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活着》,含泪看着
最近在朋友圈,一部名为《含泪活着》的老纪录片因为其故事的真实和主人公们的坚持打动了很多人,再一次火爆了起来。C座当然也不可避免的被感动了。
幸福的一家三口《含泪活着》是日籍华人导演张丽玲执导的《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系列纪录片的封山之作,历时十年拍摄(1996-2005),该片2006年曾在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一举创系当时全日本最高收视记录。2009年,当大家都已渐渐淡忘这部作品的时候,一名普通的日本大学生中村俊喜意外地“发现”了它。当时,正因就业而苦恼的中村始终想不明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当他偶然在网络上看完这部《含泪活着》之后,内心豁然开朗,“这么好的作品不应该埋没,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怀着这个想法,22岁的中村开始独自游说电影公司。在他的努力下,一笔三千万日元的投资帮助电视作品《含泪活着》走进电影院。从2009年11月底上映起,这部名为《含泪活着》的电影,几乎场场爆满,由于观众数量大大超过预计人数,该片由原来的中型放映厅,转到大型放映厅,上映场次和时间更是一加再加。
光是这部纪录片从诞生到第一次火热,再到第二次火热,本身就很神奇了。而导演张丽玲本身也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光她的故事C座就可以给大家写上满满一篇了。当然,我们今天的着重点还是在《含泪活着》记录的故事本身。
今年的朋友圈,注定是其第三春的爆发。不知丁家人在美利坚看到火爆新闻的时候会作何感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么一部作品,能一而再,再而三获得大家的共鸣和嘉赞,绝对是因为故事本身的精彩。当看到父亲丁尚彪十五年后在成田机场乘上回家的飞机时满眼含泪的镜头时,C座也控制不住地流下了泪水,心里面不自禁地为他们一家高兴:“终于,终于可以团圆了”。
十五年,都在眼泪里其实在一开始,刚进入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是不理解这位父亲的,在我想来,如果不是他的“一意孤行”,这个家庭即使过不上现在美利坚的生活,凭着他们的坚强和努力,同样可以和大部分上海人一样过得普通而幸福,不是吗?何苦去选择这样风险极大的冒险,把人生可能是最美好的十五年浪费在眼泪中?
这个心结,直到我看完整部纪录片,从父亲乘坐飞机从成田机场离开的那一刻,从他的泪水中,我才自认为看懂了他。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两名处境艰难的年轻人在仅有一床被子的条件下情定终身,他们本身就是共患难的伉俪。当回到家乡,两个年轻人却发现之前所有的梦想都已经被敲得粉碎了,也许,他们能勉强活下来,但这是他们之前憧憬的美好生活吗?当然不是,也许连他们心理预期的最低标准都没有达到。联想朋友的话,上海那时候很多家庭其实都跟他们家情况相似,上海也是全国最先有下岗工人的城市,大家普遍不富裕,照道理,他们这样得过且过就行了,何苦作出后来自己凑钱留学日本的关键决定?
