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读书散文

那份无以言喻的情义——《高山上的小邮局》听书记

2019-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萍荌
那份无以言喻的情义——《高山上的小邮局》听书记

现在的人们大多都是喜欢抱着手机和电脑的,电子邮件、QQ和微信已几乎取代了千里传书,也几乎没有人再想着动笔写信并翘首以盼那一封封的来信了。科技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更快捷地建立联系,但似乎也少了些许什么东西,让内心觉得失落和遗憾。

有一个“见字如面”的综艺节目在豆瓣有着9.3分的高分,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那部《查令十字街84号》的电影。电影里讲述的是隔着大西洋的不同国家的两个人,因为书籍进行了长达20年的书信来往,从而建立了深厚友谊的故事。我今天听到的这本《高山上的小邮局》也是跟书信有关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两个年轻女孩,在一次郊游时遇到了改变她们命运的男孩。两个女孩同时喜欢上了这个男孩,但因为性格不同,其中一个内向的女孩路易莎让闺蜜罗莎帮忙牵线搭桥,但是没想到罗莎知道了男孩喜欢的是自己,然后就把朋友路易莎忘在了脑后。正所谓“见色忘友”,罗莎没有告诉路易莎,也忘了告诉男孩她的使命。他们的相恋让他们一直选择逃避,直到他们举行婚礼了,也没有谁亲口向路易莎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后来,罗莎发现路易莎不见了,愧疚一直缠绕着罗莎,那些婚礼前没有对路易莎说出的话一直积压在罗莎的心上。于是,在以后的每一年的新年,给路易莎写信成了罗莎的新年愿望,这个愿望整整许了60次。因为,那封写好的信一直放在手袋里,罗莎一直没有勇气寄出。

跟丈夫一直没有孩子的罗莎,因偶然的机遇结识了邮差萨拉一家。萨拉还是由罗莎亲自在自己家的三楼接生的。没有孩子的罗莎把萨拉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尤其在丈夫去世后,萨拉更是成了罗莎最亲近的人,也是罗莎的精神寄托和心灵依靠。

在罗莎八十岁的时候,萨拉告诉她,因为没有人写信,邮政总局决定要关闭这个存在了一百多年的邮局。罗莎为了挽留住已被她视为亲人的萨拉,她开始给当年的闺蜜路易莎写信,她不知道路易莎是否能收到这封信,但她要求收信人继续匿名写信,创建一个文字接龙,让邮政总局知道波韦尼小山村还有人写信,村民们还继续需要这个邮局,更需要邮差萨拉。

路易莎因失恋离开了家乡,她一直记着心中的恨。那幢空置着的祖宅,她以遗嘱的形式留给了孙女阿尔玛。当阿尔玛回到祖宅第一天就意外收到了一封寄给祖母的信。阿尔玛在为祖母的遭遇感到难过的同时,也对罗莎的行为觉得不耻,但她不想伤害萨拉,于是她还是按照寄信人罗莎的要求,继续写信下去。

阿尔玛的信写给了她的偶像玛拉·波斯基,玛拉是个著名的诗人,因她觉得写作没了灵感,便隐居在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阿尔玛在信中诉说了自己的心事,同时也请求玛拉为萨拉写下一些字。玛拉也应邀在信中吐露了自己的心中的空虚和不快,在电话簿里随机找了个名字——亚历克斯,并将信寄给了他。

亚历克斯因照顾得了老年痴呆的父亲,在16年前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他喜欢地理,向往外面的大千世界,他知道诗人玛拉去过很多国家,他便把对世界的向往和对旅行的渴望写进了信里,寄了出去。

因为文字接龙,书信的传递,让这个偏僻山村的小邮局保留了下来,当然,萨拉也留了下来。每个人都默默感谢所有写信的人。因为这些书信的接龙,让每个人在倾诉与分享过程中,治愈了自己心灵的伤口的同时也疗愈了他人,这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纸质的书信,从下笔到寄出再到期盼回信,点点滴滴都承载着深深的情浓浓的意,是每个曾经经历的人都可以感慨的。作为收信人,手里拿着信件阅读的过程,也是感受温情、感受蜜意的时刻。这份情义却是冰冷的电子邮件、微信和QQ无法替代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