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如果秦始皇读过这本书……——《乌合之众》书评
公元前209年,年轻的胡亥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登上了皇帝宝座,史称秦二世。在其父秦始皇的心中,秦帝国的基业应是万世长青一代代传下去的,应该接下去传给秦三世,四世……九千九百九十九世。然而,阳城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九百名民夫送到渔阳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这两个人一个叫陈胜,阳城人,是个给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阳夏人,是个贫苦农民。
两个普通人却给新生的秦帝国敲响了丧钟!陈胜吴广由于大雨误了时间,而当时秦政严苛,误期是要杀头的,所以陈胜吴广杀了营尉,打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开始起义。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陈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批地方。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一,有的地方被六国旧贵族占了去。起义不到三个月,赵、齐、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陈胜派出周文率领的起义军向西进攻,很快攻进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逼近秦朝都城咸阳。
以上就是发生在遥远秦朝农民起义,但是细想一下,为什么区区两个普通人,却能带动如此一系列的大规模冲突呢?除了秦王暴政,六国人心浮动以外,是否折射了群体的一些特质呢?
读了《乌合之众》这本书后,突然发现这件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群体事件,正符合书中所说的群体的特点。
对严刑峻法及死亡的畏惧让这900乡民达成了心理一致。而这个群体表现出的行为正印证了书中所说的“智力低下”、“信心爆棚”、“易于冲动”,否则就很难解释区区900人就敢冒险杀掉帝国军官,意图谋反颠覆当时看起来务必强大的秦帝国。
《乌合之众》这本书恰恰是100多年前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群体心理学上的开篇之作。为我们打开了了解群体心理及行为的大门,任何一个想要了解群体心理学的人都没办法绕开这本书。书中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多以负面评价群体,但是却是指出了群体研究的重要特点,让我们可以系统的了解群体从而应对相应的问题。如果当年秦帝国的统治者度过此书相信历史必然将会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