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货第十七
礼尚往来,但如果送礼的人不怀好意,那就令人十分困扰了。此时要不要收礼?无奈收礼后,又该如何回礼?种种人情与智慧的考验,都在其中。
阳货是与孔子一百八十度大反差的小人,他送礼给孔子,并设计了圈套,等待孔子来见。孔子也看出阳货的心意,但以知礼闻名的他,又该如何突破这样的困局呢?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一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字词解释】
归:音义同“馈”,馈赠。
亡:音义同“无”,不在家。
亟:音“气”,屡次。
【白话解释】
阳货是季氏的家臣阳虎,渴望见到孔子,想延揽他为己用,孔子不想见他,因为厌恶他以大夫的家臣身分专鲁国之政,是位目无尊长的小人。于是阳货趁孔子不在家,赠送孔子一只蒸熟的小猪。孔子回家一看,不能不受,依古礼需要回拜,故孔子也等阳货不在家,往阳货家回拜,不料在回程路上遇到阳货。阳货傲慢地对孔子说:来,我告诉你,你怀藏着宝贵的学问,不肯被国家所用,而眼看着国家混乱,这样可以说是仁吗?不可以。你喜好从事政治,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失去时机,可以说是有智慧吗?不可以。意思是你好好的为我所用,就不会失去从政的时机了,而且日子一天天过去,岁月不等待我们。孔子应付他说:好的,我将准备好出来做官。
【观点】
孔子如此回答是顺从阳货的心意,不得罪小人,避免灾祸。而阳货也心知肚明孔子是在应付他,也不为难孔子了。
【章旨】
此章论家臣专恣,孔子逊辞远害之事。
时哉: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阳货为何要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送礼,孔子在的时候送不是更好?
阳货对孔子说的话有道理吗?
本章孔子有没有对阳货说谎?这样说谎话对吗?会不会对后人产生不好的影响?
秋莲:老师好,学生试就阳货第一章问题说说鄙陋之见,请老师批评指导[抱拳]
阳货讲的是仁与智,是所学要拿来利益国家、利益百姓,是要抓住时机来办事业。这些话本身并没有错,仁和智正是孔子所极力推崇的。孔子说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能因为是小人阳货说的这些话,就否认这些话本身所蕴含的道理。只是陪臣执国命的阳货用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来套孔子,其实是想让孔子为他私人所用。
孔子没有立即出来做官,更没有在阳货手下做官,表面上是对阳货说谎了,但这种谎言是为了保身,不与小人争锋相对而激怒对方,从而能保住自己这条命等待时机来做重大而有意义的事业。言语之道,重在合宜,有种谎言是善,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并不会对后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此外,从某个角度来说,孔子并没有说谎。孔子只是说我将准备好从来为国家做官,但并不是说我要在你手下做官,在这个对话并不太远的时间,阳货叛变季氏失败外逃晋国。孔子此后在鲁君之食邑中都当这个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办出了大同的气象,后来获升小司空、大司寇并摄宰相之职事,出来为国家服务,并未违背自己济世救民的初心。
相近的天性,表示人有无限的可能;相远的习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二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白话解释】
孔子说:人的天性本无善恶,若是性善则不可能造恶,若是性恶也不可能造善。而性这个字,本身又具有不改动的意思,也不能说是善恶混杂。性若是善恶混杂,则不可能世间有人能修到纯善。因此孔子说,人的天性都差不多,可以作善也可能造恶,具有许多的可能,彼此十分相近;关键皆在于后天的学习,才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德学越差越远。
【章旨】
此章言君子当慎所习染。
@李海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在探讨万事万的本体,本体无形,寂然不动,故称形而上;形而下是探讨万事万物的关联性,事物必有形有相,即便一个概念、一种想法,也有其可被认知的范畴,故称形而下。
孝道通形而上,因为孝道让人知恩报恩,愿意学习形而上的智慧,才能帮助父母也通达这样的内涵;孝道通形而下,因为以孝治天下,可以产生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效果,是办政治与办教育最重要的基础。
侍者的修学法是什么?
