旅行情缘》:一本勾起我许多甜美记忆的书。作者在德国旅居四年,写了这本欧洲书店咖啡探险记。意外的有些喜欢这个梨花女子大学国语国文系的作者温暖的细腻的文风,虽然大部分时候我有点反感自我感受爆棚到让人厌烦的游记。读她写的那篇「苹果、肉桂、香草,为了美味亲密相聚」就好想去奥地利吃维也纳苹果卷。想起第一次吃到羊角面包的美味,曾经每天早晨去街角的Paul买羊角和巧克力面包,圣诞节的三王来朝的蛋糕,等等。最近不太喜欢德国,而对于从德国开始的这场面包之旅,提到的几款德国面包,味道我不得而知,单从长相来看就让人毫无兴致呢。
35. 2017-06-19 汪曾祺《食事》:一种缓慢笃定地娓娓道来的叙述,细致到仿佛能闻到那股味道,直读得想要下厨房!
「一个人的口味应该宽一点,杂一点,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是这样。」
36. 2017-06-20 吉本芭娜娜《食记百味》:总觉得爱美食的人大抵都是热爱生活的有情趣的人。吉本说「我做饭时不喜欢太过琐碎,多数时候是过于粗糙。」比如做蛤蜊意大利面时发现家里没有白酒,于是放了绍兴酒。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就觉得这样也并没有什么,灵活应用,只要能做出来美味,是不是那么道地倒也不必过于较真。
37. 2017-06-21 桑尼.布朗《涂鸦思考力》:这本书分三段,介绍、练习和应用。介绍的部分并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但道理总是不错的,快速浏览过了。
这本书的「有用」不是化妆品或者蛋糕上的糖霜那种有用,而是潜艇或者利剑那种有用。
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会读书写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懂得如何学习、如何摒弃过时的错误知识并且重新学习新知识的人。
「有文化」包括了一个连续的学习过程,它能够让个体达成目标,增长知识和潜能,充分融入社群及社会。
讲到「资讯涂鸦者」的表演型,想到曾经看过一个姑娘去了北欧学习就是做这个。很有趣的样子,但是已经习惯左脑思维的人没有经过训练,就很难转到右脑,看到涂鸦也很难全部再转回原资讯。
38. 2017-06-25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外婆的道歉信》:书封上写着「巴克曼让我们爱上这个活泼过头的外婆,也重新爱上生活」。
章节的标题大半是食物,也有动物植物和物件儿。
一个七岁的老成的孩子,和七十七岁活泼的外婆,很妙的一对组合。
我年轻的时候几乎没有疯狂过,然后就变得看什么都觉得正常,存在即合理,不值得大惊小怪,有问题了只要想办法解决就可以了。曾经和Nick、Neil一起出差的时候,他们俩还各种吓唬我想看我变脸色,但都失败告终。
可是等我老的时候,也想成为活泼的老人,反正来日无多,合该疯狂吧。
“特别”是不同于他人的最好方式。
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校园霸凌,总觉得这是个别现象。可是在太多书籍和电影以及如今的新闻小视频里看到这个题材,对人性有点失望。这本书里的小女孩,七岁,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的那部分,这个年纪的女同学们,展示的人性恶的部分,让人堪忧。
看到外婆在校长室里发威觉得大快人心。有个人能够站在你那一边,哪怕是你错的时候,尤其是你错的时候。
突然想起大学时候读东邦的那一句「帮亲不帮理」,这一原则应坚持贯彻。
“不是所有怪物外表看上去就是怪物。有些怪物隐藏在心里。”
最后一张的平铺直叙暖得想哭。
39. 2017-07-04 肯.福莱特《世界的凛冬》:虽然希特勒在历史中的定位是无可辩驳的,但也曾读过一篇客观的文章并未把纳粹恶行完全归咎于一个人,邪恶的领导之下也需要无知盲从心怀鬼胎的广大德国群众基础。即便是知道历史进程,可读到这一段时还是忍不住想把他们抽醒。
从第一部开始觉得列夫是个狡黠的投机者,有时候甚至为了利益而完全没有道德感的,可是这一部里,他去英国参加黛西的婚礼时,面对碧公主的那番话,叫人刮目相看。人无法改变自己的过去,也不该忘记。
冠冕堂皇的正义旗帜下的龌龊勾当看得齿寒。劳埃德回家的那一句「我想喝杯好茶」看到的时候瞬间泪目。第一部里以比利开场,战争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是个机敏的值得尊重的人。可他的儿子,在第二部里,在战争中,被自己的人以无耻的理由不可辩驳地枪杀,这样的结局让人不忍。
这本书里看到的大半是贵族遭遇战争变革之后的衰落,比如碧公主的哥哥,比如茉黛和沃尔特,沃尔特的惨死也是让人唏嘘,还有艾瑟尔这样女仆出身的变成了女议员。黛西从出现开始就一直是肤浅富家女的形象,但对她的性格却莫名有点讨厌不起来,一直读到她在伦敦遇到德军轰炸的那段,她才终于完成了属于她的转变。
