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

社群之痛,听听这六点建议

2017-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社群观察者

从传统营销到社群运营。社群的兴盛十分迅猛,且势头十足。然而十个社群九个僵尸。面对这样的社群运营僵局,我们该做些什么?

什么是社群呢?

每个品牌都应该从这4个角度加以考虑,并从那些有助于明确“在顾客心目中代表什么”的角度加以实施。

所谓社群就是一群人基于一个点、需求和爱好聚合在一起。社群也不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殊产物,但是互联网成倍的放大了社群。打个很通俗的比方,社群就像老鼠窝,而基于社群的营销称为“老鼠窝”战略。

社群是有个体组成,个体有无限的变化与行为模式。我们无法掌握单一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无法确认个人在某种情境下会采取哪一种反应或行为,但社群的行为模式却呈现一定规律,个体会受到所处环境影响而采取一些可预测的行为反应。社群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个体是扎堆聚集。

(2)社群具有非常类似的共性。

(3)如何有效地进行定向歼灭。

又拿罗辑思维来举例吧。罗辑思维就是一个社群,一群对书、对知识有渴求的人聚集在一起,社群的连接方式有优酷视频、微信公众号、QQ群、喜马拉雅FM等等,社群的意见领袖是罗振宇。一般来说节目讲完都会推荐书籍,而推荐的书籍一般都是罗辑思维独家销售的(盗版例外)。看节目的观众的行为模式一般都会被内容所感染(感性的比例随之提升),这样提高了观众购书的可能性,模糊了观众对价格的敏感度。

如何打造社群呢?

许多企业都想构建自己的社群,但常常情况如下:

(1)领导拍板做个社区。

(2)找一个软件开发公司来开发社区。

(3)市场部,IT部联手负责运营一段时间。

(4)成为鸡肋。

不久前遇到一个非常传统的老板,他也深深地知道新媒体营销的作用,他做了个微信公众号,但却总是要死不活的样子。放弃公众号的话又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能使生意做的有起色,继续做公众号的话有感觉是个无底洞,完全没有投入产出比。这个鸡肋确实卡住了不少老板,但这个鸡肋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传统老板们在做社群之前就没有一套系统打造社群的方法,简单的认为建个微信公众号然后吸粉就行了。

从笔者的社群经验来看打造好社群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社群的性质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社群成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纯洁越好。社群的基因就注定是“小众的”,大家只需要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就可以聚集到一起。我喜欢罗辑思维就是单纯的想拓宽以下我的知识面,我喜欢吴晓波频道也仅仅只是因为我喜欢财经。

(2)了解目标客户、信息反馈的集中区、用户交流的热点地带。梳理信息,建立清晰的社群领域,将用户吸引到这些区域来。信息的集中对用户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他们可以找到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并进行交流。社群说到底还需要交流与互动,没有互动与交流的社群就像血液停止流动的肉体。

(3)让用户自己讲话,使用户有参与感。信任者与被信任者之间对于重要信息和看法能频繁的进行沟通与互动,比较容易建立起信任关系。

(4)紧紧抓住种子用户和铁杆粉丝,社群打造能否成功的关键节点就是有没有够多的够硬的铁杆粉丝。信息的传播都是节点传播,每一个铁杆粉丝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社群信息传播员。

(5)要把自己打造成社群的意见领袖。就社群而言,意见领袖的作用相当重要,他们的意见往往能影响群体的意见,社群中大部分的成员都是温顺的绵羊,没了意见领袖就会不知所措。意见领袖往往都是社群中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的聚焦点。

(6)高度重视负面评价。一个全都是好评的社群是不存在的,一个能收到粉丝负面评价的社群还是有前途的,说明有互动,说明有忠实粉丝。所以要有足够的机会与通道让粉丝对社群进行评价,在强调一遍:互动很重要!

打造一个成功的社群的根本是形成一个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的氛围,氛围上来了社群就有了持续下去的生存环境。

在这个打造社群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疏于管理和管理不规范占了很大的原因,因此,在社群运营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社群机器人来协助自己的社群管理和运营,社群机器人的使用比较简单,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社群机器人的市场也开始逐渐多元化,这里先推荐一个比较好用的机器人,之后的文章会有对社群机器人进行介绍和测评。

社群机器人适用情况:

1. 人数较多群——统一规定管理,发布信息和净化群消息(杜绝小广告刷屏)

2. 打卡群——定时发布打卡要求和详情,提醒群成员

3. 多群管理——同时管理多群,低成本高效率

4. 学习分享群——保证群活跃度和质量

5. 用户群——及时获取反馈,发起活动等

……

更多 玩法请关注后期推送~

社群机器人是一个方便的新兴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社群运营中,对社群机器人其实有很多隐藏的新玩法,下一篇文章中我们会详细说明和解释,揭露“社群的机器人的正确打开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