侍者是随侍主人或长辈身旁,听从使唤提供服务的人。这样的角色不容易扮演,毕竟谁都想使唤人,哪有人愿意供人使唤呢?但也只有这样的角色,可以练成一身的本领,例如察言观色、看到别人的需要、给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论语》中的君子九思,在担任侍者的过程中,特别能够学习并且验证。
所以侍者的修学法,就是在承担侍者的身分与责任中磨练自己。当侍者还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透过服务有德之人,成为此人愿意教导的对象,那所获得的益处不可想象,例如《孝经》中曾子服侍孔子,先王至德要道的思想,居然就在这樣的场合娓娓道来。
其实侍者的修学法,可以多观察为了名利愿意无限放下身段的人,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态度,往往是君子在追求大道时所欠缺的,因为君子有傲骨,敲起来铮铮地响,可硬了!小人为了目标可以没有傲骨。《大学》上说,无所不用其极的应该是君子,而不是小人。
上智者领悟真理,所以不移。
下愚者从一而终,所以不移。
介于上智与下愚之间的人,随波逐流,反而无所成就。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三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白话翻译】
本章承上而来,可与前两句合为一章。
孔子说:虽然人的本性相近,成就的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可是唯有两类人天生就能在学道的路上不动摇。第一种是拥有上等智慧的人,对形而上的学问特别有悟性,能自然地安于正道,或因通晓利害关系而行于正道;第二种是智慧最下的愚直之人,这类人能苦干实干,从一而终,如愚公移山。故上智与下愚之人都能在后天的学习上有所成就,其不移即是最难能可贵之处。
【章旨】
承上章说明人的习性虽能受环境影响,但上智与下愚者,则不易更改。
“割鸡焉用牛刀”就是出自本章《论语》。这是孔子的戏言,也是孔子的深惜之言,礼乐的教化如果能更广泛地施展,而非仅止于一个小城邑,那该有多好。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四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白话解释】
孔子到了武城,听见以琴韵配合着歌咏诗经的声音,内心欢喜而微微一笑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治理小地方何须用到礼乐大道。子游也顺着夫子的语气幽默的回答:以前我曾经听老师说,在位的人学了道,就能够爱民,民众学了道,与君子志同道合,对于君子爱民利民的政令必然配合,所以容易使令。孔子说:弟子们,子游的话是对的,前面我说的只是一句玩笑话罢了。因子游与夫子的玩笑对话诸弟子未必懂。
【观点】
孔子到武城,听到弦歌之声,一时高兴,便说了“割鸡焉用牛刀”这句戏言,足见圣人也有轻松的一面。但在轻松的言词里,却能显示礼乐教育的重要。即无论治理天下国家,以至像武城这样的小邑,都要实施礼乐教育,才是为政之道。
【章旨】
此章论治民之道在礼乐。
大家好,以下论语问题与大家交流:
1.关于上知与下愚章,怎么知道自己是上智?会不会误会了?
2.下愚的不移,会不会变成一意孤行却以为自己是择善固执?该怎么办?
3. 关于子之武城章,这些搭配诗词的弦歌之声,我们现代人听了都很想睡觉,还有教化的功效吗?
一个动乱的时代,一个君主没实权的弱国,当中的一个小县,还是被一位有争议的人所召,为何孔子愿意前往?因为关键在于愿不愿意改,不是有多难改。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五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字词解释】
说:音义同「悦」,喜悦。
【人物介绍】
公山弗扰:或作公山不扰,或是《左传》里的公山不狃,字子泄。在鲁定公时为季氏费邑宰,他与阳虎共执季桓子,据费邑以叛,然是何原因则难以考证。
【白话解释】
公山弗扰以费邑为根据地,判离季氏,他召见孔子,孔子很想去,子路听到孔子想去,心中大为不悦,而对孔子说:夫子没有出路也就罢了,何必要往公山弗扰那里去。孔子说:他既然来召我,难道只是召我去,没有任何的目的吗?此召绝非空召,应有意用我,如果有机会让我施展抱负,我将使周道在东方复兴,为鲁国其实就是为了东周,为了周天子。
【章旨】
此章记孔子怀王道,周游列国,不择地、不择人,但求王道实现。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 公山弗扰与阳货一同控制了季桓子发动叛乱,为何之前阳货找孔子做官,孔子只是敷衍,本章公山弗扰召孔子,孔子却想要去?
2.“吾其为东周乎”该怎么解释比较好?
阿莲:2老师好,学生试回答近期三章论语的相关问题,请老师批评指正
上智与下愚章:
1.怎么知道自己是上智?会不会误会了?下愚的不移,会不会变成一意孤行却以为自己是择善固执?该怎么办?
答:学生以为,此章说的上智是下愚不移是圣人站在观察者的角度而说的。求学者不必也不要把心思放在自己是上智还是下愚上。上智者会很谦虚,如孔子和颜回,在进德修业的路上永不满足,如果觉得自己是上智,多半就是误会、是自大。下愚可能是择善固执,也可能是在错误的路上一意孤行。要防止一意孤行,所以一开始的决定和方向很重要,找个好团队很重要,要在有能互相劝谏的良师益友团队中来学习。
子之武城章:这些搭配诗词的弦歌之声,我们现代人听了都很想睡觉,还有教化的功效吗?
答:乐能动人成性。正因为现代人浮躁,所以听了平和的弦歌雅乐会想睡觉。浮躁的音乐会让人心更加躁动,社会更加不安。懂行的人会听出雅乐的美好意涵,调柔自己的心性。但是欣赏雅乐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社会氛围是需要营造的。
公山弗扰章:
1. 公山弗扰与阳货一同控制了季桓子发动叛乱,为何之前阳货找孔子做官,孔子只是敷衍,本章公山弗扰召孔子,孔子却想要去?