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如果只算排外的话,看到两个孩子的死那里,想如果是做危险实验性治疗,虽不人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概也有医学和人类进步的可能性,但德国人居然连本国的残疾人都能下手,「有组织地故意杀害身体有残疾的国民」,只因照顾他们需要花钱,那同理老弱病也都不应该活着了吧。
即便从查克参加海军就埋下伏笔,预料到他必然亲眼见证一段历史,但看到乔安妮在日本偷袭珍珠港时丧生,还是觉得好懊恼,明明伍迪才刚刚和她订婚,在爱了她六年之后。至于日本为何会偷袭珍珠港把美国卷入战争,可能会一直是个仅有猜测却没有标准答案的疑问。可能珍珠港这一标志性导火索事件太出名,所以对三天后的日军袭击菲律宾吕宋岛的美军基地和在南中国海击沉英国战列舰的事情鲜有耳闻。有突然想起电影「血战钢锯岭」,美军在与日本作战时也是异常艰苦。这么看来,虽然反对战争,但日本弹丸小国却能一度横扫到如此地步,总觉得有点不容小觑。如果二战的结果不同,世界又会是什么样?有一段写德国法西斯与日本法西斯的不同,深以为然。
战争胜利后,看沃洛佳说「苏联配得上统治欧洲…和纳粹军队血战的是苏联红军,其他国家都在旁观,只是在最后的是一个月中打了些零星的战役。他们的伤亡总和与苏联红军的伤亡总和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就突然想到在战争中补给不足的红军士兵,被愚蠢长官命令去白白送死的红军士兵,以及在德国丧心病狂地肆虐的红军士兵。
40. 2017-07-06 珍娜.缪赛卡《孤独的时候,不如吃茶去》:作者是个热爱配草药茶的吉普赛姑娘。虽然序里写得有一段生活比较惨淡,但总觉得有这样的热爱与血统的人是不缺乏希望和人生的美好的。
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的「甘菊茶」的传统做法:烧开的泉水冲泡甘菊、茴香和鲜柠檬皮,淋几滴淡黄色的生蜂蜜,撒入碾碎的鲜柠檬皮。吉普赛人相信甘菊汤沐浴可带来财富和运气。
就在我觉得本书配方太少鸡汤过浓的时候,发现结尾处还有茶点食谱。
41. 2017-07-10 柳田理科雄《空想科学生活读本》:这本书除了脑洞,还有理论数据支持和前沿采访。第一篇雨伞就让我很讶异,SHU's Selection的林先生对雨伞的热爱和研究,让我想到京瓷的稻盛和夫,日本人的钻研精神还是可叹可敬的。好想要一柄「平板口袋伞」哪!相对于健康部分,我果然还是更喜欢生活道具类的发明。『备用食粮』一节写:试吃了各种备用食粮,「山菜糯米小豆饭」好吃到令人感动!…想到之前看的四国军粮试吃的视频,美国的是高热量快餐,中国是美味街头味道,俄罗斯是丰盛零食大礼包,而日本就只有两盒饭菜分离的便利店风格的盖浇饭。
42. 2017-07-11 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走神的艺术与科学》:我们的生理结构决定了我们的大脑总是在集中精力和走神两种状态间来回转换。读这类书都会惊叹人体的神奇,「记忆是诗人,不是历史学家。」作者关于「故事:叙事创造了人类」的思路倒是和人类简史异曲同工。
43. 2017-06-14 理查德.怀斯曼《那些怪诞又实用的日常心理学》:「世间最难的事情莫过于看清楚眼前的事物。」大脑对问题做好准备,加上有充裕的时间感知周围的事物,就会开始不自觉地思考如何利用意外的事件和突发的灵感解决问题。遇到了“大猩猩”,也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这一部分又让我想起稻盛和夫,他虽然没有提及大猩猩理论,但他的做法正是把问题刻在脑海里,然后才能在不经意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要因为脚下的路好走就认为是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有时候「与其给问题找答案,为什么不给答案找个问题呢?」
44. 2017-07-15 肯.福莱特《永恒的边缘》:这套书全是无巧不成书,比如某人加入美国海军,大家都能猜到马上要发生日本偷袭珍珠港。茉黛一家坚持留在东德,外孙女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终于决定移居西德,结果睡了一夜,起床早餐,和家人依依惜别之后,走到交界处,发现开始造柏林墙了- - 虽然觉得世界上总是需要茉黛和沃尔特这样的人存在,可是读他们家的故事却总是不忍。读到第三本的时候感觉,一个家族,不论是从平民到贵族,还有由贵族变成平民,家族成员的路线都不会又太大偏差,从第一部的公会活动家戴.威廉姆斯开始,到艾瑟尔、劳埃德、伊维,四代人都立场鲜明。常常会觉得,世界变了,环境变了,但人从来不变,每一代的年轻人都是一样成长起来的。
肯尼迪遇刺的一段,写到「卡梅隆不喜欢杰克.肯尼迪总统的自由主义政策…如果到了可以投票选举总统的年龄,卡梅隆无疑会选理查德.尼克松,但他还是会对此感到愤怒。肯尼迪是民选的美国总统,袭击总统就相当于袭击整个美国。」莫名有些触动。
我对尼克松总统的认识仅限于访华和水门事件,这本书里对这位总统的描写和评价让我很是讶然。
在结尾看到东西德的团聚,还是很激动人心。
