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爱玲想到小孩培养的话题
好几年年前看完过张爱玲的全集,一直以为自己已经看完了张爱玲的绝大部份作品,早段时间才发现自己只是看完了短篇小说集,张爱玲的散文集被我遗漏了,很期待接下来的时光,有这位大才女陪伴,相信我的生活会有一些意外! 提起民国才女,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林徽茵。“一生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因林徽茵而终身未娶的一代哲学大师金岳霖写给一生至爱的挽联。佳人已逝,先生的惆怅难以言表!“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插足梁思成与林徽茵的恋情,一边是亲生儿子,一边是得意门生,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也不能免俗地偏袒儿子,示意徐志摩退出,这是徐志摩为了林徽茵顶撞恩师的话语,浪漫诗人得到真爱的渴望何其强烈!才子就是才子,有妇之夫想搞婚外情,顶撞恩师还理直气壮!林徽茵被后人普遍视为民国才女的标杆,但是我说得偏激些,这里的“才女”是“才子的女人”的简称!男人对美女的最高期望值,大概是出众的容颜加上对等的智力与学识吧!这些林徽茵是完全达到了的,惊世脱俗的容貌,显要的官宦家庭背景,美国顶级名校的学历,与梁思成夫唱妇随先后创立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现代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手上还有一两本散文集。但是我认为林徽茵被视为民国才女的标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身边的男人,梁思成,胡适,徐志摩,沈从文,金岳霖……她的参考系太优秀了!主要是她身边的男人才气纵横,不是她自己!假如把时间的尺度拉长,几百年上千年地拉,她的才华还是很浅层次的。 张爱玲容貌只有中等,出生时家道已中落,虽然是李鸿章,张佩纶的后人。张爱玲可以说是完全凭自己的文学才华,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并且是一个任何文学史家都必须重视的名字!看完张爱玲全集后,我最深的印象是,这位大才女身上具备两样宝贵的东西,天才的文学才华和强烈的叛逆精神。这两种宝贵的特质在她身上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因而她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她的才情是永恒的!纵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么多才女中能与张爱玲相提并论的,我认为就只有李清照了,至于林徽茵,她只是男权视角下的产物。很巧合的是张爱玲和李清照非常相似,当量的天才式文学才华,同样鲜明的个性,都与世俗格格不入,都有着跌宕起伏的人生,人生轨迹都是高开低走,最后的结局都是令人扼腕的悲剧!因而她俩留下的文字的基调也有几分神似! 张爱玲的文学才华是天才式的,不到二十岁就在上海文坛站稳脚跟,终其一生有其一以贯之的独特风格,她的作品里洋溢着的天才的才情,没有丝毫后天努力打磨的生涩。她和曹雪芹一样,死后养活了一大群靠她吃饭的文人,一辈子穷经皓首苦心揣摩她随手写下的只言片语。 张爱玲的叛逆在世俗的眼光中可用离谱来形容。十多岁就与其母水火不容,在作品中描写自己家族的种种不堪入目。不顾世俗的眼光,与差不多父亲辈的汉奸文人胡兰成开展一段近代文学史上有名的恋情,后来不欢而散,满城风雨。四九年建国后选择留在大陆,看到全国开始统一穿中山装,她天才地敏感意识到钟情旗袍的她不适合这个陌生的社会,毅然决然远走美国,客死他乡。 张爱玲的作品首先呈现给我们的是文字与情节的极致美感,但是我认为张爱玲的作品真正的魅力是,文字后面那种淡淡的对世俗的疏离与叛逆!这种风格使她的作品有一种别样的美感,正是这种别样的美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张爱玲是因才华而叛逆?还是因叛逆而才华?为人父了,这是我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另外,张爱玲的父亲有这么个才华横溢,离经叛道的宝贝女儿,他是幸运的呢?还是不幸运的呢?这个问题可能没有答案!也有可能不需要答案!为什么?为人父母的意义应该超然于这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