答:阳货与公山弗扰不是一类人。阳货是心地败坏的小人,他以陪臣执国命,把控朝政,私心滔滔,所以孔子敷衍。而公山弗扰的情况有所不同,他是季氏私邑宰,反叛的是僭越的季氏,并不是直接反叛国家,其心尚可观察,还有教化、导正的可能。
2.“吾其为东周乎”该怎么解释比较好?
答:老师在白话解释中已经做了抉择:我将使周道在东方复兴。也就是说孔子是想在鲁国有机会办政治,施展才能,推行王道。在鲁国能兴王道、正五伦,这样周天子也能被推尊,周公所定的礼乐能够施行,所以是为东周。
时哉:谢谢善友分享很好的看法,以下也与大家交流:
一、上智与下愚章:
1.怎么知道自己是上智?会不会误会了?下愚的不移,会不会变成一意孤行却以为自己是择善固执?该怎么办?
上智可以知道自己是上智,例如孔子幼年时带领大家习礼,其领导力和领悟力就是与众不同,又例如神童项橐、甘罗等人物,他们的聪明才智高出常人许多,也为世所公认。但是即便是上智,对于道的学习,是不是真的已经具有真知?确实可能发生误会,错下承担。所以还是要谦虚地求学,找人印证自己所学是不是正确,如孔子一生为我们所展现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地学。
下愚的不移,还真可能是一意孤行。上智如颜渊,都知道有若无,实若虚,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下愚的不移,当然更要谦虚。择善固执的前提,是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才能不错误地坚固自己的信念。
对于下愚的人来说,不具备选择团队及良师益友的眼力,此时多为大众服务,培养良好的品格,基福以求祖德庇荫,避免掉入邪知见当中,也是很好的方法。
二、子之武城章:这些搭配诗词的弦歌之声,我们现代人听了都很想睡觉,还有教化的功效吗?
不只现代人听了想睡觉,这种中正和平的雅乐,古人听了也想睡觉。过去魏文侯曾问子夏:“我穿着礼服聆听古乐,就怕打瞌睡躺下去;听郑卫之音就不知道疲倦。”欣赏音乐的能力需要培养,才能在雅乐中听出内涵,不至于睡着。
此外有内涵的音乐也可以很好听,所以今日的“弦歌之声”,也可以配合时代做出改变。
三、公山弗扰章:
1. 公山弗扰与阳货一同控制了季桓子发动叛乱,为何之前阳货找孔子做官,孔子只是敷衍,本章公山弗扰召孔子,孔子却想要去?
(1).公山弗扰叛的是季氏,并非鲁君。
(2).阳虎逃亡后曾劝说齐国,让他带兵攻打自己父母之邦,其他诸如虐待匡人等不仁不义之事罄竹难书,这样的小人,心术与公山弗扰不同,是故孔子欲往。(最后为何未往,存疑较好)
(3).孔子行权,本身有其道德标准,也有其不变质的信心。
做到五件事情,可以有这样的功效:
1.不受别人侮辱。
2.得到他人支持。
3.获得信任。
4.办事成功。
5.让人乐于为自己效劳。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六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白话解释】
子张问孔子怎样才是个仁人。孔子答复,能行五事于天下,便可称为仁人。子张请问孔子是哪五件事。孔子回答:恭、宽、信、敏、惠五件事。对人恭敬,则不会受到侮辱,因为自己恭敬待人,别人也会以恭敬待己;对人宽恕,则能得到民众的支持爱戴;对人言语信实,则能得人信任;做事敏捷,则能成功;给人恩惠,人必感恩图报,故足以使令人去做事。
【章旨】
此章是孔子示子张为仁的实功。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子张又没有做官,为何要问干禄,问如何行仁政?
仁的內涵是否就是恭宽信敏惠?
