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育儿亲子教育

《儿童心理学》读书笔记(四)

2018-08-05  本文已影响21人  蝶化文澜

第二章第一节

这一节的内容相对之前的第一章内容来说,简单一点点。书里所写内容不仅仅是结论,还隐含着丰富的逻辑。所以阅读理解就是大障碍,除非心静深思。

这本书的结论并不复杂,用在教育上,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学一个知识前,了解他的前概念,然后相机引导(最近发展区);学习要训练的就是学生的形式运算能力。可是单单是形式运算能力就颇让人费解,解释起来很费劲。(如一如是说)

皮亚杰将在下面章节里进一步证实:感知-运动结构怎样成为日后思维运算的基础。这意味着智慧从作为整体的动作开始逐渐改变客体和现实;同时也意味着知识的形成可追溯到儿童时期,知识主要是一种动作的和运算的同化作用。

我们知道很多成年人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由此可以看到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阶段。

既然谈到知觉的发展,文本里又涉及到感觉,那关于知觉和感觉的异同,简单的梳理一下。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在头脑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的反映。

但是,知觉又和感觉不同,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注意哦,是整体反映,这个是和感觉根本的区别。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

例如,有一个事物,我们通过视觉器官感到它具有什么样形状、什么样颜色;通过嗅觉器官感到它又什么样的气味;通过手的触摸感到它的质地;通过口腔品尝到它的味道,于是,我们把这个事物反映出来一个具体的物品。

这就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单纯的一个信息。

接下来聊一下知觉常性。

这个书里说的很明白,所以我就提炼一下关键信息。然后还有几个我不太明白的问题请教大家。

知觉的常性知觉常性是知觉的基本特性之一。一个人知觉事物,当知觉的条件如距离、角度、明度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趋向于保持不变的现象。包括大小常性、形状常性、明度常性、对象常性、位置常性和颜色常性等。在这本书里,作者因为是按婴幼儿的年龄段来讲的,所以只介绍了大小常性和形状常性两种。

大小常性

皮亚杰认为,大小常性是指人对某一物体的大小知觉不因物体距离视网膜的远近而不同,知觉到的物体大小仍趋向于恒常不变。水平观察时常性大, 垂直观察时常性小。

形状常性

皮亚杰认为,指人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观察的角度不同而改变,知觉映象仍趋向于保持原来的实际形状。

在此,我想看看大家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这两种知觉常性同感知-运动图式的关系是怎样的,特别是两者同永久客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知觉和感知-运动图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因为仅仅知觉不足以解释感知一运动图式(寻找消失的物体并不是仅依赖于物体的形状),另一方面,仅仅感知-运动图式也不足以解释知觉。

皮亚杰说:“知觉对感知-运动活动给以不可缺少的帮助,同时又指出,知觉被这种感知-运动活动所丰富。它们是相互作用,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地完善地说明另一方。”

米肖特认为客体的永久性乃是知觉效应的产物。

他把这种知觉效应称为“屏幕效应”和“隧道效应”。

在形成永久客体之前,隧道效应是不存在,也即是说六个月之前的婴儿不会产生隧道效应。直到儿童已建立了客体的永久性之后, "隧道效应”才出现。由比可见,知觉的效应明显地是由感知-运动图式所决定,而不是由知觉的效应来解释感知-运动图式。意思是说:图式决定效应,思维认知结构(水平)决定认知特点(认知效应)。

知觉的因果性

在谈到知觉时候,皮亚杰举了米肖特的那个著名实验。提到了拉动印象和发射印象。“在此遇到的主要的困难是儿童达到约七岁时,只有当他注视到物体A和B相接触时,才能认识到“发射”的现象。而在七到十二岁儿童以及成年人,如果能察觉物体A和B有2-3毫米的间隔,他们就具有“稍隔开一些也能发射”的印象……因此,感知-运动的因果性不能从知觉的因果性产生,这因为儿童的知觉因果性比起成年人来更依赖于物体接触的情况,而儿童对因果性的信念则比成年人更薄弱。”

我不知道大家对“感知-运动的因果性不能从知觉的因果性产生,这因为儿童的知觉因果性比起成年人来更依赖于物体接触的情况,而儿童对因果性的信念则比成年人更薄弱。”这段话是怎么理解的?

比如说,放了一大堆棉花和一小堆铁块,你问孩子们哪一个状况,那肯定孩子们会说大堆的棉花重,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但如果未成年人的话,肯定他们会很理智的告诉你,一小堆铁矿中,他们不会受到表象的影响,不会受到视觉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儿童的知觉因果性比起成年人来讲,更依赖于物体接触的情况。

再比如说,两堆同样多的石子,如果把它铺开来和堆在一起,问儿童哪个多,如果没有经过反复的训练,那他一定会说铺开的面积大的那一堆石子儿多,但是成年人不会有这种人情况。

可以这么理解吗?

迷宫游戏是锻炼什么的?适合多大孩子玩儿?这个和屏幕效应隧道效应有关系吗?这个游戏的原理是什么?

另外:

我家丫头现在5.5岁,她总喜欢自己在那过家家而且故事里她总是处在弱势,比如说别的小朋友把她的东西又要走了。最近这一段时间,因为她比较喜欢看《西游记》,所以每次听完凯叔讲西游记之后,她就会自己复述他喜欢的那个故事,然后会顺便改编一下。总是说妖精又来捣乱了,而且又来把她的东西给弄走了,我说你可以找孙悟空帮忙,她又说孙悟空没办法帮我,他很忙。有时候孙悟空也欺负她。我就想:你为什么不把自己弄得很强大一些,毕竟是想象呀。你可以72变呀。可是她说不行,都比她厉害。到晚上睡觉前,她总说外面有大的妖怪,有怪兽。这个根本原因在哪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