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满天星随笔散文心情随笔

鸟声,蛙声

2021-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未_央

从小区南面的后门算,我家所在的楼房是最前排。朝南的窗外没有住宅,只是在相隔不远的院墙外面,有一栋比我家六楼还高的五层商品楼。

当初,售楼的广告很丰满。现实,窗外的商品楼由买期房时的三层变成了现在“很骨感”的五层。

一直没有出售掉的“很骨感”的商品楼挡住了我的风景,却成为鸟的天堂。时常,有各种小鸟站在对面的楼顶上,讲着不同的鸟语,从小声到高昂,从悦耳到嘈杂。有时候,小鸟们也会在楼顶的轮廓线上,排成一列士兵,安安静静的,让我检阅。

现在的鸟类似乎很喜欢与人类相处,刚搬进小区的时候,小区入住率不高,鸟也不多,只是偶尔听到麻雀的“叽叽喳喳”声。随着居民的陆续入住,小区里鸟的入住率也在不断提高,造成的结果是鸟儿多得到处找地方住。

去年春天的一天,两只斑鸠隔空大声对话,一只在对面“很骨感”的楼顶,一只在我家楼顶,它们商量着要在哪儿安家、生儿育女。最终,我家屋檐下晒衣架上的花盆成为目标。

两只斑鸠连续几天在窗外的晒衣架上“咕咕咕”地说着鸟语,征求我们的意见,看我们默认了,便衔来树枝在花盆上筑起巢、心安理得地住了下来。

这之后,一种与鸟为邻的乐趣,让我们不时关注着窗外,时刻小心翼翼,生怕惊扰到它们。斑鸠也给予我们充分的信任,在安心孵卵的时候,会谨慎地打探窗内的动静,可即使我离它很近,它也绝不离窝。可以说,见识斑鸠繁殖并培育一代鸟的前半生,让窥探它们的我感同身受。

然而后来,在小鸟离巢、大鸟消失后,还是没有再让鸟巢继续存在下去,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有主动权的。毕竟,每次晒衣服都要考虑它们的感受,弄得好像是我们借住在这里一样。同时,鸟粪也实在是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当然,我也是考虑到周围有那么多的树木,对面还有一栋空置的楼房,应该有它们的安身之地。只是,已在别处安家的斑鸠仍不时来故地探望。窗外,从没间断过的“咕咕咕”的叫声,让我感到些许内疚。

后来,每天更早的时候,窗外又传来从没听到过的更粗粝嘈杂的鸟声,连睡眠一向不错的丈夫也受到影响。

经过几次偷拍再百度,终于弄清楚,一清早在“很骨感”的楼顶上拼命嘶叫练嗓子的、有着外地口音的鸟叫作“椋鸟”。这让我的责怪有了针对性,不至于再连累所有被称为“鸟”的鸟。

最近,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向来听觉敏感的我常常被窗外一阵清脆的鸟叫声唤醒。鸟声婉转动听,余音绕梁。有这样的喉值,颜值也不会差吧,但它能打动雌鸟,却无法吸引难得在清晨深眠的我。

然而,对于我内心的抗议,对面楼顶上的鸟是“你不眠关我鸟事!”的不在乎,依旧在每天破晓时分唱着清脆的小曲,催人早起。

如此,在各种嘈杂的鸟鸣声中,些许烦恼的我一边被磨合,感受生命的蓬勃,一边又在夜晚努力寻找,寻找曾听到过的另一种小生物的声音。

记得刚入住新房的时候,对面“很骨感”的楼房虽早已建好,可它外面的停车场一直没有完工,有一个大土堆和一方水洼。土堆在冬天的时候荒芜一片,可春天来了,就长满了绿草,一旁的水洼四周更是绿色葱茏,映得水洼也绿了起来,这时候,我看到的窗外是“青山绿水”。

到了入夏的夜晚,居民寥寥的小区也格外的安宁,给墨香飘散的室内更添了一份静谧。忽然,“呱……呱……”数声蛙鸣透过夜色传过来,带着试探,有点怯怯。渐渐的,蛙鸣声此起彼伏、争先恐后,成为一大片的合唱。

合唱声漫过夜色,浮在窗外,溢至室内,屏声静气间,竖耳聆听,蛙声水洗般的清亮悠远,忽地,就钻入辛弃疾的词里,带着缕缕湿气润了心田,思绪便也循着蛙声传来的轨迹,慢慢地流淌,至远。于是,窗外有了村庄,有了荷塘,有了水田,有了稻花香……

如今,早已平整的停车场上停着各种车辆,可每次目光掠过,耳畔总会响起一片蛙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