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证伪性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导读:可证伪性通俗的语言就是可以证明你现在的想法、理论是错误的。为什么要讲这个可以应用在工作生活中呢?它能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何种奇妙的际遇呢?
可证伪性的概念:
对某理论的新证据进行评价,必须使新的数据具有证伪该理论的可能性。这项原则通常被称为“可证伪性标准”。它的主张是一项理论如果有用,它所做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理论必须两面兼顾。
万事万物不可能就由一个理论全部概括在内,理论只有被不断地重复验证,进行更多的不同情况下的分析验证,而在这些分析中,证明理论的不合理性,也就是可证伪能帮助快速地验证理论是否真的靠谱。越是明确精细的预测,越能验证理论的可证伪性,反之,越是被可证伪,就越能体验理论的靠谱性。
可证伪性的原则:
可证伪原则对于我们如何看待一个理论的证实过程具有总要的意义,并不是所有的证实都是等价的,好比不是所有的行动,努力都是有效的。仅仅关注被证实的数量是不够的,更应关注验证本身的质量问题。在相同的减肥时间段内,若不停地做原地踏步,其力度是远远不及快速行走来的有效。天天跟着起床晨读,但是内心是抗拒或者看只是看过而没有深入思考,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样的持续行动力度是非常有限的,也可以直接说这种行为是放水的做法。
可证伪是迫使逃离舒适圈的最佳方法。心理学发展慢,有一部分原因是其发展威胁到世俗智慧所提供的安逸感。人们固有的思想上生活得非常自在,但是心理学的推进发现的理论会打破现在的思想禁锢,这样的结局是当局者超级不愿意看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证伪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着我们的努力哪里不够,方向哪里出现了错误,从而在不断地打破我们的舒适圈,推着人不断地往前走,走到一个我们陌生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一开始会恐慌不安,无所适从。
可证伪原则的一个最具解放意义和最有用的启示是:在科学上,犯错并不是罪过。而且其承认错误的时候,大多都是公开的,理论不可能包罗万象,当被可证伪的时候,出现错误就承认错误,修正理论或者放弃理论,重新开始。这种态度是非常具有个人前瞻性的。这与我们工作生活中以结果为导向,定期进行复盘工作,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是一样的。在做新领域工作时,我们从一开始做出的想法,方案,会随着我们不断地实践和行动而发生改变,甚至在行动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现在在做的与一开始的想法相互违背,这时我们就应该承认自己曾经的错误,修正自己的方案,让我们的努力不断地朝着自己想要的结果前进。
理论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一些无法被解决的问题,研究了也是浪费时间精力。一个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的可爱想法,对科学来说又有什么用呢?争辩无益,答案永远是无凌两可的问题,没有被研究的价值,这也是可证伪的又一应用。
根据可证伪的原则,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呢?
我们以爱情婚姻举例吧。爱情和婚姻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选择难题,社会舆论,媒体、三姑六婆乃至适龄少女少男都无法避免。人多力量大,各有个人的想法,是不是每个人的想法都是有价值的呢?可证伪告诉我们不是的,有的想法是没有科学研究的必要性。明明知道对方是烂泥扶不上墙的,穷凶极恶之人,哪有什么交往,试试的必要性呢?
谈恋爱,就是想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共度余生,于是就提出了自己对伴侣的一些想法要求。想法只是想法,不是终其一生的追求,在两个有情有义之人相处相知相交过程中不断地磨合,试错,摩擦过程中得到自己对自己想法的修正,这也是可证伪的一次次验证与预测。
最后到了见家长的时候,也就是到了公开验证之时。父母对对方进行多翻考核商议,指出其某些不良毛病。若对方是固执不拗,那就谈不拢了,没有承认错误,修正的大度,这样的人也不适合结婚了,直接放弃。若对方懂得可证伪的原则:大方承认错误,犯错并不是罪过,只不过需要再收敛自己,这样的人也就通过公开考验,属于可喜结连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