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妈妈们教会我的事
母亲节和母亲的故事总是特别搭。
无论女权运动有多盛行,古今中外,育儿总自然而然是女性社会分工的一部分,而我自己在摸索着做母亲的同时也不免思索我的祖辈父辈是如何育儿,我的同辈又是如何面对我目前正应对不暇的大小困难们。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还好上帝在发笑的同时让我从思考中获益良多。母亲节,就让我们来说说母亲的故事吧。
祖辈:坚韧
如意刚出生那阵子我曾有过严重的腱鞘炎,为了免去抱睡抱哄的辛苦,加上西尔斯医生这位十万马力种草机,我买了捆绑式背带想把娃绑在身上解放双手,当时我妈就笑了,告诉我我的外婆就曾在任教的时候不得不背着孩子站在讲台上,当时外婆是生活所迫,而我现在却像庸人自扰。
那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们甚至不知道幼儿园为何物,学龄前儿童主要靠家里老人帮忙看顾,之后就是大娃带小娃。那年外婆生孩子时恰逢妈妈的外婆也临盆,家里两代产妇,三个新生儿,一时间手忙脚乱。我的两位孪生姨母出生时均不足五斤重,其中一位甚至在保温箱里住了一月有余。在那个年代,产假还没有正式的文件保障,外婆出月子不久就重返岗位,应对育儿与生计,只能把孩子们或托付给母亲,或请相熟的农妇在工作期间代为照看,甚至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年长的孩子,还要在工作之余喂鸡养鸭,下地种菜,忙活着全家的口粮。不仅我外婆背着孩子上过讲台,就连我妈七岁大起就要背着弟弟上课去了。每次想起这些,我都不得不感叹外婆小小的身躯里是如何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在外公常年出差的情况下照顾好一家老小,所谓坚韧,就是外婆当年坚持理家的样子吧。
父辈:信任
时间到了九十年代,在我和先生小时候,虽然幼儿园托儿所是普及了,但在入园之前,寒暑假间,我们仍是母亲的一大难题。忆童年,我发现的父辈解决育儿问题关键词是信任。这里既是对老人的信任,也是对邻里的信任,甚至还有对孩子的信任。传承祖辈的优(puo)良(bu)传(de)统(yi),我和王先森的幼年都有大段大段跟着妈妈一起上班的记忆。除了和妈妈一起上班,在其余工作时间里,我们更多的是和奶奶外婆在一起,甚至在邻居家中逗留。公公就多次提起,王先森小时候虎头虎脑,几位邻居对他爱不释手,常轮流带他到家中招待、逗玩,婆婆每天忙完晚饭后都要挨家挨户找他。等我们再大点后,寒暑假时就光荣地成为“留守儿童”的一员了。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写作业,顺带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但回想起来,这也不失为母亲教给我的生活课,这堂课不仅教会我基本的生活技能,还给了小小的我巨大的成就感以及被父母需要并信任的自豪感。
平辈:用心
与祖辈父辈相比,我们在育儿中既有父母帮忙解决人力的短缺问题,有各路家政公司早教机构争着抢着为我们减轻育儿负担,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婴幼儿用品琳琅满目,娃的一应用度也完全不需要为娘担忧,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则变成了中产阶级的教育焦虑。我们这个时代的好母亲,用台湾作家蔡颖卿的话概括,就是为母不必十全十美,但须尽心尽力。说到用心,不必提媒体宣传包装下的那些明星母亲与全职带娃的著名博主,我的身边就有不少让我敬佩不已,自愧不如的好母亲。小区里有细心到认真研究宝宝的疫苗接种和各种药物成分,仔细为孩子做好接种计划表,甚至每次打疫苗都要拍照再三核对针剂的妈妈,有工作带娃两不误,娃睡着后深夜还在为双胞胎做辅食的职场母亲,还有为了激发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自学简笔画,图文并茂教孩子的妈妈。我常开玩笑说别再讨论别人家孩子了,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别人家妈妈”吧。见贤思齐,我身边这些优秀又用心的妈妈们不仅给予我自省的机会,还不断为我指出努力的方向,育儿路上相互鼓励,给予我最多启发。
那些妈妈们教会我的事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年轻女性养育稚子的困难在不同的时空下,你我的生命中重复着。大道至简,每一代人在育儿问题上的解决方式纵使略有差异,但也总逃不过母亲的坚韧、信任与用心。如果我们不能每件事都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才开始成长,那么不如从别人身上得到“见贤思齐”与“内自省”的两种力量,不断督促自己,育儿先育己,凭借对孩子的爱去遇见更好的自己,那个叫做母亲的自己。
母亲节就要到了,感谢外婆、奶奶、婆婆、妈妈对我的帮助与言传身教,也感谢各位优秀宝妈和我携手共进,相互劝勉。那些妈妈们教会我的事还在不断继续,而我也成了与年轻母亲分享共进的一员。孩子的降生吹响的是家庭里爱的集结号,而母亲则是家中爱的最强音。祝天下母亲节日快乐。母亲节到了,别忘了向妈妈问声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