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丨听雨雅集2 展品预览 ②
2023-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聼雨斋

写在前面
刚开始布置橱窗时,杂乱得很,也没个体系。在一堆玛瑙片里,混进几件中古小东西,偏偏总有友人看,深深感受到古玉收藏的卧虎藏龙。被补充了很多知识,也认识了不少行家和藏友。
李兄是其中之一,宝号其实早有所闻。只是天性疏懒,和圈子若即若离,时常闻其声而不识其形。待到聊得多了,才发出原来就是你啊这种感慨,很享受这种新鲜感。
那天聊的是一小片东西,也没有太当回事,因为此前不少人上手过。民间的东西,看法各异,往往需要比较强大的心理,否则心情如过山车般起伏,当然知识储备在前。
喝茶道别不一会儿,又接到电话,说回来再看,不巧出门未能相唔。公司又忙了段日子,再约时间闲坐,直说理解心情,然后皆大欢喜。有物件得到行家朋友的认可,其实也是享受。
交往渐多,偶尔去李兄宝店坐坐,面对着那架富贵的罗汉床,颇为艳羡。杂件家具完全门外,只能以老牛神态面对雅琴。李兄热心地普及了橄榄核知识,回答风马牛不相及,鞭长莫及,作罢。
但还是蛮喜欢听。
箐缘轩 李兄
东西方对于宝石态度的不同,
其中一点,是盘玩和时间的认识,
宝石蒙尘顿失光泽,
玉器眼追手摹,日见其变。

友人说了个观点,
是否真心喜欢东西,
看看照片的状态。
往往能抓住光影,何尝不是心境。

良渚红山也是相对陌生的领域,
只是乐见朋友的藏品,
随身,油润,见之可喜。

每个时期呢,
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材料,
时代的经典无法复制,
过去了回不来。

有段时间,琢磨造像,
中古明清衔接的这一段,
石窟渐渐淡出,
其余材质浮出时代,包括玉料。

专题系列中藏品,恭迎观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