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之要与学问之法

2022-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刘绍发

学问之要,以治心、进德、明理、达道为根本目的。反过来,心诚、理明、德纯、知道又为学问之大法,何也?

当知,虽然智识可以陶冶吾之情与意,进而得善良之品性_德。然而,先葆有善良之品性,而去求学问、得智识,则悟性高,学得轻松,且行得笃实。

古之教人,之所以先教弟子以日常起居、饮食、洒扫、应对等,即欲以此让弟子于日常琐事中,明事之理、知人之道,渐进以修心。心安心净,则性诚且明,如此,则日后之学,只须由此心扩充,所学所问也不过印证、充实心之成长罢了,如此,则学得轻松自然,且饶有兴趣,可谓“乐知者也”。

这点,从聪颖聪慧学生成长之例子,可以得证之。往往心地善良、明理懂事的孩子,不唯学科成绩优异,而且善与人交往,且多具才艺,学什么都饶有兴趣,一会就会。为何?心明、性诚、德纯而已!

《中庸》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又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还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诚者,圣人也!做到真诚,自然明理,“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中庸》此说,绝非虚言!或有人说:我孩子非圣人,只不过常人甚至庸人罢了,不能天生真诚。[捂脸]此说则大谬矣!试想:谁家的孩子,生下来时,哪个不是天生真诚,不带丝毫私欲的?_食色,非私欲,乃性之常情。只是成长途中,父母家人功利性思想及周围功利性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把孩子往孩子往这功利的臭水沟里引,让孩子原本明净的心上,蒙上了功利、世俗、势利的尘土,而变灰暗,不再那么明净罢了!唐时李翱icon的“复性”说、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又岂是胡言乱语的?!世俗的功利性欲望,让孩子的心变小变窄变暗了!所以,学起来费劲了!

这些,又可引历史事例证明。苏轼icon说:“古之立大事者,非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人们往往只看到了这“坚韧不拔"四字,却忽视了“志”这个字。孔圣人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指志向,谓求道;慧能初见五祖弘忍icon,自明其志:唯求作佛;阳明先生幼时之志:“当学做圣人",至于历史上的名人大家、伟人思想家,都有一个救天下于水火、安邦济民之志!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洋军阀时期,中国历史上这三个最为混乱时期,反而大家名人辈出?原因之一,因为天下混乱,民不聊生,这些人都希冀并思考如何安邦济民,有一大志!而不是只求“苟且于乱世”!他们有“好生之大德”、有悲悯天下之大心,心怀天下,所以有大境界、大胸怀、大气象、大悲心,所以才能成大事业!所谓l“乱世出英雄”,这英雄之所以能出,除时势之机遇使其能得到磨练的机会外,更主要是他们有安邦济民之志、之心、之德、之大境界、大胸怀!

所以,我说:学习之根本大法为德;德纯而境高,境高而思阔,思阔而悟强,悟强则学得轻松;而且,所学成之才,德才兼备!

至于如何德纯,一是父母初教孩子,要教做人,做真人,不要杂以功利思想;二是自小让孩子读圣贤之书,做能力所能做家务事;三是多读人文科社科方面的书,扩大其眼界、心胸、境界。

而德纯之人,乃天性不改,永远真诚之人。

所以,我说:心学是先讲战略,再言战术;而理学则是从战术中总结经验,摸索出战略。心学、理学,孰优孰劣,如此可知。

对于心没安、德不纯者,则只能走理学的路子了,不过,这已落入下策。《孙子兵法》攻城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此句,接引上上智、也接引中下智学习之法。上上智从阳明先生之“良知”解说,中下智从朱熹之“智识”解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