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西欧文化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西欧和中欧都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不复存在,经济生活也被彻底打乱。社会生活的动荡导致了学术文化的衰退,西欧的文化水平急剧下降,基督教会成了欧洲文化不消亡的唯一希望。
在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间,基督教士是西欧古典文化的唯一继承者,只有基督教士还在钻研着古典文化的各项成果。中世纪西欧的文学诗歌、建筑艺术也都同基督教会有关。整个中世纪西欧文化都是以基督教为题材,以基督教思想为背景的。可以说,西欧中世纪文化的主题其实就是基督教文化。
中世纪西欧的文化主要在教会(基督教)、哲学,文学以及建筑四个方面有重大的发展,其中中世纪对于基督教的《圣经》一书进行了修订,统一了《圣经》文本
教会
在中世纪的西欧,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出现了查理曼时代后期的“加洛林文艺复兴”。这一运动初步改变了中世纪西欧在文化领域上的蛮荒蒙昧的状态,其中比较重要的事件就是查理曼大帝委托阿尔昆对拉丁教父圣·哲罗姆编订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进行修订。从797年开始,经过三年的时间,阿尔昆终于编订出一部新版的《圣经》。
中世纪的教会其实就是基督教,这一时期对于基督教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在这一时期基督教的文献得到合理的编纂和校对,现在世界各地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文献都是在这一时期整编的。
哲学
早期中世纪思想家只是对基督教的圣经、信条加以阐述,或对文献、经籍的一些段落进行注释。到11世纪,受伊斯兰影响,在欧洲大陆遗失已久的亚里士多德主义重回欧洲大陆,神学命题日益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人们将正反两面的理由或意见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当时称这种方法为辩证法。经院哲学家们利用这种方法阐述各自的观点,围绕共相与个别,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展开了长期的争论,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两大派别。
唯名论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共相后于事物,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这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罗瑟琳、阿贝拉尔,罗吉尔·培根,J.、奥康的威廉等。实在论断言共相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先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主要代表人物有安瑟尔谟、香蒲的威廉、托马斯·阿奎那等。
托马斯所代表的理性主义的胜利使经院哲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但是这种胜利对于经院哲学来说却无异于饮鸩止渴。威尔.杜兰曾把亚里士多德哲学比作希腊人留给基督教的“特洛伊木马”,就此而论,正是托马斯把这匹木马拖进了经院哲学。随着欧洲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经院哲学的衰落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还在托马斯时代,罗吉尔.培根就以其卓越的实验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预示了新时代的曙光。后起的司各脱主义和奥卡姆主义则一方面发扬了唯名论思想,另一方面企图恢复奥古斯丁时代宗教的纯洁,把理性从神学中排除出去,从而在客观上导致了理性的独立。再加上14世纪由意大利发端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导致了经院哲学的衰落和解体。
文学
中世纪的文学是中世纪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拉丁诗歌是中世纪西欧出较早的文学作品,其创作着主要是来自教会的修士。
在中世纪的欧洲,教育开始得到了广大的发展,按照时间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时期。
早期只有僧侣和修士才有资格接受知识,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即基督教学校几乎就是这个时期唯一的教育机构,教士是主要的教育者。这个时期的基督教学校大体上可以分为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修道院学校附属于修道院,分“内学”和“外学”两种。内学设置在修道院内,只接受准备担任神职者入学;外学则设置在修道院之外,以其他人为教育对象。
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内容的学习,辅之以简单的读、写、算,后来课程内容得到扩展,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七艺”作为主要学习科目。主教学校设在主教所在地,设备较好,学科内容比较完备。一般而言,每所主教学校只有一位教师,通常由主教担任,他在从事教学活动中只教授和指导那些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然后再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教区学校设在牧师所在的地区和村落,是教会面向世俗群众开设的普通学校,主要灌输宗教知识,同时也进行初步的读、写、算知识教学。与修道院学校和主教学校相比较,教区学校虽然设备简陋,规模小,但其教育对象更宽泛,设立的数量更多,到中世纪晚期,教区学校发展较快,成为当时最普遍的学校教育形式。
相对于基督教学校而言,西欧中世纪早期的世俗教育显得相当薄弱。这个时期世俗封建主的主要教育形式是骑士教育。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7、8岁以前为家庭教育阶段。主要在家庭中接受母亲的教育,内容有身体的养护与锻炼、道德教育和宗教知识。7、8岁以后为侍童教育阶段。贵族按等级将自己的孩子送到高一级贵族的官邸中充当侍童,虚席上层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以及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艺。同时还要进行赛跑、角力、骑马、击剑等的训练。至21岁,经过仪式便可以正式成为骑士。
而在后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民阶层力量的逐渐壮大,新的教育机构和形式开始出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学校。
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在随着自由研究和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西欧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意大利萨莱诺大学,其前身是一所医学校。其他著名的中世纪大学还有意大利波隆那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科隆大学等。13世纪以后,各国学者和世俗封建主竞相建立大学。据有的学者统计,至13~14世纪,意大利设立大学18所,法国16所,西班牙和葡萄牙共15所。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显然不同。因此,中世纪大学不但是一种新的教育机构,而且它还代表了一种新的思想。
除了中世纪大学,还有城市学校也是由一定地位的。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机构。它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它包含了各种不同种类和规模的学校,如由手工业协会开办的行会学校,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基尔特学校等。虽然不同的城市学校在课程设置、师资条件和学习年限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但与传统学校相比较,城市学校有以下共同点:首先,在领导权上,城市学校后来逐渐由市政当局接办,由市政府决定学费金额、选聘教师、支付工资、确定儿童入学资格等,它本质上属于世俗性质,打破了基督教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垄断。其次,在培养目标上,城市学校主要是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于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性质。最后,在教学内容上,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劳动有关的各种知识的学习。有的城市学校,尤其是一些程度较低的学校,一般都是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这与用拉丁语讲授的基督教学校完全不同。至15世纪,几乎西欧所有的大城市都办起了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
建筑
中世纪西欧艺术集中体现在教堂建筑艺术上。教堂即是神权统治的堡垒,也是人们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西欧的教堂分为罗马式和哥特式两种,从中世纪初期到十二世纪流行的是罗马式建筑艺术。自十二世纪开始,随着经济的复苏,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哥特式建堂建筑逐渐出现,到了十三世纪时风行于西欧各地。
罗马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马式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曼建筑、似罗马建筑等。罗马式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是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大。
罗马式建筑在欧洲几乎随处可见,且各有其神采特色与地方情调。如果要从这么丰富多彩的建筑世界中,找出罗马式建筑的一系列明显特征,那么必须先找到它们的共同点:
第一点,罗马式建筑的基本典型是教堂,就像神殿之于古希腊艺术。在那个宗教信仰强烈的时代,教堂会成为主要建筑是在自然不过的了,而且教堂还是当时最富有、最有学问、设备最好且无所不在的机构。
第二点则是技术处理方面,罗马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都以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
第三点,罗马式建筑的美学观点,就是建筑物巨大、繁复,强调明暗对照法(让光线从寥若晨星的小孔照射进来),但建筑的装饰则简单粗陋。
第四点,艺术形式有着主次关系:建筑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的艺术活动,如绘画、雕塑、镶嵌艺术等,则居于附属地位
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予以整个建筑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这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且带尖。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