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诸市花之梦

佛山:南国陶都---“石湾古镇”一瞥

2019-01-17  本文已影响1人  2018栏杆拍遍

        上接:《佛山:南风古灶(1)》

        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古镇”,因拥有众多生产陶瓷的古窑,以烧制日用、艺术、园林、工业、丧葬等五大类、二十四行陶瓷产品行销海内外,在历史上被称为“南国陶都”

        南风古灶旅游区位于著名的南国陶都石湾古镇中,是一个集旅游、观光、生产、习艺、研讨、参与、购物于一体的,既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又有鲜明的时代风格新型景区。

       石湾古镇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陶瓷活化石的南风古灶和高灶,还有林家厅、高庙偏厅等两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漫步古镇,窑尾作坊、古窑映像、古灶榕风、古寮场,香云纱、九江双蒸博物馆等景点,让你目不暇接,获益匪浅。还可以在观光游览之余,来到陶艺大厅参与玩陶、烧陶。在陶艺师傅的指导下,体验一把制陶的乐趣,更可以把你得意的作品带回家,或留在此处,让山南海北的游客欣赏你的得意之作。

       下图、这是进入“石湾古镇”的入口照片,左侧山墙下布置的是【渔舟唱晚】景观

下图、入口处为十字路口,我选择从左侧进入古镇。

下图、石湾古貌 沙盘。因沙盘较大,分三次拍摄。这是左起第一张照片。

沙盘是以清末民初时期的石湾古镇制作的,重现了当年石湾繁盛时期100多座龙窑与“石湾六景”等南国陶都的概貌。用石湾陶瓷微塑工艺制成。

下图、第二张、沙盘中部,

下图、第三张照片,沙盘右侧。

下图、入口左侧的路标和石雕陶工塑像

下图、进入左路,第一个景点是“高庙”,此为高庙仅存的偏厅全景。对联:福佑南天济通万物     善缘北极灵应三元

下图、偏厅外的香炉

下图、从对联上款,可以看到:高庙福善祠建于明代修于清因火而毁于民国仅存偏厅。

下图、这是偏厅内供奉的“北帝”坐像近景

下图、高庙偏厅简介

下图、高庙始建于清代,又名“福善祠”,祀北极镇天真武上帝,与佛山灵应祠(祖庙)“并昭显赫”。庙内藏有清代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朝重修福善祠碑记共12通之多,是石湾镇历史发展的物证。后因被火焚毁,现只保留其偏厅。1998年4月已被佛山市公布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下图、从高庙下行,可以看到南风古灶的烟囱,下面是“林家厅”外的陶塑壁画

下图、林家厅大门     对联:紫燕归时巢尚暖      良骥伏枥志凌云

  下图、林家厅简介和文物保护单位碑

         林家厅建于明代,初为林氏家庙,至清嘉庆年间(1796-1820),林绍光(嘉庆丙辰进士)、林龙光(乾隆壬子乡试举人)、林缙光(嘉庆戊辰乡试举人)兄弟三人将家庙改作居室,称为林家厅。深三进、相通小院、楼阁、厢房等,是颇具特色的祠堂民居合一的建筑。

下图、林家厅内景

下图、一楼和二楼

下图、一楼内的“喜堂”陈设

下图、这是在二楼向下拍摄的前厅

下图、从林家厅下行不远,就是“九江双蒸博物馆”的南风古灶分馆,但没有开门。

        九江双蒸酒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其酒因要用两次发酵、重蒸而得,故名“双蒸”。 九江是广东省著名古镇之一,在近代史上曾繁荣一时,其时九江酿酒业发达,酒铺林立,酒香遍巷,素有“小广州”之称。九江的所产的米酒非常有名,民间俗传“无需杏黄招客至,九江自古是酒乡”。已被博物馆采用为大门的对联。

        九江双蒸博物馆是由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主持建设的企业文化博物馆,主馆位于素有南国酒镇美称的南海九江镇,是国内首个米酒博物馆,对广大市民免费开放。

下图、这是位于“香云纱博物馆”旁的“石湾古八景”陶艺壁画

下图、青花瓷圆桌近拍

下图、这是“佛山新八景”照片

下图、在“石湾古八景”雕塑墙旁,有一家“香云纱”专营店,这是门前的幌子

下图、香云纱“秀工莨作”品牌馆,位于林家厅的北侧约20米,是由佛山首位香云纱服装设计师蔡敏创办的。

下图、这是挂在室内的“蔡敏”简介,她曾为历届“珠江小姐”设计决赛服装,并出任过2011、2012年“东方睿智世界亚裔小姐大赛”首席服装设计师。

下图、“秀工莨作”品牌馆,销售蔡敏设计的服装和领带等,其价格可以说是较为昂贵的。(关于“香云纱”,本博客有专文介绍)

下图、从香云纱品牌馆出来,北行不远,就是“马槽瀑布”,是由数十个石雕马槽堆砌而成的景观瀑布。

下图、这是马槽瀑布下面的美食街,此时(上午9时36分)距午餐时间还有2个多小时,所有餐馆均未营业,故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下图、马槽瀑布的东侧,是石湾古镇景区的最北边,若从瀑布下行去吃饭,再上来就需要再买门票了。

下图、这是一家什么店铺呢?看对联的内容,很是恐怖。

下图、这是室内的摆设,怎么会“煞气逼人”呢?

下图、忽然发现,在两座房脊之间,端坐着一个陶塑佛像

下图、这是石湾古镇中的一棵古榕树,左侧即南风古灶的龙窑。

下图、古榕树根部

下图、古榕树的树冠,因距离太近,照不了全貌。

下图、这是立于树旁的《古灶榕风》赋。

下图、大榕树旁的“古作车坊”,是古时的石湾制陶工场,当地人称为“寮场”。

下图、“古作车坊”内的展览图片和陶制品。

下图、陶寮内景

下图、石湾陶业二十四行

下图、这是南风古灶烧制的“南国水乡-亚洲第一煲”。

下图、大榕树东侧的街景

下图、哥屋,是南风古灶历史建筑之一

下图、古茶轩       藏头对联:木逢春来一品      香敬客饮多杯

下图、“佛山公特产”店,主要经营“佛山手信”等地方风味食品,别看门脸不大,其对联可谓盛气凌人:

                 廿七铺奉此为祖       亿万年唯我独尊

下图、位于街口的陶艺品展示架

     下图、这是在一家店内拍摄的,这位女艺人戴着花镜正在制作一个陶羊

下图、丁字巷56号,大门紧闭,对联实在雷人。

下图、【石湾“西瓜路”的由来】,一个没有具体年代的传说。

下图、这就是“西瓜路”。但寻遍全路,也没有看到一棵西瓜秧。只有我孤独地行走其间,想像着骆大人审理西瓜案时的情景。

            请看下集:石湾陶瓷博物馆

原题  (原创)佛山:石湾古镇一瞥    2016-03-22 08:08  发表

2018.12.31       阅读(505)| 评论(19)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