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时间你用对了吗?——时间管理系列3
最近几年,“碎片化时间”是超级火的词儿。大家都渴望多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武装自己,可是,你知道吗?如果时间用不对,反而会降低原本整块时间的利用效率。
在学习任何一个新事物的时候我们都要明确它的类别。比如,对于葡萄酒的初学者来说,光知道那种酒好喝是不行的,我需要现了解葡萄酒的分类,知道有哪几种葡萄酒,再分门别类地去学习,这才是系统地学习。
对于“时间”的学习也是一样,要分门别类地学习“时间”,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用法。
根据阿何老师的课程将时间管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碎片时间OR整块时间
个人时间OR工作时间
等待时间OR工作时间
单线程时间OR多线程时间
下面分别解释说明一下,如何利用这些时间?
1碎片时间OR整块时间:
阿何老师提出一个观点:碎片化时间不适合学习。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学习是一件需要付出大量整块时间的事情。
十几分钟零碎时间,学习还没开始,便结束了,时间花费了,但是达不到理想效果。
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经历至少7大过程,进入状态、接受信息、理解消化、固化印象、回顾总结、操作实践、二次理解等。
学习需要状态,进入状态,需要时间,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可能还没有进入状态,时间就到了。
这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即使有些人说,我进入状态快,是不是就可以学习了?
即使进入状态快,那也不可能完成整个7个步骤的学习,刚明白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儿,来不及固化印象,就被别的事情打扰,学习的东西很容易就遗忘了。
学完忘了,和没学有什么区别?
碎片化时间最适宜做:信息的发现、筛选与收藏。
换句话说,就是学习前的准备工作。当你决定学习时,你不可能马上就开始,需要做些准备工作。
比如,我想考CPA,那么我一定要先搞清楚,这个考试的形式、复习时间、报考条件以及那些培训机构比较靠谱等等信息。
在上班路上,我可以对这些我想知道的相关信息做一个查询、咨询,这些比较容易做到,但确实又要花时间的事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你非要在上班的路上,学习经济学基础。那真是又费脑子,还打不到效果,更有可能做过站。
碎片化时间也适合:简单、耗时短的事情。
换句话说就是,做完一项事情,这项事情就结束了,不是连续的事情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比如:背单词、任务安排、短时沟通、社交媒体等。
单词背一个就是一个;计划任务安排也是几分钟就可以做好的事情。
就像《老友记》每一集都有一个故事主题,虽然整体是有一个故事主线的。
但是单看每一集也是能明白的,碎片化的时间就是要做简单、耗时短的事情,这样的事情虽然小,但是会带给人很大的成就感,促进整块时间的工作效率。
2等待时间OR工作时间:
上传几个G的文件,或是等同事对你的文件提出修改意见等等,这就是等待时间。
我们要将等待时间变为自己的工作时间,提高效率,比如在下载文件的同时做其他工作。但是这就要求我们要将等待的事情提前做,给别人留出富余的时间。
比如,早上一来公司的时候就开始上传这份需要发给外地同事的文件,而不是客户要催的时候才想起来发给同事提意见。
3单线程时间OR多线程时间:
工作效率低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经常陷入多线程的工作状态,比如:边聊微信,边工作;一会儿工作,一会儿发邮件;A B两项工作来回切换。
这都会降低我们的专注度,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就像写文章,集中时间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全搞定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论质量),但是,写一会儿,玩一会儿,很快你就写不下去了,思路都散了。
因此,避免多线程工作,琐碎的事项碎片时间处理,会大大提升效率。
4个人时间OR工作时间:
工作很多年的人会发现,不是在工作上面投入最多时间的人,工作业绩最好。
这就是因为没有分清楚个人和工作时间的区别,学习是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工作就是实践学习的过程。
但是,一味地增加实践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不系统的、零散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进入学校进行知识学习,而不提倡过早进入社会的原因了。
无论工作再忙,一定要进行系统化的知识学习。
领导布置季度总结,你百度一下就会了,但是,年底领导布置年度总结的时候,你发现自己还是不会写,这就需要你系统学一下,工作中的公文该怎么写。
经过长时间爱你的系统学习,你的知识结构才完整、水平才会提升、竞争力才会提升、最终,体现在时间的节约和效率的提升。
坚持日更第12天,关注我,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