秋莲:老师在阳货篇第六章问到,子张又没有做官,为何要问干禄,问如何行仁政?仁的內涵是否就是恭宽信敏惠?学生试答愚见,请老师批评指正[抱拳]
时哉:@谢秋莲谢谢您的分享回答,办政治与办教育确实是福国利民的重点,办政治让人身安,办教育让人心安,也让各行各业有人才可用,子张就是一位能办政治的人才,所以有这类的问题,孔子也乐于回答。
恭宽信敏惠是仁的五个别目,但还不是仁的完整内涵,这五者也是行仁政的五种方便。
1. 儒家学者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来利益世人,孔门尤其如此,利益世人莫过办政治和办教育两条为重。政治办得好,就会有个清明的环境、各行各业兴旺发达,教育也会更得力;而办教育则能为办政治培养人才。不管是从政还是做教育,都要懂得办政治的道理,因此子张会问行仁政的道理。
2. 仁的内涵很多,不仅仅是恭宽信敏惠。论语中有50多章说到仁,从不同的面相来解释仁。
至坚,无所不摧;至白,不可染污。至坚的不是钻石,至白的也不是雪地,而是人。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七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
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字词解释】
磷:音同“吝”,薄。
【人物介绍】
佛肸:音“必系”。春秋时鲁国人,在晋国做官,是晋大夫赵简子的家臣,担任中牟宰,在中牟的地方叛变。
【背景补充】
这是晋国的一次内乱,史事难考。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自昭公以后,六卿日渐强大。六卿就是韩、赵、魏、范、中行,以及智氏。后来智伯与赵、韩、魏合力灭范氏及中行氏,共分范、中行氏土地以为邑。不久赵襄子、韩康子,又共杀智伯,尽分其地。最后三家分晋,而为韩、赵、魏三国的结局。当时六卿时挟晋君攻伐异己,各自扩张私家权利,而无公是公非。
【白话解释】
佛肸使人召孔子,孔子想去,子路不以为然地说:我从前曾听夫子说过这两句话:本身做不善之事的人,君子不到他那里。然而现在佛肸根据中牟反叛,夫子却要往他那里,这要怎么说呢?孔子答复子路:是的,我是有此一说。但是我不是也有坚白之说吗?也就是真正坚的东西,怎么磨也不会薄。真正白的东西,怎么染也不会黑。我岂能像匏瓜星那样悬系在天空,而为不可食之物,比喻孔子不愿在世间做无用之人。
【观点】
孔子的道德已达至坚至白的境地,不论处在怎样的浊乱环境,不受丝毫污染或伤害,一心为了行道,所以公山氏召、佛肸召,都有想要前往的意思,但是结果都未往,一定有未往的道理,不是古今各家批注所能了解。
【章旨】
此章亦言孔子欲不择地而治。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孔子这段话有回答子路的疑惑吗?
立新:老师好!学生将昨晚共学演讨的内容整理如下,请老师批评指正。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孔子这段话有回答子路的疑惑吗?答:孔子用匏瓜托物言志,用坚白之说,表达自己的心不会被境转,而且还能转境。他想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被用,他有能力改变现状。也就是间接回答子路的疑问。
时哉:@唐立新感谢您的分享:
佛肸是亲身为叛乱之人,孔子却愿意受他所召,与自己过去所说矛盾,子路因而感到困惑。孔子之答,一方面表示自己是不随境转之人,另一方面也表示自己有转境的能耐。可见过去所说,并不适用于自己当前所要面对的抉择。
另依《讲要》引《四书考异》,简子挟晋侯以攻,此时佛肸之叛,反而是忠于晋侯之叛,佛肸祸小,三家分晋祸大。
不愿意学习,所有的美德居然可能变成缺点!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八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字词解释】
知:音义同“智”。
【白话解释】
孔子呼子路的名说:由啊,你听过六言六蔽吗?子路原是跪坐,此时听孔子之问,长跪回答:我没听说过。孔子说:坐,我告诉你。好行仁而不好学,一味以仁爱待人,而不知该如何做才是恰到好处,有时候是将欲利之适以害之,或为仁的美名所蔽隐,受人欺骗,反成愚昧。
只知道展现自己的才能,不顾道德的规范,则蔽在好高骛远,放荡而无操守,便是好智不好学。
好守信用而不好学,一味守约践言,为信的美名所蔽障,必致不问是非,轻身许人,反成为祸害。
好行直道而不好学,为了显出自己的气节,为直的美名所蒙蔽,一味急切攻坚别人的过错,不免流于偏激。
好逞勇气而不好学,一味好胜逞强,则为勇的美名所蔽障,必致轻生事端,酿成祸乱。
好刚强而不好学,则偏于刚强,不得中和之道,刚愎自用,必致言语行为抵触他人,成为狂妄之人。
【观点】
仁、智、信、直、勇、刚六者,各有表现的事实与所依据的道理,事实非常繁杂,道理非常精微,如果只好六言中的任何一言,而不好学其中的事与理,便不能中道而行,因而各有弊端,所以好仁等六者都要好学。
【章旨】
一切美德,均须以学问为辅,勉人好学明理。
只学一个科目就可以让人兴起心志、懂得观察风俗、统合人群、说话得体,还能体察人情世故,增长动植物的知识。究竟是哪一门学问有这么多的好处呢?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九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羣,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字词解释】
识:音同「志」,记忆。
【白话解释】
孔子说:弟子们,何不学诗呢?学诗有诸多好处。诗可以兴起,以一件事做譬喻,而引起另一件事,例如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做譬喻,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事实。
诗可以观察社会风俗的盛衰,因为诗是表达心志的言词,配合乐谱唱出来就是音乐,可以从中了解政治得失并改善。
诗可以统合人群,因为诗温柔敦厚,以和谐为主,使人相处和睦。诗可以寄托幽怨,吐露心声,可以抒发心中的不满,亦可以委婉劝谏,即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包括一切人情事故,就近处说,可以用来事奉父母,就远处说,可以用来事奉君上。而诗中抒情叙事往往托物比兴,藉鸟兽草木来歌咏赞叹,所以也可以增长动植物的知识。
【章旨】
此章劝人学诗。
大家好一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学诗真的有那么多好处吗?不是也有人诵诗三百卻无法专对?我们要怎么学才可以得到孔子所说的这些好处呢?
