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幼儿的反抗行为
反抗(逆反)心理是幼儿最常见的一个行为:有的孩子在幼儿期会开始变得叛逆,经常将“不要”持在嘴边,这时候,父母不必忧虑,先了解宝宝为什么会反抗,从宝宝第18个月起,就开始有反抗意识,此时宝宝对自我有了认识,知道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表现出来的就是常说“不要”……
人生的第一次反抗期,大约是在2岁左右出现,幼儿会开始和爸爸妈妈作对,妈妈叫他不要做某一件事,他偏偏就要去做,而且任何事情都要想自己动手处理,却又经常把事情搞砸,让父母很头痛,不知如何是好。
6岁左右的孩子,虽然颇具独立性,但自尊心强,不愿意接受批评,有强烈的反抗性,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所以面对宝宝的反抗行为,父母不必担心宝宝会成为“叛逆小子。”据研究显示,如果婴幼儿时期没有过反抗行为的孩子,可能会成为意志力薄弱的人,所以孩子出现反抗行为,其实是件好事,是他们成长的需要。但要注意也不要一味地放纵宝宝,否则会将事情搞得更糟。
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是这样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有技巧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经常使用赞美的方式来鼓励孩子,例如,夸赞宝宝:“你会自己自己收拾玩具,好棒啊!可不可以再老师一个忙呢”?这样既照顾了孩子的自尊心,避免了用文字生硬的感受。同时也说清楚了我们的要求,对孩子来说也更容易接受。
这时期孩子往往什么事都会反抗,所以这时我们尽量不要让他们选择做还是不做的事,而是选择怎么做,比如吃饭,我们可以说:“今天我们吃白菜还是吃萝卜呢”;“我们先收拾哪个玩具呢”;我们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看电视呢……这样让孩子选择的形式,就无形中把说“不”的可能给屏蔽了。而孩子自己选择的也会比较愿意去做。
同时要多和孩子交流,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他们觉得自己被看见了也就更容易和我们相处了,对我们的要求也会少了许多反抗。同时反抗也是成长的标志,因为说明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有了主意,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应该加以领导,不能为了所谓的“好孩子”形象对他们进行打压,控制,否则孩子自己的天性发挥不出来,将来也容易成为“乖乖男(女)”做事没有意志力,没有冲劲。当然我们也要经常给孩子们讲解道理理论,甚至是一些法律法规,比如交通规则,生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这些是需要无条件遵守的。
总之对幼儿的反抗不要视为洪水猛兽,而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并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平安度过这个“逆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