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424 人以人为参考系

2024-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默学森

1️⃣ 为什么在家学习效率低

经常听学生提到,在家学习效率低。在学校半小时完成的作业,在家可能要1小时。

一开始我想到,可能是学生学了一天了,累了,因此学习效率才会低。

但后来听家长的反馈是,回到家拖了很久才开始写作业。写作业时会走神,还要喝水上厕所,很难静下心来好好把作业写完。也有学生自己反馈说,在家写的比在学校慢。

那会不会是学生懒呢?

懒是人的天性,到家后如果不自律很容易就松懈了。但后来我渐渐发现,就算是那种一回到家就专心写作业的学生,也会出现写作业变慢的情况。

2️⃣ 到家后失去参考系

如何衡量速度,一个是看时间,一个是看同桌。比如你的写作业速度和同桌差不多。今天你先写完,就说明你的速度快了一些,你后写完,就说明你的速度慢了一些。

时间比较抽象,看同桌只需要扭头或用余光看就行。

这种情况在考试时出现的更多。在考试时除了看时间外,还会看周围的同学。如果别人都翻卷子了而你没翻,说明你比别人慢。

但在家里,只有你一个人在写作业,你只能看时间。时间给人的印象不是很深刻,就是一串数字或指针的位置。它无法说明作业量还剩多少。

因此,在家就是凭自己的学习习惯在维持速度了。一些同学钻牛角尖,一个题就可能花费20分钟,缺乏时间的参考,总觉得自己有无限的时间。

3️⃣ 独处效率怎么保证

可我们总会有独处的时候呀,那个时候效率怎么保证呢?

给任务计时和限时。人对“人”的感知是很直观的,对“时间”的感知是较弱的。通过给任务计时和限时,能够增强对时间的感知。

因此,不要只是看时间,而是要计时、限时。例如我给我在写的这篇文章限定时间为30分钟,倒计时现在还剩下3分钟。这能够给我紧迫感,但同时也让我有掌控感。

4️⃣ 成为自己的参考系

以人为镜,人是人的参考系,不仅在社交领域如此,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

当我们独处,面对书本和笔记时,缺失了同伴的即时比较,我们的效率往往会不自觉地下降。我们习惯了在别人的影响中调整自己的步伐。

要想在没有直观参考系的环境中保持效率,我们需要转变思路,将时间作为新的参考系来引导自己。通过设定时间限制,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种紧迫感,这种内在的驱动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没有同伴的缺失。这样的自我管理不仅提高了独处时的学习效率,而且是自我成长的体现。

说回来啊,人依旧是人的参考系。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和利用,无非是试图在没有直接同伴参照的情况下,模拟出一个可比较的标准。不断地在学习中设定目标和限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学习如何成为自己的参考系,如何在没有外部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就像我们从他人那里学到的一样,最终我们要学会在没有他人的情况下,依旧能够高效地前进。人是人的参考系,而在独处时,我们必须学会成为自己的参考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