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护肤品用了一段时间后才过敏呢?
【引子】
莫叔,lamer的精粹水和gel质地的霜,为啥我刚开始用的时候很惊艳,但十天半个月后开始有脸蛋发红的迹象…确定是正品…
这是她困惑的1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也遇到过, 有些产品刚开始用都是挺好的, 皮肤没什么不适反应,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 皮肤出现了红、痒、刺、甚至闭口痘痘等过敏现象。
这让人困惑纠结在2个地方:
1)试用还有用吗?
如果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试用岂不是失去了意义? 毕竟试用也就几天,按照上面的案例,用几天皮肤是不会出问题的。
2)到底该如何选择?
既然一些护肤品刚开始用挺好的, 用到后面可能出问题,那么到底该怎么选择呢?
1.
成分的安全
继续来看她自己的分析:
我研究了莫叔之前写的关于lamer的文章,确实它有些成份也不是很安全,但为啥我刚开始用好好的,用了一段时间有过敏现象出现了呢?
应该这么说,使用在护肤品里的成分,大体是安全的, 但这个安全是要加引号的。
也就是说,没有绝对安全的护肤品成分。
从皮肤的角度来说,某些成分相对来说更安全, 比如只能起到保湿作用的成分(凡士林、甘油、角鲨烷、一些基础植物油等)。
而有些除了保湿之外的“功效”成分,可能就会对皮肤有刺激,比如香精、酒精、防腐剂、美白成分、抗敏抗炎成分、化学防晒成分......等。
理论上, 只有保湿作用的产品, 长期使用时相对会安全一些,来看她的反馈
像理肤泉之类的之前我也有在长期用,它不会让你的使用感太惊艳,但一直用下去都会很安全,不会出啥幺蛾子…
2.
量变 质变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这是让人震惊的! 如此坚固的大堤, 怎么会让小小的蚂蚁给毁了呢?
如果把蚁穴看做是对大堤的腐蚀, 很显然, 蚁穴越多, 时间越长, 对大堤的磨损就越大, 随着磨损越积越多, 蚁穴对大堤结构的破坏就越来越厉害。
最终有一天, 量变引起质变,大堤某处松动坍塌开始决口。
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明白了点什么?
3.
吸收
对皮肤来说, 吸收的越多越好吗?
一个明显的事实,如果护肤品使用时吸收很好,带来的肤感就很好,一般不会觉得很油腻。
可是,你有想过,这些被吸收的成分跑到哪里去了呢?
很显然, 一部分是进入皮肤了。
皮肤最外面是7-10层死皮细胞所构成的角质层,是没有知觉不痛不痒的。 如果这些成分只是进入到这里, 一般不会对我们皮肤造成什么影响。
但如果某些成分突破了死亡细胞层,进入了活细胞周围, 那么就有可能产生刺激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不被皮肤吸收的成分、不容易吸收的成分,对皮肤更安全呢?
是的, 那么就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了, 不容易被皮肤吸收的成分一般肤感都不好,要么粘腻、要么油腻,一些人甚至觉得是糊在了脸上。
于是很多护肤品为了追求更好的肤感,会添加一些皮肤容易吸收的成分, 就像她用的这2款:
*amer的精粹水和gel质地的霜,为啥我刚开始用的时候很惊艳......
4.
浓度扩散
为什么刚开始用是好好的, 但是半个月左右却引起她的过敏反应了呢?
这要谈到皮肤吸收遵循的1个原理
浓度扩散
也就是说,化学成分对皮肤的渗透,会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 浓度越高,扩散的就越多。
举个例子吧, 在房间的1个角落放上香薰精油, 一段时间后拿走精油, 你会发现整个屋子都是香的。
这就是香薰分子会从高浓度的起始点向低浓度的地方扩散, 最终会达到浓度均衡,均匀分布在房间里。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天天使用同样的护肤品,里面的某些易吸收的成分会在角质层深处蓄积, 然后随着浓度增高,也增加了向活细胞里面渗透的概率。
最终, 当进入活细胞的成分累积到一定量时, 对皮肤的刺激产生了, 于是红、痒、刺等皮炎症状就表现出来了。
好了, 答案终于揭晓了, 你是不是知道该如何选择护肤品了呢? 可以这么说, 安心度越高的产品, 长期使用的风险越低。
--- End ---
写于 2018.08.23 04:01
若有皮肤及护肤问题,可到微信公众号《护肤问莫嫡》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