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月竹鸣重温经典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中秋||怀念诗人昌耀7

2023-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滨公园
中秋||怀念诗人昌耀7

当代诗人耿占春这样评价昌耀:昌耀是我心中最信赖的诗人,因为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脆弱和痛苦,他的充满自我嘲讽的社会理念与个人的爱欲,以及他必然会折寿的敏锐的感受力。他不企图在诗歌中解决生命的任何矛盾,他听任自身挣扎在痛苦中,如果有与二十世纪俄罗斯诗歌史上相似的殉道者,那就是昌耀:因为他的痛苦的辐射区是整整半个世纪的历史与社会。通读了《昌耀诗文总集》之后,我发现他全部的诗与文不多不少正好是他自己的一部传记。他勇敢而坦白地使用自身的传记经验,而丝毫不失其诗歌应有的深度与力量。我写了《作为自传的昌耀诗歌》。昌耀还将被反复阐释,也许这才是经典最可靠的标志之一。

      《慈航》

        10 沐 礼

  他是待娶的“新娘”了!
  在这良宵
  为了那个老人临终的嘱托,
  为了爱的最后之媾合,
  他倚立在红毡毯。
  一个牧羊妇捧起熏沐的香炉
  蹲伏在他的足边,
  轻轻朝他吹去圣洁的
  柏烟。
  一切无情。
  一切含情。
  慧眼
  正宁静地审度
  他微妙的内心。
  心旆摇荡。
  窗隙里,徐徐飘过
  三十多个折福的除夕。……
  烛台遥远了。
  迎面而来——
  他看到喜马拉雅丛林
  燃起一团光明的瀑雨。
  而在这虚照之中潜行
  是万千条挽动经轮的纤绳……
  他回答:
  ——“我理解。
  我亦情愿。”
  迎亲的使者
  已将他搀上披红的征鞍,
  一路穿越高山冰坂,和
  激流的峡谷。
  吉庆的火堆
  也已为他在日出之前点燃。
  在这处石砌的门楼他翻身下马
  踏稳那一方
  特为他投来的羊皮。
  就从这坚实的舟辑,
  怀着对一切偏见的憎恶
  和对美与善的盟誓,
  他毅然跃过了门前守护神狞厉的火舌。
  ……然后
  才是豪饮的金盏。
  是燃烧的水。
  是花堂的酥油灯。

诗人韩作荣说:昌耀的诗歌精神不易概括,因为用一种精神去概括他的整个生命状态或作品很难。有一些对诗歌精神的某种说法是简单化的。譬如说,日神精神,酒神精神,或者说西部诗歌的开拓精神等都是简单概括。我觉得昌耀的诗是大西北无数生命的灵魂,有极强的地域性。他首先是一个中国诗人,大西北作为他诗歌的语境,把自己的心灵、肉体和山川草木融为一体,是非常独特的。一些诗人,写东西常常是从书本到书本,从其他的诗里派生出来,惟独没有本身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