墙会挡住人的去路,这个学问不懂,那将挡住自己的出路。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十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背景补充】
〈周南〉、〈召南〉是《诗经》十五国风的前两篇。〈周南〉是周公采邑中的诗,兼合其地以南各国之诗。〈召南〉是召公采邑中的诗,兼合其地以南各国之诗。
【白话解释】
孔子问他的儿子伯鱼:你学习诗经〈周南〉、〈召南〉了吗?人若不学〈周南〉、〈召南〉,处世如同面墙,有障碍行不通。何以如此说呢?因为〈周南〉、〈召南〉讲夫妇之道的诗最多,是人伦教化的根本,普通人不学不能齐家,为人君者不学,不能治国平天下。
【章旨】
孔子指示儿子伯鱼,研读《诗经》中〈周南〉、〈召南〉两篇,以通达修身、齐家之理。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时至今日,周南、召南还有这么重要吗?我们没有学好像也没那么严重?
昨天问题以下看法与大家交流:
问:时至今日,周南、召南还有这么重要吗?我们没有学好像也没那么严重?
不读〈周南〉、〈召南〉的严重性,孔子说好像被墙障碍,无所见识,不能办事,因为〈周南〉、〈召南〉讲述的是人伦纲常,不懂人伦纲常,如何能够走得通呢?所以时至今日,本章的精神依然可以适用。假如没有学习〈周南〉、〈召南〉,也没有透过其他方法去了解夫妇之道、人伦之道,那真是如同正墙面而立,这样的比喻非常贴切,不是吗?
《礼记‧经解》上说,入其国,可以知道教化的功效,礼教使人恭俭庄敬,乐教使人广博易良。如果礼乐只剩下礼物往来跟乐器的敲打,没有教化功效,那一点也不可贵了。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十一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白话解释】
孔子用反问的语气说明:一般人所谓的礼啊礼,难道只是在指玉、丝织品这样的礼物吗?礼物只用来表达敬意而已,若只重物而不重敬,不能发挥礼的用途,不过只是一些表面的来往而已。
一般人所谓的乐啊乐,难道只是敲击钟鼓吗?敲击钟鼓而不合雅乐,不能端正风俗,这也不过是乐的表面。
【观点】
礼乐的可贵不在于玉、丝织品、钟鼓,而在能安上治民、移风易俗。
【章旨】
此章辨礼乐之本。
关于今日的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礼不是物品交流而已,乐也不是打击钟鼓而已,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礼乐达到教化的功效?
楼迪波:关于今日的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礼不是物品交流而已,乐也不是打击钟鼓而已,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礼乐达到教化的功效?
学生试着回答:礼者,敬而已矣!不管是礼物还是礼节,他的主要精神都是表达一个“敬”字,没有敬,光礼物和礼节都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而已!但也不是不要礼物和礼节,因为“敬”的表达需要形式做出来的,不能说我心里敬你就好了,礼节礼物都不用了,那也是不可以的,如此怎么能表现对方的尊贵,怎么引导风气?关于乐,如果只是注重敲击钟鼓,现代来讲就是注重技巧技法的高超,而不能注重是否敲击的合乎雅乐,尤其现在网络时代,所谓的流行音乐,若不注重内容符合雅乐之道,那么如何能够移风易俗,反而让靡靡之音充斥于耳,让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那音乐的功能不彰,如此,还不如无乐!以上是学生的愚见,还望老师斧正!
时哉:@楼迪波谢谢您这么好的分享[玫瑰]
礼的精神要恭敬对方,要符合人情,雪庐老人所编的常礼舉要,从居家到处世等各种的情境,为我们一一说明礼的精神与内涵,是学礼不至于流于形式很好的一本著作。
音乐教化人是很快速的,因为美好的乐曲是与人心灵上的沟通,能够直接感动人心,而内涵不好的音乐,也会快速的影响人,所以有志于移风易俗的音乐人,如果能够多创造引人向善的好听乐曲,让现代的人乐于一同传唱,那就太好了。
做贼会心虚,假装很能干的人也是如此,人还是好好地充实自己,才能过得快乐又踏实。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十二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字词解释】
荏:音同“忍”,柔弱。
窬:音同“于”,门边的小洞。
【白话解释】
孔子说:一个人假装能干其实内心软弱无能,办事便乱,任何事都办不成功。就好像小偷凿穿墙洞,入内行窃时,身体往前进,内心却是往后退,内外不一,作贼心虚。并非贤能而装贤能的谄诳者,就是这种模样。
【章旨】
此章疾小人外表与内心正好相反。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本章的小人,解释为一般老百姓比较好?还是解释为品格不端邪恶的人比较好?为什么呢?
