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异的当代中国书法

书法者,书之法度也。然自中国有文字始,书坛时尚各异。商尚质,周尚文,唐尚法,宋尚意,元尚形,明尚古,清尚碑帖(清之尚碑帖又分为南碑北帖,即北方尚碑学,南方尚帖学)。而书法之所以为之书法者,乃尚质、尚文、尚法、尚意、尚古、尚碑帖,皆不离尚法之本也。然民国之后,文化绝命,人心不古,书学蓑败,尚异之风甚嚣尘上。

何所谓尚异?

尚异者,崇尚妖异也。譬如执笔,古有钹镫之法,五指执笔,相传千年,而今异端辈出,口执笔者有之,脚执笔者有之。而此皆不足以为奇,阴道执笔,方为奇观。口执笔而书者谓之“口书”,脚执笔而书者谓之“脚书”,以阴道执笔而“书”者谓之“性书”。

以吾之见,无手者以口、足执笔,无手足者以口执笔,皆在情理之中;而有手者以口、足执笔,有手足者以口执笔,尚异之道而已。然异乱之甚,莫过于于大庭广众之中,光天化日之下,搭台弄戏,红颜女子,屄夹毛笔,暴露阴臀,震股弄毫,于宣纸之上,鬼画桃符,实乃千古未见妖异之术耳。

至于“书写”之工具,亦可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人以拖把醮墨挥动于宣纸之上,称为“拖书”;有人以手醮墨舞弄于纸上,称为“手书”;有人将女子身体抱起头发吸墨而鼓弄到宣纸之上,称为“发书”;有人将美女成排手提宣纸而立,执针管喷墨于纸上,称为“射书”;有人将整棵竹子排列而书,称为“竹书”;有人则直接在赤身裸体的美貌女子乳房之上书写,称为“人体书法”。

至于“书写”之过程,有人呐喊鼓噪而书,谓之“喊书”;有人倒立欢呼而书,谓之“倒立书法”;有人以美女歌舞而书,名为“舞蹈书法”。

至于笔墨,扬其所谓“前卫书法”,乱笔烂墨,不究法度。而所不究法度者,一不习点画,二不学结构,三不讲章法。书学古法,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如折钗股、如墙壁坼,概不理会,而其所衷情者莫过于妖术也。

故尚异之“书作”,无论“口书”、“脚书”、“屄书”、“喊书”、“发书”、“射书”、“竹书”、“人体书法”此类所谓“江湖书法”,言或进入大学授学位之学院派“当代书法”或“前卫书法”,皆为鬼画桃符、淫邪惑众之妖书耳。

纵观中国书学之历史,细察当今书坛之乱象,书学历来为吾华夏人民代代相传的修身养性之学,而今何以妖书盛行耶?

一者晚清以来,文化屡遭 草莽浩劫,人文精神俱没。

二者权钱浸淫人心,魔道祸乱世界,尚权弄法,妖邪横行。

三者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四者书坛追逐名利者急功近利,至其哗众取宠,沽名钓誉,更有权贵奸淫书艺,小人趋之若鹜,书坛邪气盛行。

五者书道难得,非有天赋并勤奋者可得之,慧根悟性不全者不可得之,勤勉质朴不俱者不可得之,道德人品不佳者不可得之(司马光曰:“有才无德者小人也”)。

呜呼!大美书艺,今何其妖异也哉!
本文摘自《书学要义》初稿。
作者简介
何其多:男,汉族,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人,副教授,本名何建明,字君侯,又字亚侯子,号三川居士,自立“三川学派”。
何其多者,取知之无涯、学之无际之意也。幼无知,然则多喜于字事。少玩固,不端师问,偏爱傍科,如文史书画之类者是也。然终因家境贫寒、无师指点而未成就其少年之志。稍长,逐躬耕于铅田,游身于墨海,面壁寒窗数十载而不辍。廿二夏秋,始思考人生之要务,澡身浴德,乱世不沮,特立独行。
嗣后,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任职于建设银行,从事信贷、投资管理、项目评估、对公出纳、会计等工作,其间无偿为地方政府做了大量课题。后执教于云南财经大学,主讲《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博弈论》、《书法》、《论语》等课程。在企业和社会兼职从事全国性和全省性经济和管理方面的讲座。讲授深入浅出,思路清晰,深受听众和学生喜爱。二零零三年,作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访问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秦宛顺教授,得其悉心指点。
近年在《经济研究资料》、《经济学消息报》、《光明日报》、《金融与保险》、《中国投资》、《北京大学学报》等较有影响的学术研究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独立、主持或参与完成研究课题三十多项,出版《建设项目评估学初级教程》、《中国私有经济发展研究》、《经济学评论》(第一辑)、《剥夺-来自中国农村的私有化报告》、《私有化运动-社会主义所有权制度变迁研究》等学术著作。学术兴趣广泛涉猎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史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文学和艺术诸领域,学术研究另辟溪径,学术观点独树一帜,虽不能为万世开太平,但愿为往圣继绝学矣。至于文章盖世,错称“当代第一笔”,误为“天下第一奇才”者,似为戏言。
在文艺方面,主要从事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兼攻国画和篆刻,旁涉油画、水彩画诸画种,一生痴迷于中国古典文学和书画艺术。幼时跟随其伯父研墨展纸,抄经读典,自七岁起攻习柳、颜、欧各家碑帖,精研篆、隶、楷、形、草诸体,终日醉心于素彩丹青之间,常常感怀于世事苍桑之中,是为日后书画艺术和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故古人云:“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痴迷者,必无近忧也。人无近忧,必有远志。正因为此,何其多从不关注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只痴书凝志于书画和学术研究,严格按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规范来完成自己的人生道路,从而使其对书画文字学术之情志随其阅历而与日俱增。因之,何其多的书法不仅于墨情笔意中蕴含着一种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字学和儒释道精神的深邃解读,而且倾泄着那种艺术家特有的源自于灵魂深处的率真、质朴和充满着民族精神和真正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翰墨情怀。
在严格继承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发展了草书、篆书、篆隶、行隶、草隶及其理论,独创自成风格和体系的“篆隶体”,篆、隶皆学秦汉风气,草书深得二王法度,故其篆、隶、楷、行、草皆能得心应手。
2013年因调研私有化问题、阻击权贵私有化并企图通过帮助浙江渔民维权来恢复股份合作制企业而被捕入狱。出狱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艺术以及制度理论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综合,重构书学、政治学、经济学诸学科,创立“社会制度设计理论”、“性经济学”、“精神经济学”等学科,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古文化运动。目前主要在写作《书学要义》和《政治学的一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