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

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过不念

2017-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者还醒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如逝,令峻岭变平丘,让英雄葬黄土。今天想说的不是时间的无情,而是我们的卑微,一种尊严尽失的妥协和软弱。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过不念。其实就是试图阐明我们应该在时间流动之中如何自处。其中迎、杂、念三个字充分说明了我们对于时间的慌乱和恍惚。迎一字,我认为运用最妙,也最少人能够想到,实在是点在了万千你我的死穴之上。

什么是迎?是迎合,是逢迎,是迫不及待。对于未来,很多人是谦卑的,很多人是贪婪的,很多人是狂妄的。因为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所以心中自然有了一种逻辑:明天比今天更值得活着,今天应该为明天做铺垫。甚至推到极端,当下可以完全为了未来而活着。中国人骨子里非常善于隐忍,而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又把推迟享乐深深的种在了我们的骨子里。人生设定之中,少年拼搏,中年收成,老年享福成为了很多人的规划。最终,少年时想迎合中年,中年时想迎合晚年,晚年才发现一切都错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曾经有一个小和尚问一个老和尚,师傅你悟道之前和悟道之后都在做什么呢?老和尚说,悟道前我砍柴、烧水、做饭,悟道后我砍柴、烧水、做饭。小和尚说,这听着也没有什么区别啊。老和尚说,完全不一样,悟道前,我砍柴时想着烧水,烧水时想着做饭;悟道后,我砍柴时想着砍柴,烧水时想着烧水,做饭时想着做饭。

这个故事就将‘迎’这一个字的弊端点的异常明白。一旦人对于未来是一种迎合的状态,你就永远无法享受当下。更可怕的是,当你到了当下的那个未来,你依然还会惦记着更遥远的未来。说白了,你永远都活在对未来的希翼、幻想、恐惧或是战栗之中。一生过去,每一个时间点都因为你的这种惴恐而变得虚无而失去色彩。最终,无论一生如何度过,死之前你终将留下遗憾,因为你的眼睛始终是看向未来的,那个永远更远一天的未来。

在量子物理之中,有‘第四维度’这个名词。就是将时间转化为一种位置,一个行动着的点随着时间就会在第四维度中呈现出一条线。有人把第四维度中的人形容为一条长长的蠕虫,我们随着行动在身后留下时间上的轨迹。从时间上来看,我们必须在空间上是连贯的。人不会瞬间从某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所以这条长长的蠕虫一般的个体是没有断裂的。我们从过去走到现在,在从现在走到未来,一切都有着某种因果上的连接。我们诚然无法跳出这种连接而做出判断,但是我们应该让自己尽可能少的受到过去或未来过多的影响。

前不久突然火起来的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里面描述了一个沉迷在后悔之中的李,他因为醉酒失手把房子一把火点着了,烧死了二楼刚刚出生的儿子。从此李沉浸在深深的悔恨之中十几年无法自拔,几次尝试自杀都没有成功。最终,搬到了一个远离故乡的小镇做着一份不名一文的工作来逃避现实。影片所描述的那种因过去而痛确实击中了很多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一次失败的恋情,一次亲人的离去,一次不堪的回忆,都会像一个个的包袱一样紧紧的挂在我们身上,让我们无法挣脱。

对于过去的喜与悲,和对于未来的忧与盼,让我们的当下一片狼藉。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一种当下的状态,所有的行动不是为了迎接明天,就是为了缅怀昨天,我们不可抑制的迷失在这时间的狭缝之中。幼年时,我们盯着一个蚂蚁窝,一看就是一个下午,这种专注我们已经多久没有过了?

一旦过度纠缠于未来或者是过去,现在往往就会变得苍白而凌乱。突然想起一副画,画中一个猎人失足掉下山崖,索性抓到一根细细的藤条,上有猛兽在崖边环伺,下边就是看不到底的万丈深渊,更惨的是还有两只老鼠在不停的啃着他手中细细的藤条。这时,他看到峭壁上开着的一朵小花,他探头去闻了闻花,沉醉的说到:真的好香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