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历程

2021-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波0701

      这是一篇很散的文章,构思于5月2号凌晨三点失眠的时候。到今天才写完,图以后再配上。单纯就是想记录一下我的阅读历史。

      印象中我读的第一本课外书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是春和爷爷发了工资,带我去买的,还是带拼音的书。后来就有买了很多童话书《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还有几百本小人书,曾经还有过念头去摆书摊赚钱,那个时候把小人书摆在木板上,用橡皮筋固定,立起来,在闹市路边摆放着,给路人看,收点点钱,相当于现在的小书店吧。可是一直没实现,所以毕生最大的梦想,一直是开个咖啡书屋,可以喝咖啡看书,可以躺着看,坐着看,趴着看,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躺在太阳底下看书。

      三年级开始,在奶奶那里看章回小说,太祖父是私塾先生,所以奶奶是难得的旧社会会识字的女人,我想,那年爷爷去台湾,奶奶含辛茹苦地养育大伯,二伯(我父亲是遗腹子,从小过继给春和爷爷),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狠狠的批斗,一直没有改嫁,可能是书给她很多的精神力量。奶奶有很多书,每一本都用毛笔写了一个“我”,那个时候看《薛仁贵征东》《花木兰扫北》《薛刚反唐》等等,故事情节现在都不记得了,就只记得趴在长条凳子上看,看得入迷了,摔下来,就趴在地上看,妈妈说,喊我吃饭喊一百遍都没有用,最后把饭端过来给我,奶奶过世后,我就留了她的两本书,一本《薛刚反唐》一本《燃烧吧火鸟》。《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都是在那个时候看的,还清楚的记得.《红楼梦》前面有仕女画,我和亮红姐姐临摹了很多。那个时候还特别喜欢翻出差回来的爸爸的包,找他出差途中买的地摊书,看了许多奇闻逸事。

      后来考上了茶陵一中的初中部,印象当中开始看琼瑶,岑凯伦,金庸,古龙,全部都看完了,没书看,就连吉龙,全庸的书也不放过。相比较金庸的书,更爱古龙的,句式很短,却觉得很有哲理,故事发生的地方不详,年代背景不详,可能更适合天马行空想象的我。寒暑假因为四舅妈找了个男朋友是镇上新华书店的,可以让我随意借书,爸爸让我借了之后,用废报纸包好书皮,看完了就去换。那时候开始,非常爱惜书。头脑中还有很多关于文化大革命描写的书,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看的,只记得特别荒唐。

我的读书历程

 

读高中了,开始看一些经典的外国小说了,《简爱》《飘》《呼啸山庄》《基督山伯爵》等等,因为茶陵一中有图书馆,看了许多的好书,不过都是小说,最爱看小说,那时候读寄宿,打着手电筒,躲在被子里看,不看完不睡觉的那种劲头。语文成绩一直都不错,可能是看小说看得多,阅读理解能力很不错。

    考上大学后,估计是放松了,看书看得少了,看电影看得很多,每个星期至少要去看两部大片,《燃情岁月》《疯狂的修女》《放牛班的春天》《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都是那个时候看的,简直疯狂看电影。这个时候看的小说都是官场小说,王跃文的,还有大学老师的《曾在天涯》等等。

    参加工作开始几年,可能是女性意识的唤醒,开始看杂志《瑞丽》《昕薇》等等,每月必买,还有其他杂志,《小说月报》《读者》《青年文摘》,以及专业方面的书籍,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还有于漪的书等等。因为学校有教师阅览室,后来还有教师书吧,工作之余,也经常跑那里喝茶看书。因为长年累月的锻炼,我看小说的速度超快。一般有拍成电视剧的小说,我都会选择看小说,而不看电视剧。

    记得2000年,我在市教育局对面的小书店买了一本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非常受启发,就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考了二级心理咨询师,也开始探寻自我。从那开始阅读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很多很多,张德芬系列书全买了,还有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我没有流派,就是想要了解,然后开始看一些以前很不喜欢的哲学方面的书,我发现,哲学一定要有人生阅历,才会沉下心来看,才看得懂,看得深有感触。

      2019年,在一个朋友的影响下,开始学习投资,这是我最欠缺的一门课,开始阅读有关投资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如《穷查理宝典》《黑天鹅》,还有最基础的《小狗钱钱》《穷爸爸富爸爸》,还有《财务自由之路》等等,现在在看张磊的《价值》。

    这个寒假,也打算重读一些经典小说,看会不会有新的收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阅读不止,运动不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