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周本纪第四》012-父死子烹与翦商计划:周文王与商纣王
《史记》记载,“季历娶太任,生昌,有圣瑞。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周文王的父亲名叫季历。
季历时期,商朝的国力已开始衰落,戎狄部落叛心四起,屡屡内犯。商王武乙和文丁不得不依靠渭河流域的周国“协王事”,也就是以协助商王的名义,为殷商平定叛乱,镇压不顺服的戎狄部落。季历趁机带领周人,不断地东征西讨,周国日益壮大起来。
文丁二年伐燕京之戎。
文丁四年伐余无之戎。
文丁七年伐始呼之戎。
文丁十一年伐翳徒之戎。
周人兵锋持续东移,跨过黄河,接连发动四次大规模的东征,由此控制了山西南部,开辟了通向安阳殷都的大道。这条大道也就是日后武王伐纣的进军路线。
翦商计划从季历之父古公亶父开始实施,季历开启了翦商的新阶段,从被动防御转向积极进攻,通过一系列东征,使殷商西部门户尽失。周人步步为营,占据了黄河中上游大片地区,以太行山脉为界,与殷商王朝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季历逐渐取代商王,成了诸侯心目中的新共主,也成了商朝的心腹大患。
除掉季历,是商王文丁遏制周人的唯一办法。文丁以嘉奖季历守边之功为名,诱骗季历到安阳殷都觐见。季历当时是殷商的“牧师”(相当于西部总督),打着商王的旗号从事征战,仍需听从商朝的号令。季历在大胜翳徒之戎后,亲自带着俘获的三个敌军首领,去了殷都,随后被文丁羁留在塞库,因受刑、冻饿、病痛交加,死于狱中。
文丁杀季历一事,《古本竹书纪年》中记载,“王杀季历”。《吕氏春秋·首时》中说:“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
面对既是父亲也是周王的季历之死,姬昌内心十分痛苦,燃烧起出兵攻打商朝的冲动。但他冷静了下来,权衡再三,周国实力虽已不弱,与商朝对抗的胜算却并不大。作为商朝的诸侯国,与其进行正面冲突,不如采取韬光养晦、伺机而动的策略。
姬昌只能强忍悲痛。他咽下血泪,隐而不发,暗中带领周人加快推进翦商计划。姬昌继位后称文王,开始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提升国内经济实力,体恤民众,施行仁义,招募人才。
文王采取了诸多让利于民的措施。他把自己的园囿向百姓开放,允许平民进去打猎砍树以维持生计;又让管理市场的官员不征收市场交易税,也不在道路关卡征收商品流转税,使商人能够获利;对于农夫,只征百分之十的粮食;对于犯人,不连坐他们的妻子和缴没其家产;对于当官的,世代发给他们俸禄;而鳏寡孤独这四类穷困人员,则是施行恩惠和救助的重点。《周书•无逸》评价文王,“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史记》也说,文王“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之,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国,听说文王非常敬重老人,就商量前去投奔。太颠、闳夭【hóng yāo】、散宜生、鬻【yù】子、辛甲大夫等人也一起归顺了文王。其中,辛甲还是商王朝的贵族。
崇侯虎看在眼里,就向纣王进谗言,他说:“西伯积累善行、美德,诸侯都归向他,这将对您不利呀!”纣王心生忌惮,于是就把文王囚禁在羑【yǒu】里。
文王遭受此飞来横祸,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一待就是七年。期间,他目睹无数犯人被拷打、肢解、杀戮、剥皮、作为人牲献祭,文王的身心遭受了巨大折磨。他以强大的意志力,默默研究《易经》,把八卦发展为六十四卦,就翦商之道不断进行占卜和推演。
为了营救文王,文王长子伯邑考带领几个弟弟和大臣闳夭,匆匆赶往殷都。他们拿着贵重的礼品,四处拜访,联络关系,寻求帮助文王脱困的机会。
然而,祸不单行,此次殷都之行,最终竟造成了伯邑考被纣王杀祭。
这一事件,虽然未见于《史记》等正统史书,但是在民间长期暗中流传,散见于战国《天问》、西汉《六韬》、西晋《帝王世纪》等的记载。根据现代考古和甲骨文展现的商人的宗教祭祀情况,有学者分析,伯邑考被烹杀和吃掉是完全正常的。纣王把人肉酱赐给臣下,是商人传统的一种结盟(兼人祭)仪式。
《帝王世纪》中记载:“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意思是,文王被囚羑里期间,长子伯邑考在商朝担任质子,并为纣王赶马车,纣王想考验文王:“如果你是圣人,应该不会吃自己儿子的肉吧?”于是,纣王下令将伯邑考煮成肉羹并赐给文王。文王不得不吃下去。
此时的文王,无力对抗纣王的这个决定,为了生存,不仅要接受商朝残酷的宗教礼仪,而且还要尽量表现得心悦诚服、感恩戴德。屈原在《天问》中说,文王吃下儿子的肉酱后向上帝控诉,要让殷纣最终灭亡。“受赐兹醢,西伯上告;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在《诗经•大雅•荡》中,文王同样愤恨无比,在内心对殷商进行呐喊控诉:“现在你强大无敌,现在你骄狂跋扈,现在你统治一切,现在一切都臣服于你。你在中土之国昂然自得,引起无数怨恨,却以为我们只有感激。你会慢慢失去支持者,你的大命即将倾倒。端盆水照照你自己吧,殷商,夏朝灭亡的往事又要重演了!”
家仇国恨不断聚积,文王内心怒火中烧,翦商的决心更为坚定。
后经多方设法,文王终于从羑里监狱获释,回到岐山周原。然而,周国的羽翼尚未丰满,按兵不动、励精图治、等待时机,仍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文王死时,翦商大业尚未完成,抱憾而终。
文王死后,武王姬发即位。十二年二月甲子,武王率领诸侯盟军,与商军在牧野展开大战,取得胜利。
经古公亶父、季历、文王、武王四代人,历时一百五十年,翦商计划终于成功。
《诗经•鲁颂•閟宫》赞曰:后稷之孙,实为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zuǎn】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