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

随记 || 给幺幺拜年

2025-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千禾随笔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雨

昨日初三,我们一起去二姐家贺新年,二姐家离娘家近,也离幺幺家很近,两家房子挨着,所以每年去二姐家时,我们姐妹几个都要约着去给幺幺姨父拜年。

幺幺是我们这边的方言称呼,书面语应该是姨,也就是我母亲的妹妹。母亲这辈有五个兄弟姊妹,母亲是老大,幺幺是老二,下面还有三个舅舅。母亲离开我们后,不知咋的,我是喜欢见到幺幺又最怕见到幺幺,每次见到都会不自禁地泪目。

所以一开始的几年,我每次见到幺幺都有点忐忑,尽量控制自己不掉泪,尽量回避不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好多了。昨天我们照例去二姐家后又去给幺幺姨父拜年,我和大姐小妹一起去的,见到幺幺,开心地拥抱了幺幺,幺幺也回抱着我,这种感觉很亲切,似乎唤醒了刻进骨子里的那种力量。


幺幺和母亲一母同胞,性格不同,母亲好强,性子急,做事风风火火,像个女汉纸,幺幺性格随和,总是一幅笑模样。两姐妹嫁的很近,距离娘家就隔一条河,小时我们两家的孩子常一起玩一起上学,逢年过节姨父和父亲还会畅饮几杯,有时从中午喝到下午,边喝边唠嗑,俩连襟总有唠不完的嗑。

幺幺见到我们也很开心,尤其我看到幺幺和姨父都是耄耋之年还这么健朗,更开心,幺幺围着围裙,还是慈母模样,像小时我记忆里家庭女主人那样,过年在家随时准备招待客人,姨父还能每天喝点小酒。幺幺其实在养育和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比我母亲略有坎坷,但却最有福气,因为幺幺有个孝顺懂事的儿子,就是我表弟家军,非常能干,可以说表弟一个人撑起幺幺一个大家庭。


今年我们去的时候,家军和媳妇也都在家,我们坐了会儿告辞,幺幺从我们进屋就一直在留,要留我们吃饭,每年如此,而我最怕在幺幺家吃饭,因为我们留下吃饭,幺幺会忙碌做饭,八十多的幺幺必定亲自上厨,这让我不好受。幺幺的儿媳妇也很贤惠能干的,但幺幺好客,会亲自炒菜。

我们一再推辞,说二姐那边都做好了,中午我们就在二姐家吃饭,二姐家也是兄弟姊妹两边的亲戚一起,两大桌人呢,吃的很是热闹。饭后我们姐妹玩麻将,没想到晚饭还是被幺幺留去吃饭了,虽然我一再强调不能去幺幺家吃饭,无奈幺幺太热情,二姐特意过去说不用准备晚饭,幺幺哪里肯呢,最后我也只好随众一起去,围了一大桌,我们都上桌后幺幺还在厨房忙着炒菜,不让炒不行:)


小时,母亲对我们严厉,我记得那时每次被母亲责骂时就暗地想,要是幺幺当我妈就好了哈哈。记忆中幺幺很少有不笑的时候,每次见到幺幺都是很温和慈爱的笑,姐妹俩虽然都出嫁了,但离得近,来往比较多,有个啥烦恼的姐妹俩也能互相唠嗑,姐妹感情也很好,母亲有时急躁,幺幺还会劝解母亲,从没见姐妹俩闹过啥矛盾,一直很亲近那种。

这次给幺幺拜年,进门后幺幺开心地说着笑着,看着幺幺的模样,我听著听著竟然又忍不住泪目,幸好戴有帽子,赶紧低头,悄悄溜出去一会儿再进去。也不知我这是啥问题,总是看到幺幺脑子里会想起母亲,想着要是父母还健在多好。

我们在幺幺家热闹吃完饭,又坐着聊了会儿才告辞,走的时候,我再次拥抱了幺幺,幺幺一直目送我们,中午离开时也是这样站门口目送我们,这让我想起小时我们去给家家(外婆)拜年后离开时,家家也会站门口目送我们很远、很远。那个画面一直刻在我脑海里,家家的模样我都一点也不记得了,可家家目送我们离开的场景却一直记得。

我们各自成家后,每次回家离家时,母亲也是站在门前能看得见的地方目送我们很远、很远,有时还非要步行送到公路上。这样的目送一代接力一代,而我们就在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目送中长大,远离……

夜拍盛开的石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