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前,记得一起赶个集
大姐二姐都是相亲成婚的。
大姐和大姐夫认识的时候,我也就十岁左右的样子。经常偷偷穿上姐姐的高跟鞋在镜子前照来照去的年纪。
大体程序,往往是媒人看到哪家的小伙和姑娘比较般配,便从中撮合。在农村,名声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这家人口碑好,那孩子自然是不愁娶嫁的。一旦有过不良历史,则很容易影响到子女的婚事。上去二十五岁再没人提亲,那这人大多是要剩下了。
一有媒人来提亲,自然是很荣光的事。一来人家愿意帮你家孩子提亲,说明这家和孩子都不错;二来说不定真能讨个好媳妇或是人家。被提亲的一家自然是好生招待媒人,唯恐有所怠慢。
媒人掐指一算定下吉日,两家便让孩子按照约好的地点见面。一般是选在媒人家里,也有去田边的。或长或短的相亲之后,两家孩子各回各家,还没进门,父母便紧了地问:怎么样,可中?如果孩子说还行或是挺好,那就等对方的答复。媒人把两家意见拢在一起,大体就知道要不要继续发展。
农村小伙姑娘大都外出打工,所以,缝年过节便成了相亲的高峰。趁着过年,媒人便催着两家父母让相过亲还中意的小伙姑娘去赶集。男家自然会在孩子赶集前千叮咛万嘱咐:别舍不得花钱,姑娘家喜欢的紧了买就行,顺便看看这姑娘会不会过日子。女家也自然会嘱咐自己姑娘,长点心看看小伙舍不舍得给你花钱,是不是能踏实过日子。
赶集回来,两人欢欢喜喜,面露羞色。媒人一拍巴掌,我看行,订了吧。接下来,订亲、彩礼、结婚……。
但也有赶集之后,一个怒色一个怨色,散了的。有女的买衣服专买贵的(老家的小商店最能看出两个正处对象的人的心思,也就靠着这时候多赚些哩);有男的眼神老盯其他姑娘的;有眼光不一致吵起来的……
对媒人提出否定意见的一家,往往是谨慎的。一来怕给媒人留下挑剔事多的印象,人家不给孩子操心耽误了孩子。二来怕伤了对方的面子,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难堪。但婚姻毕竟是孩子一辈子的事,也大意不得。非要将就,委屈,以后自然是少不了麻烦和痛苦。于是,一家子爹爹抽着汗烟,母亲手剥花生,在咕喽咕噼噼嗒嗒的声响里,合计半宿。爹爹把烟头一扔,鞋底一碾,一个决定便有了。
所以,赶集,在农村,对于两个正在处对象的人来说,已经不是单纯地买东西这么简单。而是在留意对方会不会过日子,心不心疼为自己花钱呢。
离开农村,没相过亲,更没像两个姐姐一样走过这些程序。
遇到了自己觉得可嫁的人。
恋爱的时候看哪哪好,一辈子都亲不够。结婚后,才发现,除了口味相差较远,还会因为购物时的眼光不同而吵架。记得装修时,两个人竟因为一扇门在家具市场分开,后来终是各挑两扇自己喜欢的才算罢了。
于是,石头经常说,咱俩啥程序都走了,就是结婚前没去赶个集呢。
跟朋友聊起,也是惊呼,怪不得最近老是吵得厉害,看来是结婚前少赶了一次集哩。
玩笑归玩笑,生活中确实听说过两个人因为装修而闹分手的,因为去双方父母家买东西而吵架的,因为旅游最后各回各家的……
很多时候,消费观决定了价值观以及生活状态。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从小到大逐渐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婚姻观、道德观等,小到购买物品,大到家庭琐事的处理,大多能看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如何。价值观不同,善恶美丑的衡量标准便不尽相同。
价值观相同的夫妻,一个眼神一句话便能达成共识,心有灵犀。
价值观不同的夫妻,则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只有两个人价值观相似,生活目标相近,才能比翼双飞。
赶集事小,幸福事大。
所以,结婚前,记得赶集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