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改版后,我有些害怕。
前几天,微信改版。
我觉得一切都好,只是有一点。让我有些害怕。
今日,和朋友聊天,正好聊到这个话题。
她的一个朋友截图微信发给她。
她在杜蕾斯的公众号底部留言,并且在文章内容的点赞了。
公众号文章以前底部的内容是点赞,现在变成了好看,当点击好看的时候,将看推荐到发现页中的看那一看里面。
这样之后,朋友圈的微信好友就可以看到好友之间点击好看的文章。
以前,我很少打开出朋友圈之外的其他发现页,现在有了一个功能之后,我每天都会打开好几次。主要是勾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想看看朋友圈的好友都关注哪方面的内容。
果然,有明显的年龄层次分别,年龄大的人所看的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那种标题我看到都不会点进去的那种文章。
和我年龄相仿的人,看的比较都是故事类,或者是情感,推荐类的公众号文章。
当然,也有明显的职业分别,一个人从事什么行业,必定关注的内容更多的是他所属的那个行业里面的文章。
还有一部分人,就是像我这种人,点击好看自己的文章。以前只是点赞觉得并没有什么,看不到是谁点赞的,现在不一样的,我好友里面有谁点赞了我写的文章,我都可以看到。
这样的微信改版,不能说没有好处。
对于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来说,无疑是多了一个流量入口,可以通过一个微信的点击好看,让他身边的微信好友更大机会的看到这篇文章内容,而不仅仅是需要转发到朋友圈之中。
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是害怕的。
这无疑是暴露了我所关注的一些内容是什么,所以,当有了这个功能之后,我对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的点赞数量急剧急剧下降。
我这样的害怕,似乎有一些自私,显得自己不乐意分享真实的自己,未免也显得一些虚伪。
但是,绝大多数人,对自己还是有所保留的,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才会说出来。不想别人知道的事情,无论怎么样也不想让别人知道。
即使是别人知道,也是打死不承认的那种。人,这种动物真是奇怪。
之前看到过一句话,忘记了出处。
是这么说的:我们总是在抱怨着没人懂自己,但是,当有人当着你的面说我懂你的时候,我们内心又会拒绝,并且表示一种你懂个锤子的想法,我连自己都不懂自己。
每当我添加一个人为微信好友的时候,第一时间都是会翻看对方的朋友圈。因为我觉得,从一个人的朋友圈可以看出很多的事情。
但是,当看到别人朋友圈三天可见的时候,我便再没有了想了解对方的心思。
朋友圈是一个分享的日常的地方,通过朋友圈,可以了解朋友之间的生活。当然,也有一些人士每天发朋友圈,只是为了装×。
如何打造个人的朋友圈,又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并非我一言半语能够言语清楚的。
当然,有些人觉得没什么,自己想发什么就发什么。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会让别人反感,什么时候被屏蔽了都不知道。
不过,在我看来,朋友圈是分享日常生活的地方,积极负面的内容应该杜绝。更多的是传递正能量。
说回微信看一看这个发现页。
她和我的想法基本雷同,也是表示自己以后对公众号文章的点赞需要好好的衡量一下。再考虑是否点击好看推荐。
对于,我这类小众公众号,当然不会有什么影响,我的阅读者都是我的朋友。
无非也就是那么几十个人会看。
我现在看公众号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基本每天就是半个小时浏览一下。看到感兴趣的点击进去看看。
更多的阅读书籍为主。
最近迷上了三国,易中天品三国。去年的时候听过,现在再听又是另外的一番感觉。
易中天教授生动形象的讲述三国,非常有趣,躺在床上听的时候,不禁也发出笑声。
他主张,我们看待历史,不能太片面的看待。要多角度,多层次的去考究历史中发生的没一件事情。
对于历史人物,有各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这三种形象,对我们看待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都应该考虑。
历史形象是历史学家根据史书记载,历史考究从而得出的形象,当然有一些也无法考究,毕竟我们没有经历过历史。
文学形象是后面经过文学艺术者对一个人物的特意刻画,带有明显的主观意识,也只能是作为参考。但是也十分有趣。
民间形象就更加广泛,我们每一个个体,看待一个人物的时候,都会形成自己对那个人物的形象刻画,当别人指出不一样的时候,我们便会进行反驳,很难更正。
这三种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是很客观,理性的。
反观我们自己的生活,当对一个人的评价的时候,也不能仅仅是抓住一个人的小辫子,就一棍子打死。更多的是多角度的去评判一个人。
对于某一件事情,有时候,还需要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当事人的角度去看待一些问题,更容易释怀。
.........划水完.............
1.没有排版,一张图片,一段文字,时长时短。经常短。
2.我不一定是我,他不一定是他,欢迎对号入座。
3.图片来源:何何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