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赫尔曼·黑塞,一位漂泊、孤独的诗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
文/石墨杨(shimoyang11)
赫尔曼·黑塞如是说:“你的内心总有一处宁静的圣地,你可以随时退避并在那里成为自己。”
黑塞是1946年诺贝尔奖得主。《鸢尾花》是兼具诗意与哲思的故事集,收录黑塞手绘水彩画。
“可以不用长大”属于世界经典故事系列之一,人生总有艰难的时刻,幸好有这些故事,让你可以不用长大!
赫尔曼·黑塞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
他是20世纪德语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深度,可情节却细腻而优美。
1877年黑塞出生于德国的卡尔夫。父亲是基督教新教牧师,外祖父也是传教士,曾长期在印度传教,通晓多种印度方言。母亲出生于印度,也是一个虔诚的信徒。
黑塞本人有着德、法、英和瑞士四国血统,使他从小就接受比较广泛的文化和开放的思想。不仅受到欧洲文化的熏陶,而且对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深有研究,这些都对黑塞的世界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七岁时黑塞就开始写诗,踌躇满志。他于1891年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伦修道院,后来因为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上了一年学就逃离了学校。
1892至1899年,青年黑塞游历了欧洲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曾在工厂学徒。书店店员的经历让他有幸大量阅读德国和外国的书籍,深入研究了18-19世纪的欧洲文学和哲学。
黑塞的人生轨迹,在他的作品中有深深地烙印,他像一颗钻石原石,只有被打磨抛光,久经磨砺才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的钻石。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那些弯弯曲曲的路里藏着辛苦和汗水,每一次都是一场自我的探寻之旅。
黑塞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文章中有很多中国元素的故事。
《诗人》一文中, 黑塞讲述了一个中国诗人韩复学习诗歌的故事,帅气少年韩复。文质彬彬,博学多才,年纪轻轻在文人墨客中崭露头角,但是他胸怀大志,为学习上乘作诗技艺,花灯节他辞别父母、未婚妻。去寻找完言大师。
在完言大师那里学习如何作诗,可是大师并没有教他作诗,而是留下他学习琴,中途他因为枯燥想要放弃,做了一个梦,他偷偷跑回家,梦醒觉得完言大师欺骗了自己,甚至想要杀了完言大师。
完言磨炼了韩复的心智,他又学习笛子,后来他开始在大师指导下学习写诗。他不仅学会用质朴的语言写诗,而且能直抵人心,春风摇曳、鱼儿戏水,柳树低语,儿童嬉戏,少年爱恋,老人望生死。
正如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卷七十八所言,“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鸢尾花》一文中,安塞尔姆用尽一生,都在追寻那生命最初的甜香。黑塞用童话为所有人解读这个道理:人人心中皆有一朵鸢尾花,只是大多数人并不懂它,随着长大更是遗忘了它,更别说花中隐藏的秘密。因与伊丽丝同名,鸢尾花的花语意为“消息”。
那蓝色的路、金色的柱、巨大的花萼都藏有秘密,这个秘密就是“爱”。爱是惟一不需要语言也可以互通的信息,只要发现了这个秘密,便可以臻于永恒,生死如一。
安塞尔姆喜欢少女伊丽丝,但是两个未能结合。向往而不可求,却是相互爱慕。
鸢尾花是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伊丽丝的名字。她能将人的祈求、幸福、悲哀、怨怒、祝福传递给神,亦能将神的旨意传递给人,沟通天上与人间,还能带领终须一死的凡人前往天堂。
安塞尔姆身上到处都是西塞的影子,其实你我何尝不是少年的安塞尔姆,如今归来不同了,可是内心深处依然有昔日童年的春天,闪耀的时光。
安塞尔姆静静地走向金色的黄昏时,所有记忆和所有知识一瞬间全都回来了。
《鸢尾花》一书收录了18篇文章,《奥古斯图斯》拥有人见人爱的本领,却总是惘然若失……黑塞对欧洲充满了失望;《欧洲人》嘲讽欧洲人自负的理性精神;《来自外星的奇怪信息》揭露战争的残酷;《周幽王》等篇展示了他对神秘东方的兴趣。除黑塞在十岁时创作的文学作品《两兄弟》风格不明显外,绝大部分篇目都有着典型的“黑塞风格”。
黑塞的浪漫主义风格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他热爱自然,向往乡间隐士生活。有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调调。
一生都在追求“人类回乡”的终极答案,他的宗教思想和哲学思想深深刻画在了他的小说里。
追求两极世界的平衡统一,现实与理想、无限与有限。人性与道德的对立和谐是黑塞小说作品中的永恒主题。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黑塞那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
托马斯·曼说:“黑塞的写作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的爱心。”
墨杨世无双,赠君一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