阿莲:窃以为,此章小人解释为品行不端的人为好。一是孔子在小人的譬喻之后又继续以小偷来举例,小偷正是品行不端者;其二,一般老百姓不一定会不懂装懂,不贤装贤,说一般老百姓都色厉而内荏,不符合事实,孔子也不会做如此刻薄之评价。以上愚见请老师批评指正[抱拳]
时哉:“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本章的小人,是否是品格不良之人?
《论语》中提到的小人,未必都是品格恶劣之人,例如“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是指守信不移但不会变通之人。“小人之德草”,则是指普通老百姓。“小人儒”是只求正心、修身,却没有利益人群志向的儒者。那么本章的“小人”究竟指的是什么样的人呢?
《集注》认为本章的小人是指细民,也就是见识浅陋之人。但依照《讲要》所述,本章是以没有品行之人来比喻色厉内荏之人。文后又接着讲穿窬之盗,正好与品行不良可以相呼应。
想要非难他,却举不出可非难之处,想要责备他,也找不到过错,明明是随俗又污浊的人,但是又表现成忠厚、廉洁的样子,让大家都喜欢他,这就是所谓的“乡原”。乡原最恐怖之处,就是能以假乱真。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十三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字词解释】
原:音同“愿”,善。
【白话解释】
孔子说:一乡之人都称他为善人,实则是同流合污之辈,但是这种人最能掩蔽自己的罪恶,令人找不到事实来议论他,因为善于掩蔽成忠信廉洁之人,所以赢得大众的称赞。无德而伪装有德,孔子惟恐这种人以假乱真,让人最后不相信有道德者,此种人是道德的贼害者。
【章旨】
孔子斥责乱德之伪君子,要人防之。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人心难测,乡原以假乱真技巧高明,怎么样才能不骗呢?
乡原有没有可能在事迹败露前死亡,反而成为大英雄?
君子有没有可能在被误会时过世,结果永受恶名?
该怎么办?
昆川:后学试着回答老师的问题:
如何不为乡原所骗?
多学论语,多学圣贤经典,增强自我明辨是非的能力,则可不为其所骗。否则没有是非标准,则容易随波逐流,为人所骗。
乡原反而成为大英雄,君子永受恶名,怎么办?
修学是修自己的心,成就自己的德行,而不是追求外在的称讥毁誉。故此,外界的评判不应成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但乡原有可能成为大英雄,君子亦有可能永受恶名,这就提醒我们,为人处世要战兢惕厉,不要给乡原机会,也不要让自己身处险地。
和和:老师好,学生试答如下:
人心难测,乡原以假乱真技巧高明,怎么样才能不骗呢?
答:孔老夫子教我们如何识人有以下几条,其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其二,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其三,乡人皆好之未可也,乡人皆恶之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如能用这几个方法当不容易被假象蒙蔽。
乡原有没有可能在事迹败露前死亡,反而成为大英雄?
君子有没有可能在被误会时过世,结果永受恶名?
该怎么办?
答:作恶作善总有蛛丝马迹,就算石沉大海不被发现,其后果影响反而更大。作恶如果不被发现,那么会加倍报应在子孙。作善如不被发现则为阴德,其余庆也会在子孙后代呈现。积善之家,必有餘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请老师指导[抱拳]
时哉:
人心难测,乡原以假乱真技巧高明,怎么样才能不被骗呢?
乡原反而成为大英雄,君子永受恶名,怎么办?
有经学的见地、树立正确价值观、不要盲从、多多观察,是善友们提出不被迷惑的好方法。许多事情难以在眼前的表象中看到背后的真相,需要时间来证明,心中自私自利,即便外表装作诚恳为公,终有考验让他现出原形,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另外调和自己情绪,学习孔子就事论事的态度,也是不受蒙蔽的方法。情绪一发,往往所有看事情的偏误也都万箭齐发。
乡原反而成为大英雄,君子蒙受恶名,这样的情形毕竟不是常态,不应该为此影响我们行善修德的信心。也有在生无法沉冤昭雪或真相大白的情形,但如《中庸》所说:“莫现乎隐,莫显乎微。” 《了凡四训》提到:“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这般洞若观火的果报出现时,请问又能蒙蔽谁呢?