年轻时的丁爸还是很帅的“回到了上海,可以说是身无分文的,好不容易回到上海,年龄大了,技术也没有了,那接下去的生活,就一直在比较底层的生活。”——这是父亲丁尚彪在片中的原话,C座看到的是满满的不甘,他不想自己的家人一直过这样底层的生活(丁伯伯可预料不到上海后来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当然,父亲丁尚彪最初只是想在上海上个大学,他还是觉得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是后来让他坚持在日本打三份工忍受妻女离散也一定要把女儿培养出来坚定信念的核心吧! 可惜的是,那时候没有大学会给他这样的人开绿灯。于是,1989年,这对夫妻总共借了42万日元的巨债,完成了把他送到日本番外就学的目标。
42万日元,C座特别查了1989年的人民币日元汇率,差不多折合成当时人民币一万一千多元。想想吧,这是在八十年代末,回去讨论下你们就知道那时候一个人的工资才几个钱。当背负这么多巨债孤身一人来到日本的父亲突然发现读书的地方连日本人都找不到工作,我想他当时一定是崩溃的。回去,也许这辈子都还不完这笔债了,自己一家人就真的也许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了;留下来,在这里继续读书肯定是不行了,没打工赚钱的经济来源,全家都会被拖累死。也许经过了好多痛苦的夜晚,父亲丁尚彪终于做出了逃离北海道远赴东京的决定。可遗憾的是,东京的学校拒绝了他的转校申请,于是,他的命运就注定了,只能偷偷摸摸地留在日本做黑劳工,起早贪黑,一无所有,独自承受。个中艰辛就算不写,我想大家也能很轻易地想到,C座只想贴下父亲回国前的照片给大家做下对比,大家就知道他从35岁到50岁间经历了多少。
门牙缝变大的父亲母亲陈忻星,片中介绍她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在我看来,这个女人的伟大,才是整个故事最关键的。如果没有这位母亲的坚持,父亲丁尚彪当初的日本留学之行根本就无法成行,就算成行,也根本留不到后来的十五年。如果没有这位母亲的努力,女儿丁琳哪来的家的温暖和健全的人格。正如父亲丁尚彪在结尾说的,“她为了我的一切牺牲了自己”。细细看完,你就会发现,在坚强的父亲,懂事的女儿之外,最令人感动的其实是这位普通的母亲,这位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极具素养的母亲。
普普通通的女人却有不一般的伟大同富贵的妻子很好找,患难的妻子都是上天的恩赐。
再说到他们的女儿丁琳,聪明懂事的女儿是这个故事最后能圆满的最终环节。忍受多年没有父亲的生活,失去很多童年该有的与父亲在一起的乐趣,到勇敢面对高考和留学考试,她都过来了。就像他父亲所说:“我总算把接力棒给了女儿”,在这个女孩高中毕业一人奔赴美利坚开始大学生活的那一天开始,她其实就成了这个家庭新的希望守护者。片子里没有放她在美求学期间是否打了多少工,我想,即使父亲为了他留学成功还是在拼命赚钱贴补,但这个懂事的女孩肯定也为此付出了不输父母的努力!古人的智慧还是厉害,一个家庭的中兴还是要看这个家庭的下一代,有的孩子会成为家庭的无底洞,有的孩子,则会将家庭抬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丁琳,显然就是后者,值得敬佩。
全家都在守护他们的希望回过头来说,八十年代的中国人普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现在,能像丁尚彪夫妇一样为了自己心中所梦冒风险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当然,那时候是物质匮乏精神澎湃,而现在,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精神匮乏的时代,大家面临的处境和选择自然不能等同而论。只是通过这部纪录片,跳脱物质的层面,我们似乎还是能找到那么多心中的共鸣,那种祖祖辈辈留在我们血液里的共鸣——努力改变命运!
最后附上我认为三位主人公最具片中最具代表的言论,作为总结。
父亲丁尚彪:“靠自己的力量,把这个家庭的命运,彻底地给它改变过来!努力工作,努力把女儿培养出来!”
父亲的辛苦女儿懂母亲陈忻星:“反正天天在盼吧,盼了总有一天要团圆,就是这样。”
妻子的辛苦丈夫懂女儿丁琳:“我觉得我今天能够取得这个成就,我觉得跟我父母付出常人不可想象的那种付出,是根本就是分不开的。”
父母的辛苦女儿都懂写完这三句话,眼泪又有点蠢蠢欲动,不说了,让本座去哭个痛快~
视频链接中文版:
(上)
纪录片编辑室 含泪活着(上) - 纪录片编辑室 2016 - 腾讯视频
(下)
纪录片编辑室 含泪活着(下) - 纪录片编辑室 2016 - 腾讯视频
视频链接日文版:
2006NHK纪录片《含泪活着》完整版(中文字幕) - 腾讯视频
如若你喜欢我的观点和文章,欢迎关注本座微信公众号:C座闲话,简书号:C座SAMA
同时欢迎转载和分享,前提是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这也是对原创者的一点点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