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名吃大炖羊肉,爱你木商量
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要出差各地。最大的爱好,就是走到哪里,都要尝尝当地的小吃。小吃的特点,好吃不贵,还具有当地文化色彩。因此,我感觉,吃下的不只是美食。而是,浓郁的地域文化,也算是食遍天下了。
可是,我走遍了千山万水。最爱的,还是我们家乡名吃大炖羊肉。被我赞誉为济南以北,京津以南,第一特色美食。每每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大炖羊肉,感觉再无其它美味可言了。
鲁北名吃大炖羊肉,爱你木商量鲁北平原地处我国的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分属燕赵齐三国,地势平坦一望千里。优良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高品质的美食文化。随着,隋炀帝征战高句丽战争的需要,一条大河链接南北。位于北部的鲁北地区,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将美食文化传播于海内,明清时期达到巅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明朝初期,靖难之役战争爆发,历时四年,燕王朱棣最终打败了,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文。建立了继朱元璋之后,第二个稳定政局,并开创了永乐盛世。
随着局势的稳定,国家将发展经济,摆上了议事日程。经过四年的战争,曾经作为主战场的鲁北地区,人烟已经非常稀少。朱棣决定,将移民政策,作为基本国策,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大批的山西大槐树移民,山东即墨移民,来到这里拓荒。近年来,鲁北,冀东,冀北二十几个县的人口调查发现。明朝以前的土著居民几乎没有,绝大部分部分现居民,都是明初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后代。
随着,各地移民的互相融合,饮食习惯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有改良特点的美食文化,应运而生。羊肉,本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食,在汉族人居多的广大移民区,被改良为炖菜。随着历史的车轮,形成了,具有鲁北特点的名吃,大炖羊肉。有时候感觉,吃的不只是一碗羊肉,而一碗厚重的文明史。
鲁北名吃大炖羊肉,爱你木商量历史不会重来,但历史可以书写。
从水利部海委下属的漳南南运河管理局,四女寺枢纽处为出发点,沿利民渠南行10公里。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叫耿庄后。明洪武年间的移民,由最初的一户移民,发展到现在人口约2000多人。以此为点,来探究一下,这一流传几百年的名吃,大炖羊肉。
在这里。无论,是上年纪的老人,还是年轻人。只要你问,都会给你讲述,这一当地美食的做法,而且会毫无保留。这是山东人典型的性格,豪爽义气。绝对不会出现,那种拿捏的小家子气。其实说到底,美食吗?就是,应该大家一起分享的。相比于,现在很多的美食品牌,这连锁,那加盟,那专利,那保护的。
耿庄后村人带给大家的,是一股原生态淳朴的民风。如同写文章,我们宣传作品,应该是,三观较正的清流之风。而不是,为了博得眼球,去弄一些低俗的标题,或内容来炒作的东西。
我总是偏执的认为,美食和写作一样,原生态的东西,一定最好的。所以,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美食大炖羊肉。
鲁北名吃大炖羊肉,爱你木商量耿庄后村,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清楚的记得,村里做大炖羊肉的情景。首先,要选材。这个环节很重要,选取当地的小山羊,年龄不能太老。否则,肉就达不到,极致的鲜。无论烤制羊肉串,涮羊肉,羊的年龄和饲喂环境,决定肉的品质。
