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叫不动,鬼叫飞跑”,如果你的孩子也这样,说明自驱力不够!
开宗明义,先讲方法。
1. 给孩子学习充分的自主权。
2. 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3. 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内在目标。
朋友家里条件很不错,老大是儿子12岁,老二是女儿刚上一年级,家里亲子关系很好,两个孩子又懂事又听话,但就有一个问题:大儿子对学习始终提不起劲,说学习就烦躁。
家里人什么招儿都用了,比如:现金奖励(利诱),送到乡下(威逼),均无效。
儿子不是纹丝不动就是磨磨蹭蹭,两口子每周都要崩溃几几次,没少互相伤害。
身边这种情况挺多,孩子如果对学习没兴趣,那么无论你是硬刀子还是软刀子,都是碰板子。
顶多就是在“压力”驱使下,又或者给二老一点薄面,稍微动动。想要多一点好一点看到的只是“孩儿做不到呀”的一张苦脸。
老实说,那一刻你想不想上天台?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只有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主动学习,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想要点燃这把火,需要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
内驱力是什么?
内驱力其实就有点类似于常说的兴趣,它让孩子对事物感兴趣和好奇,从而愿意主动去接触了解和学习,当有了主动的意愿,效率自然会提高,也不需要父母过多的督促。激发内驱力其实就是让孩子他们爱上自主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己会去想办法了解自己所想知道的事情,这样子的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
怎么做?开宗明义已经说了。
1. 给孩子学习充分的自主权。
2. 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3. 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内在目标。
具体一点:
1、给孩子学习充分的自主权。
陪写作业?
责任转嫁导致孩子:你急我就慢,你慢我就停!
代选兴趣班?
生活上的大包大揽?
生活无小事都是大事,反正我操心不了,没必要参与!
代选兴趣班?
我都被兴趣了,还有什么兴趣呀!
小结:激发内驱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学习的责任交给孩子,他可以决定学什么,什么时候学,要学到什么程度。在生活上,要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权,经常给他创造一些机会,鼓励他独立自主的完成。
2. 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胜任力。
垫垫脚尖能够到孩子会试试,遥不可及的我们大人也绕路,被虐多了自信就没了。学习也是,课程太难,孩子hold不住,那么他同样也会放弃。
及时反馈。
大家喜欢玩游戏的一个重要心理原因,是因为游戏可以不断给游戏者各种反馈,包括声音、游戏奖励、过关奖励等,这都是正面的反馈,所以能够形成激励。如果游戏过程中没有反馈,或者是负反馈,游戏者的兴趣就会差很多。
小结:父母可以这么做:暂时降低学习难度,刻意制造反馈。
没有人天生喜欢被虐,人们更喜欢干有好处的事情,想要孩子投入学习,爱上学习,那么先让他感受到好处,让他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3、培养孩子内在的目标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目标可大也可小,但不能没有,没目标人容易迷茫,迷茫就容易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尤其是物质极度丰富的今天,孩子不能无欲无求啊!
我认为可以走以下路径:
1. 跟自我实现相关的目标
孩子们其实都有目标,有人想当科学家,有人想当宇航员,有人想做大老板,有想做画家......只是我们经常忘记提醒他,让他迷失了方向。
2. 跟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相关的目标
“助人为乐”会上瘾,当你早上开车时为一个老人家让路,你会发现自己一天都很开心。
对孩子来说也一样,如果能把学习与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绑定起来,请放心,孩子会不顾一切的努力。
他会深刻体验到学习的意义,他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学习对他来说不再是痛苦,而是通往幸福的挑战。
3. 跟底层需要相关的目标
如果觉得上面两个目标太虚,那么这一条更具有普遍性。
例如开头说的朋友的儿子,生活环境都不错,没有压力,没有烦恼,但就是不爱学习。
于是,通过分析他的底层需求,发现他迷恋青春靓丽的女明星,对异性有些想法,这其实很正常,这是人类的底层需求,没想法才不正常。
然后趁着假期,一家人去到爸爸毕业的大学,通过刻意的安排,让他接触到一个个的长发飘飘的小姐姐,这小子大开眼界,原来大学里这么多美女呀。
之后,他们又带他去厦门大学,看到校园里的男男女女,在全中国最浪漫的校园沙滩散步,他激动的不得了,一直说,一定要考到这里,然后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人类的底层需要永远不会变,只要你能把它们联系到学习,那么孩子自然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动力。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毕竟还不懂事。
内驱力是一种“推”的力量,而奖励和惩罚这种外驱力,是一种“拉”的力量,一个行进的车轮需要有多重的驱力,它才可以快速的前进。
因此,切莫一棒子打死,我们只需要重点突出,适度调用外部驱动力即可。