如果要在信息流通飞快的时代,精选几则《论语》来做学习,本章一定获选。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十四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白话解释】
解法一
孔子说:听到了,就在路上传说,此举或是自弃其德,或是为有德的人所不取。
解法二
道需要听闻后认真学习与实践,如果只是耳闻口说,没有弄懂与体悟,如此教人学道反而害人,此举或是自弃其德,或是为有德的人所不取。
【章旨】
此章勉人不要好为人师,误人子弟,成为害事。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那要到什么样的程度,或者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说呢?
苏毅:老师好,学生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那要到什么样的程度,或者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说呢?
就解法一来说,要对事实进行调查,对一个人做事要看他的动机、做法、结果、做事后的言语行为心态等多方面进行观察论证,以及参考他过往表现,参考他人意见,再做抉择,再下结论,否则即便子贡亲眼所见也曾对颜回产生误会。三人成虎也是这样的问题。
就解法二来说,比较就教学者而言,至于和他人切磋,道听后如果有疑问是可以大家讨论的,避免道听后不经思维辩证就确信不疑,然后教给他人,这样挺危险的。
如果想把道理讲给他人,要尽量能够从多角度分析,有时候讲的人是就某种情况而言,是特别的说,不能看成一般的说,如孔子曾说,死欲速朽,丧欲速贫,本来是对司马桓魋造石棺三年不成,南宫敬叔丢官行贿而言,而曾子也曾误会为孔子是一般的说。
论语当中就有不少看似相互矛盾之言,如苟志于仁无恶矣,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到底是有恶还是无恶?
邦有道,贫且贱,耻也。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议。
了凡四训上有很好的辩证题可以做训练,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义之非义,礼之非礼,信之非信,慈之非慈。
所以读书要以经解经,前后相贯,慎选注解,再结合历史背景,人情考量等,有疑问请教老师同侪,不能想当然误人误己。
以上拙见,还请老师斧正[抱拳]
时哉:
@蘇毅谢谢您这么详尽的回答。此处也分享一些看法与大家交流,欢迎批评指教。
本章第一个解法:“听到了,就在路上传说。”这在听得多(不想看都会有人塞给你)、传得快(动动手指就可以)的时代来说,非常容易发生。所以得到讯息的时候要多思考,需要的时候要做调查,了解来源、检查内容、比较不同说法,才能降低偏误的产生。如果要传播信息,那还得更加小心,慎选对象,不以博取他人眼球为乐。
“德”是一个人的内涵、智慧,有智慧的人不会听到了就在路上传说,这样的行为就是抛弃自己的智慧。
本章另一个解法,在讲“道”的学习与传说,不能只是口耳之学。那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传、才能说呢?有明眼人的认可,是最能保护自己与他人的方法。一般世间的各类专业学问,都要专家们的切磋问难,才能成为公认的学说,对于引领人生方向,所谓“不可须臾离也”“天下之大本也”的道,又怎么能轻忽地学、轻忽地传。
还没得到时不择手段,得到后又害怕失去,这样的心态既可怖又可怜,办事业之前器度与见识的培养,可见有多么重要。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十五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白话解释】
孔子说:一个贪图名利、行为卑鄙、没有品行的人,这种人可以事君、为国家办事吗?实在是不可以的,因为这样的人贪图个人名利,患得患失,还没得到功名利禄时,不择手段、想方设法,惟恐得不到。得到了,又忧患失去。如果忧患失去富贵,那就会想尽办法保住,这种人可以为国家办事吗?
【章旨】
此章论患得患失名利的人,是无法为公办事的。
关于今日的《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君子是不是也患得患失?例如先天之忧,后天下之乐。君子的忧患跟本章鄙夫的忧患到底有那些地方不同?
