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是不是意识决定了物质?

这几天,我没有要过哪一本经典的思路,看完了《狼王梦》之后,相继又看完了《野犬女王》,《火狐蝴蝶斑》这两本书,我在“丛林法则”中倘佯了几天。
这三本书出自同一个人的手,讲的也全都是动物故事,有野狼、狐狸、金钱豹、藏獒、红奶羊、野犬等,它们有的智慧、有的残忍狠毒、有的爱子情深、有的天真浪漫、有的聪慧顽强,其中的世界让人着迷,我一口气看完三本两三百页的书,这还是首次,但其中引发的思考,也很珍贵:
从狼王梦的故事开始,那头终生追逐狼王梦的野狼,似乎是野狼的一个缩影;其后,火狐狸残酷的育儿方式,包含的长远而深沉的爱意;牝狼白沙独自在异国土地上,试图延续狼的荣耀,而终于没有战胜现实,它的孩子是跟当地的一条长得像狼的狗生的,拥有狗的一般基因,它痛苦的亲自咬死自己的孩子,就连最后的一只黑黑,也失败了,于是要死黑黑自己则气绝而亡;未能渡魂的藏獒,崇尚拼斗,被一只崖羊所化,成功渡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被感化了);不幸被狼俘虏做了奶羊的红奶羊“茜露儿”,养育了一头狼崽“黑宝”,它始终被神羊峰的神羊的英勇和勇猛所吸引,它喜爱“黑宝”的勇猛,讨厌“黑宝”的残忍,最后义无反顾,登上神羊峰,去寻找传说中的神羊;最后,就是喜马拉雅野犬家族的故事,整个故事围绕女王“红桃心”和她妹妹“白桃花”展开,上演了明争暗斗,分分合合的戏曲,各自为了自己的后代而使用阴谋诡计,在血脉亲情的驱使它们在猎人的枪口下上演了生离死别的悲情戏,各自保留一般的子嗣,白桃花安然地离世了。
我的思绪飘了好远,曾经在学校里学习了达尔文的一句话“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始终不明白其中的现实意味,这么多年也一直被生活所羁绊,人类社会具有很多的道德和法律的限制,始终认为这条法则并不存在与人类社会。也可能有人会把这条法则当做行动的法宝,我想也许是存在的。
在学校里,我们还学习过一句话,叫做“物质决定意识”,是说你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做什么样的事情,不然一切是徒劳的。曾经有人在QQ群,在网络上,嘲讽孔子一生一事无成,也有人辟谣,我看到了他的事业两百年后,成真了,正如中国近代反抗屈辱的历史一样,这是伟大的,为什么这些人不是自己活着的时候就成功了呢?
我想,是因为现实的条件没有允许他们成功,争取孔子自己所说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跟“紫岚”和“白沙”的狼王梦有什么区别呢?也许并没有区别,只是不断的追求和坚持,也许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但从狼的发展历史看,最终有实现了狼王梦的野狼。
之前看到,老虎为什么能够独霸百兽之王的地位不倒呢,因为他有一个基因片段,表达的效果是使得它吃掉的营养,绝大部分转化为肌肉。我们所有哺乳类动物,是同样的祖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基因呢?这是因为有不同的族群坚持了一种理想,一种奋斗的信仰,就像老虎渴望力量一样。
我假设用这样的描述方法,你听起来一定认为这是励志故事,我曾经也这样认为,因为我曾经也是简单粗暴的认知。但回头想想,这样的质变,怎么可能发生在同一代个体身上呢?这是很多代的积累。
接下来的思路,可能会更加让人难以接受,为什么这样的变化可以积累呢?达尔文也说过,是因为更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赢得更多异性的赞赏,从而使基因传承下去。转念一想,是更能体现群体信念的个体能够过得更好,获得传承基因的资格,当然,母性本能也会青睐。这在人类社会,有一个名词可以形容,叫做势利眼。
是的,如果女人不是势利眼,也就不会有现在的人类了,也许人类会停滞不前。
再次,联想到了儒家对学生的要求,把和平盛世的贫穷当作一种耻辱看待,这恰恰培养了优秀的学生,优秀才能赢得更多的传承者,这个没有问题。也有一些墨家的爱好者,道家的爱好者,认为儒家的传承,是统治者意志的结果,现在想想,何其肤浅啊!
现在加入中国共产党,要求学习成绩优异,要求工作业绩优异,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女人是势利眼,因为愿意传承某种信仰的人也是势利眼,所以,只有优秀的人才可能让信仰发扬光大。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何曾逃离人类社会,人类也是万物之一嘛!
顺着这个思路考虑,学习和工作中的困惑,也差不多算是迎刃而解了,包括其中的各种情谊问题,也是类似的了。也许我们可以说“意识的追求+势利眼=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