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结束就没有开始
没有结束就没有开始,起初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觉得有点反直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总是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可以说,我们做事情总是会一件接着一样地做,正是有了这样的联系,才会让人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一种自信,在这样的自信中,能够让人们有更多的动力去做事情。
可是,现在来看这一句话,没有结束就没有开始,岂不是有点自相矛盾。是的,很多的事情看似是矛盾的,但是,其中的逻辑却是相通的。某些方面来看,有联系并不意味着要继续,有一些事情必须要泾渭分明,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混乱。比如说恋情,如果一段情感始终让人难以忘怀,这样的情感等于是没有结束,即使有新的恋情出现,也可能会因为对前一段情感的放不下,对新的情感产生影响,乃至于会出现一些顾此失彼的状况。
事实上,有些人之所以会觉到很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知道如何结束,不知道如何结束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有一个新的开始。也可以说,没有结束就没有开始,只有在某件事情上有了一个了结,才可以重新开始一件新的事情。某个层面上来看,人生是由一个个阶段组合而成的,有儿童期、少儿期、青少年期、青年期、青壮年期、中老年期、老年期。
从这些分类中可以看到,每一个时期都有这个时期的特点,可是,现实中的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常常会以不符合自己这个时期的人为榜样,想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其实,人生中的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做事情又像是盖楼一样,能够盖多高,取决于基础扎的是否牢固。
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中的道理,于是,经常会有一种这样的现象,小孩子的时候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快点长大,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只有长大了,才可以干一些大人做的事情。至于对那些大人要做的什么事情,根本没有具体的理解和认识。
当他们真的长大之后,在认识到成年人的辛苦之后,又会怀念起以前的童年。人们之所以总是会觉得以前比现在好,大概率上是从来没有认真的把一件事情结束,由于以前有很多的记忆,在这些记忆中又会有选择性的遗忘,留下的大多是美好,那些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已经被记忆删除,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过去,更多的人是活在过去的记忆中。
某个层面上来看,能够对一件事情有很好的了解,不仅是智慧,也是一种见识,有一本书的名字《断舍离》能够唤醒很多人纠结的情绪,所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另一个层面上来看,人是感性动物,尤其是当情感占据了主动的时候,理性就会退居幕后,特别是在某些方面受到挫折,更容易让人唤醒舒适区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人对一些事物剪不断,于是就会有理还乱的情况。
另一个方面来看,想要有一个新的开始,必须要学会一些抗拒的事情做一个了断,只有这样,才可以有一种新的开始。当然,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结束,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能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是要结束的事情,什么是要开始的事情,就是一种觉醒,这样的觉醒,能够让做事情的人有一种底线思维,这种底线思维可以让人们在更好的结束中,有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