45. 2017-07-25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我们都是食人族》:第四季奇葩说有一集提到食人族,讲世间并非只有一套准则一个标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角度对事情的评判也不同。
我当然知道本书的食人族只是一种说法,大概类似于人吃人的社会,而非真的吃人。收录了1989-2000年间作者的17篇文章,书名只是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
「被处决的圣诞老人 Le Père Noël supplicié」里说:在传统上,孩子是死者的化身,我们希望恳求他们,通过借由相信圣诞老人,帮助我们相信生命。…这样的论调让我对圣诞节这样的宗教节日的感觉都变了。
「完全相反 Tout à l'envers」里写到语言里透露出的思维范式的不同,主要讲了日语和欧洲语言的区别,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不过这篇文章却超短。
「仅存在一种发展模式吗 N'existe-t-il qu'un type de développement」写于1990年,文里的一些论调最近在尤瓦尔.赫拉利里读到觉得颇为新颖,原来也是旧识。
「社会问题:割礼和人工生殖Problèmes de société: excision et procréation assistée」写于1989年底,已经在讨论代孕和人工授精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人类学家的首饰 Les bijoux de l'ethnologue」讲到一幅生物学家的微距摄影作品,拍摄五万分之一秒的瞬间一滴牛奶滴落于奶水中,表明「物理世界中复杂的形态稍纵即逝」;王冠可以视为艺术上心血来潮之作,在大自然里没有任何对等之物,却和牛奶滴入的状态很像,于是了物质最短暂的状态。这种说法很有趣。
「艺术家的画像 Portraits d'artistes」里提到艺术之母双面女神。一直以为萧亚轩唱的双面女神只是一种说法,居然是有出处的。
「蒙田与美洲 Montaigne et l'Amérique」:每个人都将不符合自己习惯的事称为野蛮。然而这些信仰或风俗无论多奇特、令人惊异,甚至是令人厌恶,也并非无法在其原有的社会背景下以被合理解释。
46. 2017-07-27 史蒂文.罗利《莉莉和章鱼》:看介绍的时候就纠结,觉得一定是看了会哭的书所以不太想看。看到六分之一的时候,怎么觉得不论是文笔还是情感都不够,唯一大概就是把肿瘤看作章鱼的脑洞。只能说完全不是我的风格吧- -
47. 2017-07-30 三浦紫苑《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之前就看过介绍,也是直木奖获奖作品,可是只凭名字并不吸引我,而且有时候会对温情细腻的日式文风有抗拒。然后发现我可能把「便利屋」理解成「便利店」了。看到一半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只是平淡细腻的叙述,有点我印象中典型日本文学的写作方式,心灵温暖什么的大概有少许吧,但不知是表达太过含蓄还是自己不愿意去深刻体会;直到开始揭露行天身上的谜团,才有些微妙的转变;然而最后一节太鸡汤了。怎么说呢,如果能读到也可以体会到一点温暖细腻平凡的生活,不过应该不会在我的推荐书单里吧。
48. 2017- 饭岛奈美《电影食堂》:前言写道作为食物造型师,「会事先考虑电影中做料理的角色的性别、性格、出生地,故事发生的季节、场所和背景等等,由此来决定要为这部电影呈现何种料理、选用怎样的食器。」
这个职业本身就很细腻吧。感觉关于美食的电影越来越多,或者并非美食电影但其中穿插了很多食物。很喜欢。这本书,除了一句话的电影出处和简介外,就是本货真价实的菜谱啊…
49. 2017-08-04 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再加上中文版前加上的「你一定爱读的」几个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我看到就会无视的书名,大概是翻过的几本欧洲或法国简史给我的阴影,总觉得是条理不清流水账似的攒的书。历史又太过繁杂,一简就难免流于肤浅。后来在『大咖读书会』听了这本书,觉得值得一试。
作者只用前两章勾勒总括,再用了六章从不同角度延伸出去,倒是很有高效学习法的风格。「目的是从中找出欧洲文明的基本元素,看这些元素如何透过时间重新组合,从古旧中形塑出新的样貌;看旧有的东西如何屹立不摇、风云再现。」
不过因为是历史课本,且作者另有一本讲1800年后的历史,所以这一本基本是讲古典时期和中世纪。
50. 2017-08-06 Marguerite Duras 《L'Amant》:除了分级读物外,读完的第一本法语版小说。对电影的印象已经模糊,只记得船上相遇,她带着黑色缎带的白色男士平檐帽,他穿着一套白西装。读文字的时候,觉得这要拍成电影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读起来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