昆川:@時哉時哉学生试着回答老师的问题。不当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君子的患得患失,与本章鄙夫的忧患不同之处,是不是可以下角度来理解:
一是忧道不忧贫,君子不忧患自身的境遇,所患的能否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忧患自己能否守道而行。
二是忧人不忧己,对于自己食不求饱、居不求安,箪食瓢饮皆是可乐之处,对于大众国家社稷则是夙夜在公。
三是不患不己知而患不知人。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深怕自己不了解自己而无法进德修业。
时哉:@崑川谢谢您为我们举出了君子与鄙夫忧患的不同,君子的忧患又例如:
忧损道不忧损财,所以曾子临终说:“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大学》上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忧大政不忧大位,所以令尹子文能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孔子也在权力的巅峰时期选择周游列国、推广王道。
忧长远的未来不忧眼前的小利小害,所以孔子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忧生命的厚度而不忧生命的长度,因此朝闻道,夕死可矣。
欢迎大家多多补充。
古今有别,论科学技术,今人已经完全地辗压古人;但论人心的厚度,似乎总是古人强过今人,为何会如此呢?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十六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字词解释】
亡:音义同“无”。
【白话解释】
孔子说:古人有三种缺点,今人这三种缺点像是没有,实则比古人更严重、更难治。古时狂人肆意敢言,有些放纵而已;今时狂人放荡不止,胡乱发言而无所凭据。古时矜持的人,行为方正,像有棱角;今时矜持的人则往往自以为是,不合理的对人发怒。古时愚直的人直情用事,没有弯曲之心;今时愚眛的人自以为聪明,多行欺诈,自利而已。
【章旨】
此章论今人浇薄,不如古人。
李莉:前幾天老師問什麼時候可與人言?荀子《勸學》中這幾句可回答:“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
巧言者无实,令色者无质,又缺乏厚道,怎么敢与这样的人共事呢?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十七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白话解释】
孔子说:故意以好听的话博取他人的欢心,故意装出恭敬的样子,来奉承他人,博取他人的好感,这样的人很少具备仁德之心。
【章旨】
此章谓巧言令色之人少仁。鲜仁之人,难与共事。
以邪夺正,以淫乱雅,以利口覆邦家,都是因为开始时不以规矩,不辨是非。孔子的厌恶,无关个人的喜好,而是看到长远的影响。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十八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字词解释】
恶:厌恶。
【白话解释】
孔子说:我厌恶广为喜好的紫色侵夺了朱红色这种正色的地位,厌恶郑国的乐曲淫乱哀伤,扰乱了雅乐的纯正,当时有很多人喜好郑声,不知雅乐,即是以淫乱雅。厌恶口才锐利、颠倒是非,取悦他人的小人,倾覆诸侯之邦、大夫之家。
【章旨】
此章记孔子恶邪夺正,防微杜渐。
净域:《禮記·玉藻》:「衣正色 ,裳閒色。」孔穎達《疏》引《皇侃》曰:「正謂青、黃、赤、白、黑,五方正色也。」
中國古代服色,以青、黃、赤、白、黑為正色,其他互染的顏色稱為「間(雜)色」。依五形來說,青、黃、赤三原色中,任兩種顏色相互混合而成的顏色即為間色,例如:青(藍色)+黃=綠;赤+白=紅;黃+黑=駵黃(暗黃色);青+白=碧(深青色);赤+黑=紫。所以紫色為間色。
夫子言惡紫者,非厭其顏色,乃喻其間雜非正也。(略述所知,就教於大眾)
时哉:谢谢李老师的回答,再就本章孔子厌恶紫夺朱的原因补充如下:
1.紫色不是正色,但却因为给人美好的感觉,而将属于正色的赤色取代。颜色的使用有其代表性,好比今日的国旗不能乱改颜色,企业的商标也有企业的专属颜色,当正色被间色取代,颜色背后的精神价值也开始变化,虽然眼前看起来只是颜色而已,所以孔子对于正式场合所用的正色被间色取代感到厌恶。
2.过去布料染色不易,一匹紫色布料的价值,相当于好几匹素色布料的加总,紫夺朱时,将带来奢糜的风气。
3.齐桓公就是喜欢紫色的衣服,使得全国风气为之改变。
4.本章在讲孔子的见微知着,期望能透过礼教,让乱源在刚萌芽的时候就消失不再发展。
四季不断地运行,我们每天都在其中,它正诉说着道理,你是否侧耳倾听?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十九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白话解释】
孔子说:我很想要不说话。子贡说:老师您若不把道理说出来,则弟子们如何依着老师所说来阐述、传承呢?孔子说:天没有说什么,而四季不停运行,万物因此生生不息,天办了一切事,祂有说什么话吗。
【观点】
此章孔子提醒弟子,学道必须离言而求,言语是诠释道的工具,而不是道。
【章旨】
此示学者求学要在躬行处体认,不可专在言语上寻求。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孔子为何不想说话?是不是针对言语科子贡而发的感叹?
学道若不需要语言文字,为何古来圣贤依然著书立说?
孔子的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但也必须有求教之心,才能有可教之人。
今天分享《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二十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白话解释】
孺悲求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待传话的使者出去传话时,孔子便取琴瑟来弹奏,而且唱歌,让孺悲听到,即让孺悲知道孔子不是真的有病,而是不想见他。
【观点】
此章孔子辞以疾,又取瑟而歌,我们很难推断孔子这样做的原因,只有孔子、孺悲、传话者三位当事人心里有数。
【章旨】
此章是孔子于不屑教诲之中,寓以教诲之意。
昆川:@時哉時哉后学试着回答老师昨天的问题,请老师指正,感恩[玫瑰]
夫子不想说话,并不仅仅是针对子贡而发的感叹,还是夫子行教于天下、行不言之教的终始圆成。夫子之教的核心,始终不离人心的自觉。如果知道了这一点,就没有什么需要赘言的了;反之,如果不知这一点,就要透过言语的教化以及身范德行,启发大众的觉悟。故此,有说与不说之别。说,是教,不说,也是教。
以上粗浅理解,请老师指正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