选出精健,肥瘦均匀的山羊后。春夏秋三季用青饲圈养几日,冬季用多种牧草合成的草料圈养,叫养膘。
大炖羊肉的主材,本地小山羊肉,更要保证食材的新鲜。现杀现做,是耿庄后村大炖羊肉的特点。
鲁北名吃大炖羊肉,爱你木商量鲁北的农村,也只有重大活动和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大炖羊肉。比如说,娘过生日,孩子过满月,大炖羊肉,都是一道必须的菜。殷实一些的人家,多准备几只羊,宴席当天一人一碗。差点一些的人家,也会在宴席的席面上,加上一大盆,让客人来共同品尝。
昨天。我计划在简书,写篇关于家乡美食的文章。老家一个堂弟,就打来电话了。电话里他很兴奋,说家里又添了一个女儿,明天做满月,邀请我回老家一聚。
逢此喜事,我必将前往祝贺。更为品尝一下故乡,正宗的大炖羊肉。
天一亮。我就开车走在了,回乡的路上。
鲁北平原的乡村,经济发展的很快。道路都硬化成了柏油路,路两边绿树成荫。打开车窗,初秋的风略带凉意,真是天凉好个秋。窗外,有几只山羊,在路边吃草。在原生态的乡村环境里,这里的山羊,都是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
鲁北名吃大炖羊肉,爱你木商量一进村。那种久违的亲切,就迎面扑来,深切的乡情,醇厚朴实。走进堂弟的院子,看到羊肉。业已切成了小块,盛在一个大铝盆里。颜色鲜红,一看就是上好的食材。炖肉的容器大铁锅,安置在院子中间。烧火用的各种小杂木,整齐的,被码放在铁锅附近。
村里的厨师李大爷。名厨世家,在耿庄后村,有一定的威望。此刻,正在指挥着,他的徒弟们,生火备菜。散居于民间的厨师,他们大多技艺精湛。虽然收入,不及城市厨师。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拿手菜。只是服务的对象,以及收入不同而已。
李大爷看到了我,大老远的就打招呼。大侄子回来啦!你在城里,一年也见不到你几回啊。是啊,大爷。工作太忙,身不由己啊!我打小,就喜欢吃你做的大炖羊肉。今天,一定吃上两大碗,弥补一下,这些年的遗憾。
此时,大铁锅下的火,已经燃起,用的杂木是果木,散发出淡淡的果香。同样是大炖羊肉,也只有在农村。才会吃到,正宗的大炖羊肉。原因就在于,大铁锅和燃烧用的果木,这些城里是没有的。
现在,城里面遍布的大炖羊肉。虽然味道也不错,但是和正宗的民间大炖羊肉,还是有很大差别。
把大锅里淋上黑油。烧热后,把花椒,大料,辣椒,大葱放入锅内爆锅,随着一股鲜辣的香味升起。李大爷的徒弟,端起那盆羊肉倒入大锅内,并用大铁铲,来回的翻动。这个过程中,李大爷把称好的香叶,肉苁蓉,当归等13味辅料也加入到锅里。翻炒了2分钟后,徒弟提来一桶,烧开的热水,倒入锅内。大锅不能盖盖,加大火量,就这样烧炖了起来。
备注:炖肉用的井水,是村里的一口古井,和耿庄后村的村龄差不多。至今,仍在使用,村里曾有人拿此水,去省级权威部门做过检测,品质已超过矿泉水。
本来就是开水。一会就开锅了,李大爷将农家,自己做的面酱加入,又加入少量的盐,烧炖了一个小时左右。他尝了尝咸淡,又加了两大勺盐,补充了一些热水,又炖了两个小时,就大功告成了。整个过程,没有加味精,及其它的调味品,都是原始的做法。
鲁北名吃大炖羊肉,爱你木商量此时,亦满院飘香。
同时,老家传统的菜肴,“海儿八”也叫八大碗也做好了。恪守传统的鸡,鱼,肉,肘,丸,再加豆腐,面筋,木耳类做成的三味素菜。
时近中午。小孩们喧闹着,早已馋的直咽唾沫,但谁也不敢动筷。因为,宴席总理还没有宣布开席。
鲁北农村,礼仪是最重要,宴席要主次分明,长幼有序,亲疏有别。每次宴席,还要有一个有威信的人,来总理(总管)宴席。总理宣布开席后,开始上酒和菜,只有每桌客人,都喝好了,才可以上饭。
终于,等到上饭了,每人一碗,刚出锅的大炖羊肉,还有刚出笼的大馒头。我拿起一个馒头,将筷子伸向,那一块块,鲜香酥嫩的大炖羊肉。风卷残云,一会就吃掉了两大碗。
当大家,还在慢慢享用的时候,我已经吃饱。看着满院热闹的乡亲,回味着羊肉的余香。我想,家乡这个村庄,历史上的大炖羊肉,应该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