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的“教育”,可能只是“干扰”
心烦意燥的时候,也许最适合拿起笔,用文字梳理一下思绪。
上周,五年级的女儿通知我,老师要请父母去谈话。不用多说我就知道一定又是因为上课说小话,传纸条等问题,屡教不改,老师忍无可忍,不得不请家长研究对策。
对女儿纪律问题的教育和改造,可称为持久战了。从一年级到五年级,老师谈话,家里批评,表格督促,赏罚约定,也挨过巴掌。能想的出来的方法都用过了,还是无济于事。
有人说,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来自与对自己无能的一种愤怒。深以为然。
女儿各方面都在进步,学习成绩从中游到前几名;钢琴在我的督促下坚持每天一小时,四年级已经考完中央音乐学院九级,绘画更是热爱又加,经常代表班级和学校参加活动和比赛。作为家长,我应该感到很满意,但,并没有。她自由散漫和满不在乎的个性,加上课堂上小动作不断,思绪伴随着纸条四处飞扬,使得老师不胜其烦,她自己个人形象受损,父母(主要是妈妈)则是忧心忡忡。
在纪律教育问题上屡屡受挫,不得不反思。一时间想到“求全责备”这个词。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优缺点,按照理想的标准去打造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孩子其他方面的进步,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无形中反而使我更为焦虑。“困难的事情都能做到,为什么好好听课这样简单的要求做不到呢?” 这种想法,让我陷入了困局而不得脱身。也许,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里面含有与生俱来的信息,这些天定的信息决定了你会长成什么样的植物。一棵松树的种子,不可能长成一株艳丽的桃花,只能有希望长成更高大些的松树。在一些事情上,或许,父母加之的期望是毫无根据,纯主观的。如果过于执着于自己的期望,不仅毫无助益,还会适得其反,最终得到一个桃花般高低的松树。未可知。未可知。
教育是最具有不确定性的一种行为。施之,受之,无法删改。我们的要求和干预,是真理,还是执念?是在教育,还是在干扰?用什么依据来评判?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