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不会自动消失】
最近有位朋友失恋了,在全民K歌上一连录了好几伤感情歌。
突然想起黄子华在栋笃笑里有一句很精辟的话:
「失恋唱情歌,就是等于漏煤气时关窗。」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人愿意“把窗户关上”,在失恋时唱情歌,我们很多其实都是过来人。
最近写文章查资料时发现,原来有些说法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或者说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这种现象。
一般意义上,所谓的“失恋”是指一个痴情人被其恋爱对象抛弃。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反应是痛苦与烦恼。
事实上,人们每天都会面临各种烦恼,偶尔会遇到痛苦,但多数人习惯被动承受,少有人乐于主动面对。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曾这样描述人们对待烦恼和痛苦的态度: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在基因的影响下,人类天生不喜欢动脑(主动耗能)。而解决问题偏偏需要动脑,即便是享受幸福,也需要我们动脑平衡各种微妙的关系。
但承受痛苦就不一样了,它则只需要你心甘情愿地陷在里头不动就好了。
这时候,失恋时的情歌,除了抒发和排遣内心的情绪之外,还是你承受痛苦时的良伴/良药,让你更“舒服”地呆在痛苦里,静静品尝失恋的滋味,这更符合我们避难趋易和即时满足的天性。
这事实上是在回避痛苦,虽然这也是人的本能反应。可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边界就会无限扩大。
于是听歌的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其中,觉得“天空灰得像哭过”,好像每一首情歌,每一句歌词,全都是在写自己,唱着自己的凄美故事或悲惨遭遇。
一幕幕剧情,随着歌声韵律上演,在脑海中频频浮现,甚至不断自行增加戏份……
这样一来,失恋的人更加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也就是黄子华所说的,漏煤气时关窗。
面对失恋的人,我们一般都会说,时间是最好的解药,随着时间慢慢看淡,放下,重新振作。
不过对于一些人来说,也许不一定,有可能他的内心就是愿意呆在痛苦里头,一点点地吸取悲伤的养分,而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当然,这绝不是在谴责,或者说理想化地要求失恋的人尽快释怀,毕竟这本身就很难,并且涉及到许多因素,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这里我们想探讨的是,痛苦发生之后,要如何面对痛苦,不止是如何面对失恋。
首先要记住一点,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何况失恋这种“大过天”的事)。
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
首先可以尝试关掉音乐(想象一下,关掉煤气,打开窗户,让自己透口气),让自己真正静下来,承认这个让你产生痛苦的事实,一点点看清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想法。坦然地承认、接纳它们,让情绪极度透明。
这过程可能一开始并不容易,你可以借助一些方法,比如拿出一张白纸,写下来,或者用手机语音输入,对着自己说出来。这个过程,你可以选择向自己提问,比如: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痛苦不堪?是把事情搞砸、被人抛弃,还是做了后悔的选择?
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做不到的话,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就这样一层层梳理,慢慢从一片模糊,一团乱麻,到一两个具体的想法,一点点地面对和沉淀,就像让浑浊的水逐渐回复清澈,平静。
直面痛苦的过程,虽然不会让痛苦立刻消失,甚至在短时间内还会加剧,不过这会让你主导形势,至少不会被情绪无端恐吓。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作者周岭比喻得很好:
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视它,它就原形毕露。一旦把它看得清清楚楚,情绪就会慢慢从潜意识中消散,你的生活将会舒畅无比。
而且,总结失败比总结成功重要,经过直面痛苦这个过程的思考之后,你将收获真正的成长和真切的智慧,让你在接下来的人生路上,能够更好更从容地面对挑战与挫折。
最后还是补充说一句,我也很喜欢情歌,不过情歌就像劲酒的广告,虽然好,可不要贪杯。
写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