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需要的是互相鼓励
1
早晨迷迷糊糊躺在床上,还在盘算着今天几点起床比较合适。突然听见一声“嗯啊~”,娃娃兴奋地喊了一声:“我醒啦,准备起床了。”
听见娃娃这么精神满满的声音,我觉得真的很棒啊。以为他准备好要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早上的篮球课了,谁知娃娃竟来了一句:“昨天过端午节老师们休假了,所以今天我们可以补昨晚的思维课,对吗?”
心下一声咯噔,孩子原来还沉浸在对自己这会儿特别喜欢的思维游戏课的期待里。只得淡淡地告诉他,“不,你忘记了嘛?我们讲清楚了的,今天按照日程是篮球课。”
于是,接下来,料想之中又极不情愿的事情发生了。语言系唠叨精小朋友反反复复碎碎念,“我要上思维课,不要上篮球课。你明白吗?”不知道他反反复复嘟囔了多少次,反正我是记得我很快放弃了理论,直到开始早餐了,有了食物可以塞住他的嘴巴,才让他停止了嘟囔。
那时,自己的状态已经是接近懵圈了,甚至后来出门都忘了带球,走了一半又匆忙回家取球袋。直到把孩子送上了篮球球场交给了教练,我才觉着舒展了些。
2
平时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免不了和家长们聊,听大家一起吐槽孩子上各种兴趣班,仿佛娃娃们生下来就是要各种学学学,特受罪。尤其是在魔都这种地方,一直有较劲儿的传统,大家压力都很大。
对于孩子报班这个事儿,我自认为算是蛮异类的了。一般都是机缘巧合的机会安排了试听,然后孩子说“很喜欢,我就要学这个”,才会报名课程。
话说,除了尽量不硬塞课程,我们也还会适时停掉或舍弃孩子的一些课外课程安排。
想想,孩子嘟囔的时候还说了这么一段:“你陪着我去上课,你自己也是什么都想跟着学吧,压力会很大,不是吗?不如大家都少学点,你也轻松些啊。” 还真会给我们彼此找放松的“借口”!
其实,我觉得孩子说的有一定道理。毕竟每个人都需要放空的时间,压力需要适度,这样表现才会更好。
总是会听到别人讲课程怎样选择最富有投资性,怎样安排性价比最高。而我的这种报班思路,应该很多家长难以理解,甚至觉得太儿戏,不懂得规划吧。
但或许别人不理解的是,我更希望多观察孩子的举动和需要,帮他找自己适合的兴趣路子,而不想单纯以自己的眼光和喜好去规划孩子的教育问题。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我认同孩子应该更多接受“消费型”的教育,就是那些能让自己充满自信和乐趣感的学习。否则长大了可能会陷入一种不满足,而反复追逐消费型学习,且容易陷入学习焦虑。
看到生涯书上说,中文的“趣”字,拆开来看是“走”与“取”两个字,有学习的机会多走走、多看看,自然能够“取”得多,也就发现新的兴趣。所以这个说法也能很好解释我们课程安排上的“随性”。
尽管作为家长已经努力让孩子自选课程,减少各种强行安排的课程压力了。可即便这样,课外时间还是很容易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而且,这些不完全在我们规划之中的孩子“自选”的课程,还是不时会让全家人觉得折腾。
且不考虑教育组合的“投资性”考量,就孩子的状态瞬息万变,时不时的叨叨一番说“不想上这个课,想上那个课了”还真挺让人觉得有些崩溃的。
3
就说说今天的篮球课呢,尽管孩子运动超级烂,正常发挥下连续拍球一般不超过10个。但是,意外的是,试听课上下来孩子很是开心兴奋。再考虑到篮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增强团队协作、培养专注力,于是很自然地就报名了。
之前两节课上下来孩子态度是挺不错的,总想着篮球这件事儿,平时也不抗拒,还是很喜欢课程的。我们也看到了明显的效果,孩子的体能、动作、兴趣值都明显有提升。不免对课程开始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所以孩子突然一叨叨,我便不免不自觉地紧张了起来,心里暗想:“孩子,你可千万别瞎胡闹不上课。这课是你自己选的,也真的很适合你,对你很有好处。”
或许正是这种被拔高了的期望值让自己容易陷入焦虑了?
4
可再回头看看,之前还在嘟囔不想上课的孩子,现在在篮球场上,尽管球打得真的是全场最烂,但一次次不放弃去尽力跟随教练的指令,一遍遍执行各类动作的模样。心里便清楚了,孩子是认真的!
不禁开始想,今早迷糊的我,此刻略显焦虑的我,到底是在关注什么?
考虑到孩子,我总希望我能帮他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灵,找到自己的自信和价值。
而考虑到自己的体验,我则希望能够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扪心自问,我当下真正最想要改善的,还是从自己出发,不要容易陷入孩子碎碎念带来的迷糊和焦虑之中吧。
那作为家长,我觉察到了自己的不适感,我感受有自我完善和进化的需要。我应该做什么?突然,脑子里猛然想到的是:
Be Positive!
多夸夸孩子!
5
立刻灵感迸发。今天围绕篮球课这件事儿觉察到的抗拒、焦虑,对于我们母子而言,不就是典型的“探索型”任务嘛?搁在职场上,就是领导和员工都不擅长的事儿,却又因为发展需要不得不让员工去探索执行。
运动这事儿,篮球这事儿,我和孩子对于这件事情都不擅长。他愿意去探索说明他自己有上进的内驱力,我也愿意支持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的事情。或许是他自己不想每次幼儿园拍球测验的时候都垫底,也下决心要补这个短了吧。
我们把他交给了教练,就是交给了经验丰富的专家外脑。我需要做一点的就是观察教练和孩子的沟通适应度。孩子上了球场就专注、不放弃,教练也不会对于他的能力加以打击,这看着就是一个良性的关系。
除此之外,探索型任务,最最关键的,是在过程中领导角色和执行角色的互相鼓励。那么,也就是我和孩子之间要互打气是最重要的!否则,大家都不擅长,硬要折腾,还互相叨叨埋怨,还怎么玩下去?这要是职场️上老板和员工这么闹,碰上95后员工,多半要拍拍屁股走人把老板给炒了吧。
所以,至少我要多多夸奖他!
想到这里,便觉豁然开朗。自己也真正放松了下来。
6
中途休息的时候,我对孩子说:“我发现你每次练习,真的是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而且你很认真,尽力去做了。我觉得你真的很棒诶!”
孩子这会儿倒是表现得很自然,“嗯”了一声,喝喝水、擦擦汗、不嘟囔,就准备着再回去上课了。
这样的我们就很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